一种基于3D-QSAR模型的煤炭浮选捕收剂分子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9213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0031691.0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QSAR模型的煤炭浮选捕收剂分子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细粒煤泥浮选试验,获取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构建反映捕收剂结构与浮选性能之间关系的3D‑QSAR模型;(2)采用Sybyl‑X分子模拟软件,将步骤(1)中捕收剂分子按照3:1数量比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模板分子的刚性结构为母核结构,对训练集捕收剂分子进行分子叠合;(3)构建3D‑QSAR模型;(4)验证3D‑QSAR模型一致性与预测性;(5)确定最优的3D‑QSAR模型;(6)根据母核结构从ZINC数据库中确定待选择的多个捕收剂分子结构;(7)根据活性预测值完成药剂性能的排序,确定最佳捕收剂分子结构,无需进行构建煤分子,能够简化步骤,缩短研究周期。

    一种计算机辅助煤炭浮选药剂虚拟筛选与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31679.X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煤炭浮选药剂虚拟筛选与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药效团的性能指标选取合适的药效团模型;(2)获得煤3D分子最低能量构象;(3)构建药剂‑煤相互作用体系,对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记录二者相互作用的位置;(4)构建一个正方体的活性口袋,用于药剂的虚拟筛选;(5)获得符合提问结构的药剂分子;(6)筛选能量较大的分子;(7)确定模板分子;(8)构建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9)评价鲁棒性和预测性并选取最佳的3D‑QSAR模型;(10)选取药剂分子;能够缩短浮选药剂研发周期,减少浮选药剂开发成本,为药剂结构优化提出理论指导。

    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375483A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2010199963.4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煤泥回收的分选系统及分选工艺,属于煤泥分选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煤泥分选工艺流程复杂、处理能力小、产品错配物含量高以及不能满足煤泥连续性分选回收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煤泥搅拌桶、分级旋流器、第一矿浆预处理器和三产品水力浮选机;煤泥搅拌桶通过第一渣浆泵与分级旋流器连接,分级旋流器通过第二渣浆泵与第一矿浆预处理器连接,第一预处理器与三产品水力浮选机连接。本发明通过在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内对2~0.25mm粗颗粒煤泥进行流化分选,获得精煤、中煤和尾煤,在浮选柱内对0.25~0mm的细颗粒煤泥进行逆流分选,获得精煤和中煤,既满足了对粗细煤泥的精细化回收,又满足对煤炭资源的梯度化利用,实现了经济资源效益最大化。

    一种计算机辅助煤炭浮选药剂虚拟筛选与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2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031679.X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煤炭浮选药剂虚拟筛选与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药效团的性能指标选取合适的药效团模型;(2)获得煤3D分子最低能量构象;(3)构建药剂‑煤相互作用体系,对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记录二者相互作用的位置;(4)构建一个正方体的活性口袋,用于药剂的虚拟筛选;(5)获得符合提问结构的药剂分子;(6)筛选能量较大的分子;(7)确定模板分子;(8)构建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9)评价鲁棒性和预测性并选取最佳的3D‑QSAR模型;(10)选取药剂分子;能够缩短浮选药剂研发周期,减少浮选药剂开发成本,为药剂结构优化提出理论指导。

    一种基于3D-QSAR模型的煤炭浮选捕收剂分子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921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31691.0

    申请日:2023-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QSAR模型的煤炭浮选捕收剂分子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细粒煤泥浮选试验,获取精煤可燃体回收率,构建反映捕收剂结构与浮选性能之间关系的3D‑QSAR模型;(2)采用Sybyl‑X分子模拟软件,将步骤(1)中捕收剂分子按照3:1数量比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模板分子的刚性结构为母核结构,对训练集捕收剂分子进行分子叠合;(3)构建3D‑QSAR模型;(4)验证3D‑QSAR模型一致性与预测性;(5)确定最优的3D‑QSAR模型;(6)根据母核结构从ZINC数据库中确定待选择的多个捕收剂分子结构;(7)根据活性预测值完成药剂性能的排序,确定最佳捕收剂分子结构,无需进行构建煤分子,能够简化步骤,缩短研究周期。

    一种用于粗颗粒回收的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及分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895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195040.1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粗颗粒回收的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及分选方法,属于煤泥分选回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煤泥分选工艺复杂、处理能力小、产品错配物含量高以及不能满足煤泥连续性分选回收的问题。本发明的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的轴线与第二柱体的轴线平行,第二柱体的底部不高于第一柱体的顶部,第一柱体的顶部与第二柱体的中部连通;第一柱体内的上升水流速度大于第二柱体内的上升水流速度。本发明通过两段柱体高低并行连接的三产品水力浮选机对煤泥分选,细化了粗煤泥的分选工艺,既避免了中煤在尾矿中的损失,又避免了中煤对精煤的污染,提高了精煤质量,实现了对煤泥的连续、精确、高效分选。

    一种适于宽粒级浮选的选前高效调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716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010572288.5

    申请日:2020-06-22

    Abstract: 一种适于宽粒级浮选的选前高效调浆方法,适用泥煤复选中使用。首先将宽粒级矿浆通过调浆桶两侧的矿浆入料口给入形成高速射流,高速射流从文丘里管结构的加药管入口端进入形成负压区矿浆,捕收剂和起泡剂自吸进入文丘立管结构中的负压区矿浆乳化,矿浆内发生空化现象,矿浆倒梯台结构两侧的矿浆射流口切线射流给入调浆桶底部从而形成向上的强旋流,控制调浆桶内搅拌轴上的旋转叶轮旋转方向与强旋流方向始终相反以保证矿浆逆流;向上的强旋流矿浆在强制搅拌区域与旋转叶轮形成逆流调浆,并利用环形剪切隔板上和导流板减少应力分布,提高设备稳定性,同时对向上运动的强旋流矿浆起到辅助剪切作用,提高调浆效果;其步骤简单,调浆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