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7095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654265.7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2F9/00 , C02F1/469 , C02F1/46 , C02F101/10 , C02F101/20 , C02F1/00 , C02F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膜电渗析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首先对矿山废水原水进行预沉淀,去除密度较大的固体悬浮颗粒,然后投加碱、钡盐化学药剂进行混合沉淀,去除重金属和硫酸盐。出水过滤后进入双极膜电渗析单元,从而实现矿区废水重金属和硫酸盐的高效、绿色处理和酸的资源化回收利用。针对矿山废水硫酸盐浓度高、重金属超标的水质特点,本发明采用的协同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好、投资节省、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可实现酸的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装置具有运行稳定、占地体积小、维护方便、建设周期短等优点,适用于工业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72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01531.2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9C1/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原位均匀布料系统,包括微生物培育罐、多个控制管汇、多个微生物布料管道、固化剂储存罐、控制器和供电装置,其中,微生物培育罐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分别与多个控制管汇的入口端相连,多个控制管汇的出口端通过第二管道分别与多个微生物布料管道对应相连;固化剂储存罐的出口通过第三管道分别与多个控制管汇的入口端相连;多个控制管汇,用于将微生物和/或固化剂,输送至多个微生物布料管道内;多个微生物布料管道均匀地铺设在待修复的土壤中,且每个微生物布料管道上设置有多个喷头;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控制管汇和多个喷头相连。由此,具有布料均匀、修复见效快等优点,且可有效提高布料过程中微生物的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4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99382.6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土壤VOCs在线监测装置,包括VOCs采集机构、VOCs监测控制组件和太阳能供电机构,其中,太阳能供电机构分别与VOCs采集机构和VOCs监测控制组件相连;VOCs采集机构与VOCs监测控制组件相连;VOCs采集机构包括加热丝、集气管、密封盖板、集气罩、导气管和VOCs传感单元,加热丝的外形呈螺旋状盘绕在集气管的外壁上,集气管的外壁开设有多个透气孔;集气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防水透气膜;密封盖板可拆卸连接在集气管的顶部;集气罩设置在集气管内。由此,能够直接安装在监测场地上,实时采集土壤中的VOCs数据,具有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分析周期短,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且同时能够满足野外各种场地的监测使用,从而提高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985291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271035.8
申请日:2019-12-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光纤弯曲度传感器标定控制设备属于传感器标定测量设备领域;该设备包括底板、固定夹块、摆动夹块、刻度尺和推拉装置;该设备的主要原理是:固定夹块和摆动夹块上设有夹板,用于固定夹块中的光纤弯曲度传感器,通过推拉装置推拉摆动夹块进行转动,根据摆动夹块上的指针所在刻度尺的位置,判断转动的角度;推拉装置由丝杆螺母结构构成,螺母转动带动丝杆前后移动,从而推拉摆动夹块的转动;通过调整推拉装置相对于固定夹块的角度和位置,可以控制摆动夹块转动角度的最大范围。该设备操作方便,可以精确的对光纤弯曲度传感器的弯曲角度进行控制,从而有效提高光纤弯曲度传感器的标定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50528.4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软岩巷道支护和变形量监测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软岩模型,软岩模型中部挖设有巷道,巷道内填充有四个柔性支护部,四个柔性支护部分别对应巷道的四个内壁设置,柔性支护部连通有应力加载与变形检测部。本装置通过在巷道内部填充四个柔性支护部,柔性支护部对相对应的巷道的内壁形成支护阻力;同时向软岩模型各个外侧壁加载外部压力,在外部压力和支护阻力作用下,巷道随即产生变形,对应侧的形变量反馈至应力加载与变形检测部,即可实现对围岩变形量的监测,柔性支护部的支护阻力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变化,进而可以模拟出不同支护阻力下围岩变形对巷道的影响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053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01192.3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环境空气VOCs含量及组分监测设备,包括支撑机构、红外监测组件、吸气机、VOCs含量监测组件、导气管、排气管和控制器,其中,红外监测组件和VOCs含量监测组件分别设置在支撑机构上,其中,VOCs含量监测组件位于红外监测组件的上方;吸气机设置在红外监测组件上;导气管的一端与红外监测组件相连,导气管的另一端与VOCs含量监测组件相连,其中,红外监测组件,用于对环境空气进行检测,以生成环境空气的第一VOCs信息;排气管的一端与VOCs含量监测组件相连;控制器分别与吸气机、红外监测组件和VOCs含量监测组件相连。由此,可实现VOCs的连续实时在线监测和VOCs浓度数据传输,通过多传感器协同工作,保障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554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21770.5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分解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机械化学方法,包括:采集多氯联苯污染土壤;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进行风干破碎处理,以得到待修复土壤;将待修复土壤、氧化铈和磨球放入球磨罐中,并将球磨罐置于球磨机上进行球磨,以分解待修复土壤中的多氯联苯。本申请实施例的分解土壤中多氯联苯的机械化学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氧化铈成本较低、无毒、无二次污染,多氯联苯降解效率高等优点,从而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91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18555.7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VOCs在线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土‑气一体化VOCs在线监测装置,包括:保护外壳其一端开设有通腔,保护外壳还开设由检测孔。检测阀与通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其中,检测阀的外侧壁开设有采集孔,以使检测阀沿通腔的轴向移动,采集孔与检测孔相连通时,检测阀用于检测该检测孔的VOCs浓度。采集模块组与检测孔相连接,采集模块用于对当前环境进行采集。控制模块用于对检测阀和采集模块组进行控制,控制模块还用于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储能模块分别与检测阀、采集模块组和控制模块电连接,储能模块用于对检测阀、采集模块组和控制模块供应电能。本发明通过各个模块的协同运作,实现了一种可以在同时监测水‑土‑气环境下VOCs的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964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03650.X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C08H7/00 , C02F1/28 , C09K17/3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械力活化风化煤制备固体腐殖酸的方法及应用,包括步骤:将风化煤研磨、破碎、烘干后球磨,球磨时间为50~300min,球磨转速为50~300r/min,风化煤和球磨钢球质量比为1:3~1:18,球磨钢球由#imgabs0#钢球、#imgabs1#钢球、#imgabs2#钢球按照质量比24:42:69~72:42:21组成;取1g步骤S1球磨后的风化煤,加入浓度为1~5%、体积为5~21mL的氢氧化钾溶液中,随后置于恒温水浴振动器中反应,反应结束后,离心,取上清液,调节溶液pH为2,抽滤分离得到腐植酸固体,烘干即得固体腐殖酸。本发明制备固体腐殖酸产量高,固体腐殖酸的水溶性低,具有较高的分子量和芳香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0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01543.5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元堃稀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取智能开采系统,包括注液机构、多个第二流量计、多个流量控制阀、声发射组件和控制器,注液机构包括注液主管和多个注液支管,多个注液支管的一端与注液主管相连通,多个注液支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注液孔中,且注液支管上安装有第二流量计和流量控制阀;声发射组件包括多个声发射探头和声发射设备,其中,多个声发射探头以预设的布置策略分别设置在矿山上,且多个声发射探头分别与声发射设备相连;控制器分别与注液机构、第二流量计、流量控制阀和声发射设备相连。由此,能够在离子型稀土开采的过程中使得浸取液在矿山中分布均匀,避免因优先流导致滑坡和塌方等事故的发生,保障了人员的生命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