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腔楼盖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1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58427.7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空腔楼盖的电动车充电系统及工作方法,属于建筑储能设备领域技术领域。楼盖部件内部具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充电桩装置和蓄电池,太阳能发电装置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为充电桩充电,充电桩的充电线盘旋在大滑轮上,大滑轮受电机控制转动,电机的受控制系统控制,空腔楼盖下方开有允许充电枪、充电线延伸下去孔洞;在室内含有每个充电桩对应的二维码,扫描二维码使得充电桩启动,充电线延伸,结束时充电线回收到空腔内。采用空腔放置充电桩的方法,能够节约室内空间,防止车辆误撞充电桩,并且能有效防止充电桩渗水,减少充电桩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种基于空腔楼盖建筑储能和暖通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5899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97061.5

    申请日:2023-04-14

    Abstract: 一种基于空腔楼盖建筑储能和暖通一体化系统,箱体部件内部为空腔,发电部件和振荡部件设于空腔中;压缩控温部件设于安装腔;热水部件设于安装腔中;储能部件设于安装腔;出气部件设于安装腔;循环部件设于安装腔;本发明通过采用发电部件和水力发电部件发电,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外界能和水力落差的方式进行供电和储电;采用压缩控温部件对室内气体吸取,在通过储能部件进行热交换,进行降温和升温,便于对室内温度进行控制;采用气体作为储能材质,提高储能效果;通过设有循环部件保证了储能部件运行的稳定;通过风机部件将储能部件周围的气体吹入室内,对于整个空腔的气流流动工作,暗管位置及空腔体内可布置多个串联或并联的微型风机进行补压。

    一种采用内置钢管的开洞梁及力学状态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7830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73305.6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内置钢管的开洞梁及力学状态的计算方法,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预制横梁上,根据开洞需要预设内置钢管,内置钢管中通过支撑件设有作为预留孔洞的内模管,作为预留孔洞的管道设置在矩形的内置钢管中央,从而与内置钢管形成回字结构,不使用桁架斜撑或者斜筋,只在内置钢管上下面水平设置一排前后向与横梁中受力纵筋连接的抗剪键,通过混凝土浇筑。在施工阶段既发挥钢筋支架作用,又为纵向受力钢筋定位,在使用阶段发挥抗剪的作用,实现一筋多用。其施工方便,能够有效减少洞口内部的裂缝,对建筑的耐久性和结构强度有益,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建设速度和生产效率,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同步浇筑饰面模壳的混凝土构件隔模施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6788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20038781.2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浇筑饰面模壳的混凝土构件隔模施工装置,包括混凝土构件施工模板和无底模框。所述无底模框套装在所述混凝土构件施工模板内,将混凝土构件施工模板分隔为清水混凝土饰面模壳浇筑区和混凝土构件浇筑区;所述无底模框的外侧面均匀设置若干滑升支架,所述无底模框的上沿均匀设有若干根传动绳,用于带动整套装置滑升。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饰面模壳与普通混凝土构件本体同步浇筑,一体成型,结构牢靠、施工便捷、成本降低,彻底解决了现有清水混凝土全结构高品质材料要求所带来的混凝土配制难度大、施工困难以及造价昂贵等问题。

    含有内排土场的露天煤矿煤炭胶带运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1823797U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20023936.5

    申请日:2024-01-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含有内排土场的露天煤矿煤炭胶带运输系统,由坑底水平运输段、内排土场掩埋提升运输段、内排土场上部非掩埋水平运输段、端帮坡面提升运输段和地表运输段构成,各运输段均布设管道形成运输通道,通道内布置胶带运输机,通过胶带运输机实现煤炭从坑底至坑外的连续运输。位于内排土场的运输段浇筑注浆底部基础,以消除管壳底部堆石体的沉降;对受堆石体掩埋的运输段,运输通道的表面裹覆堆石注浆管壳,以承担上部不断累积的堆石传来的压力,保障了运输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这种堆石注浆管壳煤炭运输系统大部分设备设施不需要移设,仅需在工作面和内排向前推进时加铺箱式管道,并通过注浆工艺形成堆石注浆管壳,延长坑底水平运输段即可。全矿开采完成后,深埋于地下的提升运输段和水平运输段无需拆除,可用于人防工程或其他用途的地下工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