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能粒子射流爆破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04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46343.5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能粒子射流爆破装置,采用特定的聚能爆破管结构,其中缺口的存在,实现了一侧围岩破碎、一侧围岩完整的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固‑液介质承装袋加入固、液介质作为爆破耦合剂,形成三相耦合介质粒子射流爆破,大大提升了能量的传递效率,并且直接参与到定向裂缝的生成与维持的同时,使其中的固‑液介质以携带粒子的射流形式对岩石进行冲击使其产生破坏,达到对定向断裂与半边碎裂双重激励效果,可以抵消能量分流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更高的能量利用率实现产生的爆破冲击力到达传统聚能爆破的十几倍,最终实现形成高深度、高成型度、高光滑度并且可以实现半边破碎的聚能效果,并能有效减少炸药使用量。

    一种基于复合硐室的绿色通风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759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47936.2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一种基于复合硐室的绿色通风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掘进巷道、大巷,在连通掘进巷道和大巷之间设置围成矩形的主副风巷,主副风巷内分别设有主复合硐室和副复合硐室,主副复合硐室内分别设有除尘器和净化器,大巷内设有主风机和副风机,主副风机上分别连接有风筒,连接在主风机上的A风筒经主风巷连通主复合硐室出口,再由主复合硐室入口经主风巷连通掘进巷道,连接在副风机上的B风筒经副风巷连通副复合硐室出口,再由副复合硐室入口经副风巷连通主风巷与A风筒相连接,B风筒与A风筒相连的接口处设有阀门。将煤尘粉尘从掘进工作面抽出,保证了掘进工作面的环境,解决了在巷道掘进过程中由于瓦斯等有害气体较大而无法使用抽出式通风的问题。

    一种巷道表面绝对收敛量的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8161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8024.3

    申请日:2018-09-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巷道表面绝对收敛量的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属于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观测装置的部件包括锚固段套管、延伸段套管、测量段套管和测距仪。通过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理论计算或相似实验模拟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结合确定出巷道围岩深部岩层的零位移区域位置,所述零位移区域位置为在采掘活动中不发生岩层移动和应力变化的岩层位置;在确定的零位移区域位置安装位移参照物,用测距仪测量并记录巷道表面的测点到参照物的距离,进行巷道表面绝对收敛量的观测。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对巷道表面绝对收敛量进行观测,从而为及时、准确掌握巷道矿压显现,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巷道围岩控制,以及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巷道顶板稳定性随钻感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154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80307.6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巷道顶板稳定性随钻感知方法,属于地下工程岩层特征探测与围岩控制技术领域。首先获取钻机在巷道顶板锚固孔钻进过程中的随钻参数,包括位移、转速、扭矩、推力、声压级;然后基于随钻参数,确定裂隙位置及宽度;之后基于各裂隙位置及宽度计算岩体质量RQD值;确定巷道顶板稳定性随钻感知指标,将顶板分为非常稳定、较稳定、中等稳定、不稳定和非常不稳定5个类别,建立顶板稳定性随钻感知模型;最后输入巷道顶板稳定性随钻感知指标,得出岩体质量RQD值及顶板稳定性类别。其有效解决了煤矿巷道智能掘进过程顶板岩层特征及稳定性判别速度慢,围岩控制方案设计不合理等难题,为地下工程活动提供地质保障。

    一种基于钻孔成像的纵向裂隙识别与参数自动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253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310067120.2

    申请日:2023-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钻孔成像的纵向裂隙识别与参数自动提取方法,属于地下工程岩层特征探测技术领域。首先组建钻孔成像的纵向裂隙识别样本数据库;然后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建立纵向裂隙像素识别模型;基于霍夫变换算法自动检测纵向裂隙;最后进行纵向裂隙参数自动计算,包纵向裂隙倾角、位置、连续性系数和长度。其有效解决现有钻孔成像法仍主要依靠人眼观察进行裂隙特征分析,其受主观影响大、速度慢、精度低的问题。将促进钻孔成像技术由人工定性分析向智能化定量分析转变,为地下工程活动提供地质保障。

    一种高胀高阻膨胀套管式瓦斯抽采封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88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45711.X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胀高阻膨胀套管式瓦斯抽采封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瓦斯抽采管与密封装置,瓦斯抽采管上固定套设有第一膨胀套管,第一膨胀套管包括第一内套管与第一外套管,且第一外套管与第一内套管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第一注浆空间,第一内套管内为第一注水空腔,第一注水空腔内固定连通有第一注水管,第一注浆空间内固定连通有第一注浆管;瓦斯抽采管上还固定套设有第二膨胀套管,第二膨胀套管包括第二内套管与第二外套管,且第二外套管与第二内套管之间具有间隙形成第二注浆空间,第二内套管内为第二注水空腔,第二注水空腔内固定连通有第二注水管,第二注浆空间内固定连通有第二注浆管,本发明在使用时,可保证钻孔密封性能,降低安全隐患。

    岩层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1308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55972.8

    申请日:2019-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岩层参数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地质勘探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将获取的钻进岩层过程中在不同的数据采集时间采集到的多个试验数据组中的钻进单位体积岩石时的钻杆轴力做功值、钻进单位体积岩石时的钻杆扭矩做功值、钻进单位体积岩石时的钻头与孔底摩擦做功值代入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Rc的估算公式,来得到多个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并通过K-means聚类分析软件来确定不同岩层分类中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组成的子序列,通过求子序列中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值的均值,即得到该岩层的单轴抗压强度均值,并可进一步确定各岩层的厚度。从而极大的简化了地质勘探程,且对于井巷工程实现了岩性连续探测,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一种锚固孔图像结构面快速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782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310088728.3

    申请日:2023-0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固孔图像结构面快速识别方法,属于地下工程岩层特征探测技术领域,采用钻孔成像仪采集大量锚固孔图像,最终形成钻孔成像的结构面识别样本数据库;然后将样本数据库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对锚固孔图像中的结构面进行标注,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结构面像素识别模型;划分裂隙区,将结构面像素简化为结构面轮廓,并计算每个裂隙区中结构面数量;根据结构面情况将裂隙区分为4种情况,采取相应的结构面检测法进行检测,并自动计算结构面位置、倾角、倾向和宽度。其有效解决现有岩层特征探测方法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能够有效提高岩层结构面探测智能化程度,为地下工程围岩控制措施提供设计依据。

    固-液-气三相耦合介质聚能爆破装置定向切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7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46341.6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一种固‑液‑气三相耦合介质聚能爆破装置定向切顶的方法,首先需要对工作面处岩石的碎胀系数测定;在测定岩石的碎胀系数后,再确定切顶高度;根据切顶高度与钻孔角度来确定钻孔深度;确定钻孔间距;结合钻孔深度、钻孔角度、钻孔间距来开设钻孔;钻孔开设后,确定每次需要爆破的切缝钻孔数量以及各个切缝钻孔所需要的装药量,即可进行固‑液‑气三相耦合介质聚能爆破装置的放置;在放置爆破装置时通过配套的卡榫进行连接,再调整聚能管的方向,使聚能孔对准切缝线方向;在起爆前需要对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进行检测,确保安全后方可起爆。本发明减少炸药用量(至少20%以上),降低爆破振动,减少有害爆生气体和粉尘,且能够提高定向破岩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