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761.6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载体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高温处理;将高温处理后的无机载体与聚乙烯多元羧酸酯、MAO在溶剂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负载有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MAO的负载载体;将负载载体和均相茂金属催化剂在溶剂搅拌下进行反应负载,然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茂金属催化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76244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71623.8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8F110/02 , C08F4/02 , C08F4/6592 ,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茂金属催化剂,该茂金属催化剂包括:无机载体、吸附于无机载体上的聚乙烯多元羧酸酯和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以及与MAO结合的茂金属化合物。本发明的茂金属催化剂可在较高温度下催化聚合反应,具有高的催化活性,且聚合反应中不粘釜,聚合过程中通过氢调可制备超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乙烯。
-
公开(公告)号:CN11352713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282972.X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237/22 , C07C231/12 , C08K5/20 , C08L23/06 , C08K5/00 , C08K5/526 , C08K5/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胺类抗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胺类抗氧剂具有以下结构:#imgabs0#其中,n为1‑20的整数。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正烷基胺与丙烯酸甲酯反应得到式Ⅰ化合物;步骤2,式Ⅰ化合物与二氯亚砜反应生成式Ⅱ化合物;步骤3,式Ⅱ化合物与对苯二胺反应生成式Ⅲ化合物;步骤4,式Ⅲ化合物与β‑萘酚反应生成式Ⅳ胺类抗氧剂。本发明得到的胺类抗氧剂为浅黄色粉末,无味,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碳谱的表征结果证明该抗氧剂的分子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该方法中未使用价格昂贵的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且原料便宜易得,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10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74342.8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2 ,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210/14 , C08F2/34 , C08F4/69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峰聚乙烯及其应用。该双峰聚乙烯是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使单体进行气相聚合得到的;所述单体包括乙烯或者乙烯和α‑烯烃;所述催化剂包括铬钛双中心催化剂,该铬钛双中心催化剂包括载体以及负载于载体的铬活性组分和钛活性组分,所述铬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包括二茂铬化合物,所述钛活性组分的前驱体包括钛茂化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峰聚乙烯的应用。该双峰聚乙烯的分子量分布较宽,且分子量呈双峰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6407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7473.7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F33/82 , B01F33/80 , B01F35/92 , B01F35/21 , B01F25/40 , B01F25/50 , B01F23/10 , B01F23/80 , B01J19/18 , C08F2/01 , C08F210/16 , C08F210/06 , C08F210/08 , C08F21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混合配气装置的应用,该烯烃混合配气装置应用于烯烃聚合装置,该烯烃混合配气装置包括配气罐、导流环、分布板、静态混合器、烯烃进料口以及循环动力单元。配气罐的顶部设有原料入口、混合气体出口、循环出口,底部设有循环入口;导流环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与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分布板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位于导流环的上方;静态混合器与配气罐顶部的循环出口和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循环动力单元设于静态混合器与循环入口之间;混合气体出口与烯烃聚合装置连接。本发明的烯烃混合配气装置能够用于不同烯烃共聚单体的充分混合,使得到混合气的组成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共聚合物的组分均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40796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47422.4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混合配气装置与方法,该烯烃混合配气装置包括:配气罐、导流环、分布板、静态混合器、烯烃进料口以及循环动力单元。配气罐的顶部设有原料入口、混合气体出口、循环出口,底部设有循环入口;导流环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与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分布板设于配气罐内部,并位于导流环的上方;静态混合器与配气罐顶部的循环出口和配气罐底部的循环入口连接;烯烃进料口设于静态混合器与循环出口之间;循环动力单元设于静态混合器与循环入口之间。本发明的烯烃混合配气装置能够用于不同烯烃共聚单体的充分混合,使得到混合气的组成更加均匀,有利于提高共聚合物的组分均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950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1910679632.8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何书艳 , 王登飞 , 姜涛 , 郭峰 , 任合刚 , 闫义彬 , 高宇新 , 宋磊 , 杨国兴 , 付义 , 王斯晗 , 姜进宪 , 赵增辉 , 韦德帅 , 王淑英 , 李洪兴 , 郭恩义 , 张希来 , 王立娟
IPC: C08F210/16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乙烯气相聚合或共聚合工艺的催化剂、催化剂组分及制备方法,该催化剂组分包括:纳米级二氧化硅载体,负载在二氧化硅载体上的含钛化合物、含镁化合物、给电子体化合物和共聚性能改性剂;其中,所述给电子体化合物为醚和/或醇;所述共聚性能改性剂为硫醚化合物;其中,含镁化合物以镁计,含钛化合物以钛计,含镁化合物与含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20:1,硫醚化合物与含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小于1:10,给电子体化合物与含钛化合物的摩尔比为5~300:1。本发明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尤其是气相流化床聚合时,具有催化活性高、共聚性能好、聚合产品松堆密度高、细粉少等优点,适用于乙烯和1‑丁烯或1‑己烯共聚合生产高性能的聚乙烯树脂。
-
公开(公告)号:CN11257433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936567.2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0/00 , C08F110/02 , C08F4/6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用多元外给电子体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第1类外给电子体和第2类外给电子体组成,所述第1类外给电子体为多卤代烷烃,所述第2类外给电子体为二醚类化合物;所述多卤代烷烃为具有1‑18个碳的直链烷烃、环烷烃或者具有6‑18个碳的含有一个苯环的取代芳烃,且至少含有两个卤素,且至少包含以下结构:两个卤素在同一碳原子上或者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至少各含有一个卤素原子该多元外给电子体。该组合物与Ziegler‑Natta催化剂配合使用,用于烯烃聚合,特别是乙烯聚合时,能显著提高聚乙烯的熔融指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以及烯烃聚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1167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1287611.3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俄罗斯科学院鲍列斯科夫催化研究院
Inventor: 赵增辉 , 塔琪娅娜·鲍利索芙娜·米克娜斯 , 吴伟 , 付义 , 瓦连金·耶夫盖耶维奇·尼戈金 , 宋磊 , 弗拉基米尔·亚历山大·扎哈洛夫 , 高宇新 , 米哈伊尔·亚历山大洛维奇·玛茨阔 , 王斯晗 , 叶琳娜·弗拉基米尔洛夫·娜别苏德诺夫娜 , 姜进宪 , 王登飞 , 韦德帅 , 任合刚 , 闫义彬 , 何书艳 , 王玉如 , 方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均聚或乙烯与α‑烯烃共聚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醚、碘、氯代烷烃和镁粉制备有机镁化合物,用脂肪酸酯处理后再与卤代芳烃和醚的混合物反应,用烷基铝进一步处理后,负载钒化合物制得该钒‑镁催化剂。该方法提高了镁粉的转化率,同时简化了催化剂合成工艺,可以降低成本,并且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在乙烯均聚和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合时获得具有宽分子量分布且较高的堆积密度的聚合物,同时保持在乙烯聚合和乙烯与α‑烯烃共聚的淤浆聚合过程中具有较高活性,有利于催化剂的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83162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370354.0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14 , C08F210/14 , C08F236/20 , C08F236/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己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聚己烯弹性体中交联共聚单体的浓度为1wt%~10wt%;聚己烯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20万,等规度>90%,密度为0.850~0.900g/cm3,玻璃化转变温度≤‑40℃。制备方法包括: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混合溶剂、交联共聚单体、助催化剂,反应5‑20min后,再向体系中加入己烯‑1和Ziegler‑Natta主催化剂,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温度为‑20‑20℃,得到聚己烯弹性体。本发明使用己烯‑1和交联共聚单体反应制备聚己烯弹性体,其中聚合反应采用低温聚合,催化剂无需特殊处理,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较高,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采用的溶液法聚合工艺可以降低低聚物含量,而且不会堵塞反应器,保证聚合反应顺利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