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多钢绞线组合支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9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96221.0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多钢绞线组合支护装置,钢绞线的前端设有导向帽,钢绞线的中心设有注浆管,注浆管的前端至导向帽的顶端之间设有堵浆圆钢,注浆管的管壁上分布设有出浆孔,钢绞线的外围从上到下设有箍环,位于支护装置自由段的钢绞线外围吻合套装有钢绞线套管,位于支护装置密封段的钢绞线外围吻合套装有耳片式密封胶套及圆台封孔胶套,钢绞线的尾端通过多孔锁具紧固在托板上,钢绞线与多孔锁具之间设有夹片。该支护装置既能较大程度提高支护构件的抗拉、抗剪强度,也能更好调动深部稳定围岩的承载能力,此支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给矿井大松动圈岩层的加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一种矿山工作面顶板来压的预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99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98487.9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一种矿山工作面顶板来压的预测系统,由数据采集器、数据传输线路、数据处理器、计算机辅助设备组成,该系统能够对工作面液压支架的支撑压力、活柱下缩位移进行实时采集,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输出线路将数据传送至数据处理器进行分析,得到井巷工作面生产过程中顶板的来压规律,从而对矿山工作面顶板来压做出预测预报。本发明适用于煤矿及金属矿山,使用方便,反馈及时,能够有效减少因工作面顶板来压引起的煤矿顶板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种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8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95656.3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及方法,该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包括带圆形孔洞环形挡板、马丽散、水及无孔洞环形挡板;封孔步骤为,标出注浆锚杆位置,采用锚杆台车或风枪钻孔,环形聚酯薄膜密封包裹的马丽散和环形聚酯薄膜密封包裹的水依次套在注浆锚杆杆体尾部附近,再将带圆形孔洞环形挡板和无孔洞环状挡板固定,将注浆锚杆和排气管同时插入孔内,用一根细铁丝将包裹马丽散和水的环形聚酯薄膜穿破,用封闭器塞住带圆形孔洞环形挡板的缺口,用BW250灰浆泵注浆,完成后取下注浆软管和锚杆接头。该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结构简单,加工便捷,注浆时安装迅准确,操作方便,封孔效果较好,有效防止漏浆,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

    一种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90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395658.2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及方法,该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包括螺纹锁紧段及夹片锚具锁紧段,所述螺纹锁紧段设有一个锚索钢绞线,锚索钢绞线吻合匹配穿过托板的中心,锚索钢绞线上套装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位于托板的下部并紧贴托板,螺纹套筒与托板通过螺母固定在一起;夹片锚具锁紧段设有一个双锚索连接器,双锚索连接器上开有两个锚索孔,两根锚索钢绞线的一端分别穿过上下锚索孔后由夹片式锚具固定;双锚索联合锁紧方法包括钻孔、准备锚索、锚固锚索、双锚索联合锁紧、锚索单独张拉锁紧。该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及方法使锚索锚固体系的整体支护强度与稳定性均得到提高,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87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395656.3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及方法,该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包括带圆形孔洞环形挡板、马丽散、水及无孔洞环形挡板;封孔步骤为,标出注浆锚杆位置,采用锚杆台车或风枪钻孔,环形聚酯薄膜密封包裹的马丽散和环形聚酯薄膜密封包裹的水依次套在注浆锚杆杆体尾部附近,再将带圆形孔洞环形挡板和无孔洞环状挡板固定,将注浆锚杆和排气管同时插入孔内,用一根细铁丝将包裹马丽散和水的环形聚酯薄膜穿破,用封闭器塞住带圆形孔洞环形挡板的缺口,用BW250灰浆泵注浆,完成后取下注浆软管和锚杆接头。该注浆锚杆的封孔装置结构简单,加工便捷,注浆时安装迅准确,操作方便,封孔效果较好,有效防止漏浆,适合大规模生产和市场推广。

    升降枕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75328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879126.X

    申请日:2016-10-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G9/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升降枕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枕头包括:枕体、传感器、控制器及升降机构。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枕体的第一表面。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升降机构上,与所述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枕体第二表面的第一支撑板;交叉铰接在一起的主臂和副臂,所述主臂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一侧,另一端安装有电机,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运作,所述电机用于控制所述主臂的转动,使主臂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移动;所述副臂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

    一种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9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95658.2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及方法,该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包括螺纹锁紧段及夹片锚具锁紧段,所述螺纹锁紧段设有一个锚索钢绞线,锚索钢绞线吻合匹配穿过托板的中心,锚索钢绞线上套装有螺纹套筒,螺纹套筒位于托板的下部并紧贴托板,螺纹套筒与托板通过螺母固定在一起;夹片锚具锁紧段设有一个双锚索连接器,双锚索连接器上开有两个锚索孔,两根锚索钢绞线的一端分别穿过上下锚索孔后由夹片式锚具固定;双锚索联合锁紧方法包括钻孔、准备锚索、锚固锚索、双锚索联合锁紧、锚索单独张拉锁紧。该双锚索联合锁紧装置及方法使锚索锚固体系的整体支护强度与稳定性均得到提高,安全可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一种矿用多钢绞线组合支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9869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10396221.0

    申请日:2013-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多钢绞线组合支护装置及方法,钢绞线的前端设有导向帽,钢绞线的中心设有注浆管,注浆管的前端至导向帽的顶端之间设有堵浆圆钢,注浆管的管壁上分布设有出浆孔,钢绞线的外围从上到下设有箍环,位于支护装置自由段的钢绞线外围吻合套装有钢绞线套管,位于支护装置密封段的钢绞线外围吻合套装有耳片式密封胶套及圆台封孔胶套,钢绞线的尾端通过多孔锁具紧固在托板上,钢绞线与多孔锁具之间设有夹片。该支护装置及方法既能较大程度提高支护构件的抗拉、抗剪强度,也能更好调动深部稳定围岩的承载能力,此支护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给矿井大松动圈岩层的加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排水管道连接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62885U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20493651.8

    申请日:2024-03-14

    Inventor: 孙辉 宋亭 赵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管道连接器,属于管道连接技术领域,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第一连接法兰和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远离第二连接法兰的一端安装有防位移管道固定环,所述防位移管道固定环内安装有多组夹紧排水管道的限位装置,所述第二连接法兰内安装有密封块,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靠近第二连接法兰的一端安装有抵块且抵块可压紧密封块的一侧。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管道连接时管道的两侧无固定方式导致管道碰撞发生位移、从而产生漏水的问题,通过可调的固定方式实现了适应不同大小管道连接的技术效果。

    一种排污管净化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048526U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20223385.6

    申请日:2019-02-22

    Inventor: 孙辉 张灿 马全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污管净化装置,包括蓄水圆筒和净化膜,所述蓄水圆筒内设有净化膜,所述净化膜的上侧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导流管内设有转动杆,所述净化膜的下侧连接有防水圆管,所述蓄水圆筒的下侧设置有出污管,所述净化膜的内侧设有转动杆,且导流管的上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连接有螺旋式刮刀,且螺旋式刮刀位于出污管内,所述蓄水圆筒的下侧侧壁设置有出水管,通过进水管进水,使得水从导流管流至净化膜内,净化膜将污水净化过滤至蓄水圆筒内,蓄水圆筒内的水通过出水管流出储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