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循环加氢反应系统
    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19887U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20384424.3

    申请日:2013-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液相循环加氢反应系统,其包括加氢进料泵、反应进料加热炉、循环油泵、气液混合器及液相加氢反应器;所述加氢进料泵入口与原料油管线连通;所述加氢进料泵的出口管线与来自所述液相加氢反应器的一路出口管线合并后与所述循环油泵的入口连接;所述循环油泵的出口与所述反应进料加热炉的入口连接;所述反应进料加热炉的出口与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气液混合器的出口与所述液相加氢反应器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相加氢反应系统装置,降低了循环油泵的操作苛刻度,有利于循环油泵的稳定运转,解决了液相循环加氢装置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一种劣质重油供氢热裂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530048U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20040514.6

    申请日:2012-0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劣质重油供氢热裂化装置,原料油混合器与减压渣油原料罐、供氢剂罐、供氢改进剂罐连接,原料油混合器与原料缓冲罐连接;原料缓冲罐通过原料泵与减粘加热炉对流段连接,减粘加热炉炉膛A,减粘加热炉炉膛B分别与反应器A,反应器B连接;反应器A,反应器B与分馏塔连接,分馏塔底部通过减粘渣油泵去减粘渣油罐,分馏塔顶部与分馏塔顶回流罐连接,分馏塔顶回流罐底出口经汽油泵分别与分馏塔、汽油罐区连接,分馏塔顶回流罐顶与分馏塔顶气胺洗罐连接;分馏塔顶气胺洗罐顶部出口与减粘加热炉或火炬系统连接;本装置实现了低成本改质降低超重油粘度、提高API°。

    控制管束出口端物料温度的空气冷却器

    公开(公告)号:CN202532986U

    公开(公告)日:2012-11-14

    申请号:CN201220051027.X

    申请日:2012-02-16

    Abstract: 控制管束出口端物料温度的空气冷却器,应用于石油炼制加氢过程中有效控制管束出口端物料温度。管束设置在构架内部,通风机设置在构架内管束的相对位置,百叶窗包括新鲜空气入口百叶窗和热风循环入口百叶窗,新鲜空气入口百叶窗设置在构架下部,热风循环入口百叶窗设置在与管束水平的位置,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检测热电偶、温度控制器和百叶窗开度控制结构,温度检测热电偶设置在空气冷却器内管束出口。效果是:热电偶在空冷器管束出口附近的环境中,此温度代表管束中介质温度。根据要控制的温度值通过温度调节控制器的驱动机构自动调节侧面百叶窗的开度来控制返回的热风的循环量,达到控制管束出口温度。

    有效减少尾油外甩量的加氢裂化工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595055U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20217291.6

    申请日:2012-05-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效减少尾油外甩量的加氢裂化工艺装置,加氢裂化生成油分馏塔位于下部的进料口与加氢裂化反应器液相反应流出物出口连接;加氢裂化生成油分馏塔位于底部的未转化油出料口由未转化油循环使用管线与加氢裂化反应器进料口连接,同时未转化油出料口通过未转化油与提浓汽提塔连接管线与位于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上部的进料口连接,位于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顶部的气相出口与加氢裂化生成油分馏塔底部连通,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底部设有残液排放口和连接有蒸汽管线;本装置使用的未转化油稠环芳烃提浓汽提塔结构简单,设备成本低,减少了分馏塔、汽提蒸汽用量,减少含油污水产量,有利于分馏塔的稳定操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