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871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254091.2
申请日:2022-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5 , G06T17/20 , E21B21/00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套管污染评价方法以及系统。套管污染评价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钻井液循环前的第一特征;步骤2、对套管进行第一预设时长的钻井液循环;步骤3、获取钻井液循环后的第二特征;步骤4、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以及所述第二特征,对套管内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钻井液从套管内流过后会在套管的内壁残留,进而形成对套管内壁的污染。对套管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进而可通过更换不同的钻井液,以评价不同的钻井液对套管的污染程度。由此可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信息作为参考。应用于实际作业中,可为钻井液及清洗液的选择做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77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110698551.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井堵塞风险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油开采中沥青质沉积风险预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绘制沥青质沉积包络线和泡点压力线;将泡点压力线至上沉积包络线三等分,依次远离泡点压力线划分为严重风险、中等风险、轻微风险、无风险;将泡点压力线至下沉积包络线二等分,依次远离泡点压力线划分为严重风险、中等风险,无风险;最后将井筒温度压力数据绘制入划分风险等级的沥青质沉积包络线,根据图像相交重叠区域划分沥青质在井筒内沉积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预测沥青质沉积深度,为清管解堵作业设计提供优选参数。本发明预测结果更准确,有效降低了油管清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66344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6
申请号:CN201610605314.3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油输送的油溶性降黏剂,属于油田化学领域。该油溶性降黏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苯25%-33%、重芳烃15%-20%、羧酸盐15%-20%、丙烯酸混合酯5%-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5%、油溶性渗透剂2%-7%。本发明提供的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12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59695.6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海霞 , 黄琨 , 吴红军 , 郭继香 , 张宝 , 刘举 , 沈建新 , 孙晓飞 , 张雪松 , 曾努 , 陈兰 , 刘己全 , 孙涛 , 唐胜蓝 , 刘敏 , 林清金 , 郑伟涛 , 熊瑞颖
IPC: G01N15/00 , G01N21/25 , G01N21/3563 , G01N21/359 , G01N2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质分散抑制剂的评价装置及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一种沥青质分散抑制剂的评价装置的评价方法,采用含有与不含有沥青质分散抑制剂的油样去模拟原油开采过程中降压过程,利用光谱仪获取两个过程中的背散射信号,基于两个背散射信号与时间的变化来评价沥青质分散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可为高温高压油井筛选出适用于高温高压条件,药剂性能稳定且对沥青质析出具有抑制和溶解作用的沥青质分散抑制剂。通过该评价方法,为高温高压油井药剂筛选及沥青质析出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保障高温高压油井高效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0766344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610605314.3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油输送的油溶性降黏剂,属于油田化学领域。该油溶性降黏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混苯25%‑33%、重芳烃15%‑20%、羧酸盐15%‑20%、丙烯酸混合酯5%‑1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10%‑15%、油溶性渗透剂2%‑7%。本发明提供的油溶性降黏剂的降黏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