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419887U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20384424.3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4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相循环加氢反应系统,其包括加氢进料泵、反应进料加热炉、循环油泵、气液混合器及液相加氢反应器;所述加氢进料泵入口与原料油管线连通;所述加氢进料泵的出口管线与来自所述液相加氢反应器的一路出口管线合并后与所述循环油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油泵的出口与所述反应进料加热炉的入口连接;所述反应进料加热炉的出口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出口与所述液相加氢反应器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相加氢反应系统装置,降低了循环油泵的操作苛刻度,有利于循环油泵的稳定运转,解决了液相循环加氢装置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339124U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120476306.6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李爱凌 , 范振鲁 , 韩冰 , 王雪莲 , 刘统华 , 谢国宏 , 李尤 , 梁泽涛 , 刘晓燕 , 谢育辉 , 庄剑锋 , 杨武 , 周庆伟 , 高磊 , 张莹莹 , 梁学峰 , 周立 , 霍欢
Abstract: 螺旋扭曲扁管换热器,应用于化工设备实现高效换热。在圆筒形壳体内固定有管程,管程通过支持板连接有滑道;管板固定壳体的一端,所述的管程采用的是U形螺旋扭曲扁换热管束,U形螺旋扭曲扁换热管束之间依靠螺旋扭曲扁管的螺旋形外缘保持点接触以互相支撑,并由捆扎带紧紧困扎在一起;U形螺旋扭曲扁换热管束(3)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壳程没有折流板,不存在流动死区,在U形螺旋扭曲扁换热管束中间由隔板隔开形成双壳程。效果是:换热管的中间用隔板隔开以增加壳程的换热效率,与普通管壳式换热器相比提高20~30%。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3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110420932.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劣质重油减粘加热炉结焦的方法,劣质重油为原油大于420℃的渣油馏分;减粘加热炉采用卧管箱式炉,控制炉出口温度在425-435℃,采用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和在辐射室中部炉管处注汽,注入占原料重量0.5-4%的1.0MPa蒸汽;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注入70%的蒸汽,在辐射室中部炉管注入30%的蒸汽;减粘加热炉线速为1.2-2.0米/秒;本方法通过优化减粘炉炉管布置型式、炉出口温度、炉管内介质流动线速,增加蒸汽注入点,有效避免减粘加热炉炉管内结焦,实现装置的安全长周期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160308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110420932.8
申请日:2011-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劣质重油减粘加热炉结焦的方法,劣质重油为原油大于420℃的渣油馏分;减粘加热炉采用卧管箱式炉,控制炉出口温度在425-435℃,采用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和在辐射室中部炉管处注汽,注入占原料重量0.5-4%的1.0MPa蒸汽;在对流室至辐射室转油线炉管处注入70%的蒸汽,在辐射室中部炉管注入30%的蒸汽;减粘加热炉线速为1.2-2.0米/秒;本方法通过优化减粘炉炉管布置型式、炉出口温度、炉管内介质流动线速,增加蒸汽注入点,有效避免减粘加热炉炉管内结焦,实现装置的安全长周期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87292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50201.X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输入单相输出电脱盐电源;它一次侧是三相输入,一次侧三相的回路中都窜接了100%的阻抗;二次侧是两相输出,在二次高压线圈上有不同的抽头,通过选择开关K1选择不同的输出高压,以适应不同原油;二次两相高压再经过隔离变压器,变成一端接地一端带电的单相电;将单相高压电分别送到一个倍压整流硅堆,整流出的正半波形成正极,整流出的负半波形成负极;本三相输入单相输出电脱盐电源在保证电脱盐高压电场效果的情况下,有效的解决了电脱盐变压器三相不平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2530048U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20040514.6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6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劣质重油供氢热裂化装置,原料油混合器与减压渣油原料罐、供氢剂罐、供氢改进剂罐连接,原料油混合器与原料缓冲罐连接;原料缓冲罐通过原料泵与减粘加热炉对流段连接,减粘加热炉炉膛A,减粘加热炉炉膛B分别与反应器A,反应器B连接;反应器A,反应器B与分馏塔连接,分馏塔底部通过减粘渣油泵去减粘渣油罐,分馏塔顶部与分馏塔顶回流罐连接,分馏塔顶回流罐底出口经汽油泵分别与分馏塔、汽油罐区连接,分馏塔顶回流罐顶与分馏塔顶气胺洗罐连接;分馏塔顶气胺洗罐顶部出口与减粘加热炉或火炬系统连接;本装置实现了低成本改质降低超重油粘度、提高API°。
-
公开(公告)号:CN202379952U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120503692.3
申请日:2011-1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5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网络中的换热器及管线振动的设备,是为提高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运行安全平稳性而设计的,即在闪蒸塔或初馏塔的前方位置增加压控装置,使设备配合蒸馏换热流程有效抑制闪蒸塔或初馏塔前换热流程中的脱后原油汽化,防止电脱盐罐中的原油汽化,防止闪蒸塔或初馏塔前换热网络中换热器和管线中出现气阻,避免换热器和管线的振动和损坏,保证装置的安全平稳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2532986U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20051027.X
申请日:2012-0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F28F27/00
Abstract: 控制管束出口端物料温度的空气冷却器,应用于石油炼制加氢过程中有效控制管束出口端物料温度。管束设置在构架内部,通风机设置在构架内管束的相对位置,百叶窗包括新鲜空气入口百叶窗和热风循环入口百叶窗,新鲜空气入口百叶窗设置在构架下部,热风循环入口百叶窗设置在与管束水平的位置,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热电偶、温度控制器和百叶窗开度控制结构,温度检测热电偶设置在空气冷却器内管束出口。效果是:热电偶在空冷器管束出口附近的环境中,此温度代表管束中介质温度。根据要控制的温度值通过温度调节控制器的驱动机构自动调节侧面百叶窗的开度来控制返回的热风的循环量,达到控制管束出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203090897U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220704905.3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B01J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梁,所述支撑梁连接在填料塔的塔内壁之间,其包括:两个立板,所述两个立板平行设置,其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支持板,所述支持板上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连接在所述塔内壁上;多个筋板,其间隔设置并固定连接在所述两个立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梁,水平固定在填料塔的内周壁之间,其强度高、挠度小,有效保证了填料及分布器等塔内件所需要的水平度要求,避免了填料与支撑梁接触处发生液泛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202595055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217291.6
申请日:2012-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华东勘察设计研究院
IPC: C10G6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效减少尾油外甩量的加氢裂化工艺装置,加氢裂化生成油分馏塔位于下部的进料口与加氢裂化反应器液相反应流出物出口连接;加氢裂化生成油分馏塔位于底部的未转化油出料口由未转化油循环使用管线与加氢裂化反应器进料口连接,同时未转化油出料口通过未转化油与提浓汽提塔连接管线与位于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上部的进料口连接,位于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加氢裂化生成油分馏塔底部连通,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底部设有残液排放口和连接有蒸汽管线;本装置使用的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减少了分馏塔、汽提蒸汽用量,减少含油污水产量,有利于分馏塔的稳定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