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83247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610324041.5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健 , 崔月 , 冯文元 , 张利仁 , 王博 , 张利粉 , 张光辉 , 崔勇 , 王大明 , 郭洪元 , 王永年 , 刘志军 , 徐丽艳 , 王俊荣 , 焦金华 , 孙辉宇 , 王永帮
IPC: C08F110/02 , C08F210/16 , C08F4/655 , C08F4/651 , C08F4/649 , C08F4/645 , C08F4/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以求达到按需调节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分子量的目的。当催化剂的主体组分钛化合物的含量确定后,调节烷氧基铝化合物的含量,可有效的调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的分子量大小,聚合产品的分子量的大小为200~600万。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颗粒均匀,无大颗粒及结块生成。该催化剂制备方法具有简单易行,安全环保,可操作性强,利于工业化应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68151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857343.9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大明 , 刘志军 , 张元礼 , 王博 , 冯文元 , 张利仁 , 张利粉 , 焦金华 , 刘冬 , 王永年 , 郭洪元 , 徐丽艳 , 崔月 , 王俊荣 , 孙辉宇 , 崔勇 , 王金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丙烯聚合的催化剂,包括:镁化合物、钛化合物、内给电子体A、内给电子体B、外给电子体C、有机醇和卤代烃,所述内给电子体A为酯类给电子体,所述内给电子体B为二胺类给电子体,所述外给电子体C为含硅的给电子体。本发明提供的催化剂具有颗粒结实、催化活性高、动力学曲线平稳、共聚性能强、氢调灵敏性高等优点。使用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得的聚丙烯产品颗粒形态好、粒径分布均匀、堆密度高、细粉少。
-
公开(公告)号:CN107304235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48520.3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鲍永忠 , 张利粉 , 焦金华 , 王博 , 冯文元 , 张利仁 , 郭洪元 , 徐丽艳 , 崔月 , 王永年 , 王俊荣 , 王大明 , 刘志军 , 孙辉宇 , 崔勇 , 王金萍
IPC: C08F10/02 , C08F110/02 , C08F4/649 , C08F4/646 , C08F4/651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备窄分子量分布聚乙烯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在氮气保护下,将卤化镁载体加入反应器中,加入醇化合物,搅拌,升温至100-150℃醇解,恒温3-8小时;2)醇解液降温至40-80℃,加入活化后的二氧化硅,反应1-4小时;3)加入有机磷化合物,于40-80℃下反应1-4小时;4)升温至80-110℃,在2-6小时内缓慢加入钛化合物,反应1-4小时;5)降温至40-80℃,加入芳香酯化合物,反应20-60min;6)60-70℃下用己烷洗涤,并在室温下抽真空,干燥,得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得到的聚乙烯产品颗粒形态好,分子量分布窄,堆密度高,适合现有淤浆法乙烯的聚合生产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5985465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510078777.4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鲍永忠 , 史君 , 王健 , 王静江 , 崔月 , 徐丽艳 , 郭洪元 , 冯文元 , 张利仁 , 张利粉 , 焦金华 , 刘冬 , 王大明 , 崔勇 , 刘志军 , 王俊荣 , 孙辉宇 , 王金萍 , 赵晶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乙烯制备技术领域,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的催化剂是将载体乙氧基镁分散于有机溶剂C6-C16的直链烷烃中,加入过渡金属化合物四氯化钛,对乙氧基镁与四氯化钛复配,加入正硅酸乙酯,经过滤、洗涤、预活化,制成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聚乙烯的制备方法是向单个搅拌釜式浆液反应器内加入烷基铝为助催化剂;将催化剂加入单个搅拌釜式浆液反应器;通入乙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经聚合反应得到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发明的优点:该方法可以制备出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催化剂,通过该催化剂制备工艺及聚合工艺的调整,可制备不同分子量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分子量为300-500万。
-
公开(公告)号:CN10328898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051457.6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的二亚胺催化体系催化烯烃的聚合方法。该体系采用[(2,6-i-PrPh)2DABAn]NiBr2做主催化剂,甲基铝氧烷做助催化剂,其中Al/Ni摩尔比等于或小于1000,采用C6-C8链式饱和烃做溶剂,催化乙烯、丙烯,C6-C18α-烯烃的均聚合反应,或乙烯与C6-C18α-烯烃的共聚合反应,或丙烯与C6-C18α-烯烃的共聚合反应;在-15-60℃下反应30-120分钟。这种催化剂体系聚合温度范围从-15-60℃都能够实现烯烃的均聚或共聚合反应,同时又能保持高的催化效率,且在-10℃的条件下能够实现活性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02775531B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210280881.8
申请日:2012-08-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乙烯均聚合或共聚合反应的主催化剂及含其的催化剂。该主催化剂包括有机镁化合物,醇类化合物和钛化合物。该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镁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混合,得到一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与钛化合物混合,得到主催化剂悬浮液;将所述主催化剂悬浮液进行熟化反应;将所述熟化后的主催化剂悬浮液进行洗涤、干燥后,得到主催化剂。本发明涉及的催化剂包括上述主催化剂和有机铝化合物。本发明的催化剂具有制备方法简单、催化剂活性高和颗粒形态较好等优点,适用于乙烯的淤浆聚合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2093498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242447.9
申请日:2009-12-1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2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具有均匀的短支链结构,熔融指数(MI21.6)为1~3g/10min,平均粒度分布为200μm~300μm,堆积密度为0.35~0.40g/cm3,密度为0.947g/cm3~0.950g/cm3;用于交联成管的聚乙烯粉末粒度不需要后续加工破碎,直接达到相对合理分布,交联过程在使用较少的过氧化物的情况下达到相同甚至更高的交联度。
-
公开(公告)号:CN1869079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510072230.X
申请日:2005-05-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制备方法;所述聚乙烯为乙烯与C4-C30的α-烯烃的共聚物。本发明在同一反应釜内通入乙烯,仅需烷基铝作助催化剂,在蒙脱土、高岭土、蛭石或二氧化硅负载的乙烯齐聚催化剂作用下原位生成C4-C30的α-烯烃,然后在二氧化硅负载的乙烯共聚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C4-C30的α-烯烃共聚得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可以实现对聚合物的分子剪裁;所述的载体化双功能催化剂有利于控制聚合物的形态,抑制粘釜现象,这将适合在气相聚合和浆液聚合装置中进行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54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11144366.6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2/44 , C08K3/04 , C08K7/24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无机组合物分散成悬浮液;加入硅烷类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0~120℃处理1~5小时,过滤、洗涤后干燥2~5h;(2)将步骤(1)产物50~150℃热处理1~3小时;(3)在反应釜中加入步骤(2)产物、烷烃类溶剂和烯烃聚合催化剂,高速搅拌预混合10~50℃,0.5~1小时;加入烷基铝化合物后通入乙烯,在0.4~1.5MPa、60~85℃下连续通入乙烯聚合1~3小时得到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发明方法成本低、过程简单,可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的电导率提升3~4个数量级,可制备粘均分子量为150~450万的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0979654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11144366.6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8F110/02 , C08F2/44 , C08K3/04 , C08K7/24 , C08L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石墨烯与碳纳米管无机组合物分散成悬浮液;加入硅烷类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0~120℃处理1~5小时,过滤、洗涤后干燥2~5h;(2)将步骤(1)产物50~150℃热处理1~3小时;(3)在反应釜中加入步骤(2)产物、烷烃类溶剂和烯烃聚合催化剂,高速搅拌预混合10~50℃,0.5~1小时;加入烷基铝化合物后通入乙烯,在0.4~1.5MPa、60~85℃下连续通入乙烯聚合1~3小时得到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发明方法成本低、过程简单,可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的电导率提升3~4个数量级,可制备粘均分子量为150~450万的抗静电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