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63068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76080.1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19/50 , E21B17/1071 , F16C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珠轴承,属于石油领域。所述滚珠轴承包括:形状为圆管形的滚珠架(1);在所述滚珠架(1)上具有多个贯通式的滚珠通道(2);在所述滚珠通道(2)的内端(201)装填有滚珠(3);在所述滚珠通道(2)的外端(202)装填有滚珠支杆(4);所述滚珠(3)有一部分露在所述滚珠通道(2)的外部;所述滚珠支杆(4)的内端(401)为与所述滚珠(3)滑动配合的凹曲面。本发明通过安装滚珠轴承,限制光杆的横向摆动幅度,减少密封圈的过压偏磨,从而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了抽油井有效生产连续时间,减少了原油泄漏损失和环境污染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17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811291321.6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裂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化学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把占所述压裂转向剂的质量比为10%至30%的葡萄糖胺盐酸盐、占所述压裂转向剂的质量比为5%至15%的N‑甲基‑D‑葡糖胺盐酸盐、占所述压裂转向剂的质量比为1%至20%的水溶性调节剂和占所述压裂转向剂的质量比为50%至60%水均匀搅拌,在氮气保护下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第一溶剂;把占所述压裂转向剂的质量比为1%至10%的交联剂和占所述压裂转向剂的质量比为1%至5%的促进剂均匀搅拌,恒温反应一段时间后得到第二溶剂;将所述第一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均匀混合得到所述压裂转向剂,具有使缝隙封堵完全且压裂转向剂在溶解的过程中不污染油层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2710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64204.4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安实得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层气开采过程中的暂堵转向压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煤层气智能转向压裂工艺。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层气智能转向压裂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在高于地层破裂压力下利用高压水力泵车向地层注入压裂液,压开第一条裂缝;施工现场将智能转向剂主剂和辅剂分别置于不同的配液罐中;向井筒内注入顶替液,使井筒内的智能转向剂主剂和辅剂全部进入储层后,停泵、关井、憋压;关井憋压0min-120min;注入剩余压裂液,压开新裂缝;泄压,施工完成。本发明通过一种在地面呈液体状的智能转向剂实现煤层气的暂堵转向压裂,封堵旧裂缝压开新裂缝,施工后可完全液化顺利返排,其操作简便、安全、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70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64238.3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安实得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煤层气开采的智能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包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葡萄糖胺盐酸盐5~15%,N-甲基-D-葡糖胺盐酸盐10~20%,水溶性调节剂1~20%,表面活性剂0.2~0.5%,分散互溶剂0.1~0.2%,丙烯酰胺5~20%,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1~10%,促进剂5~10%,水50~60%。该智能转向剂在地面条件下呈液态状,粘度低,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该智能转向剂注入煤层后可在煤储层的低温条件下受温度刺激由液态状相变为固态状,相变时间可通过调节温度,不需添加其它暂堵剂,形成的固相暂堵为无孔的纵向平面堵塞以及横向体积堵塞,堵塞强度高、无缝隙。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4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179675.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相态转化的暂堵转向方法,包括:(1)确定需要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2)确定暂堵储层的转向封堵强度大于或等于地层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3)通过岩心、裂缝或管流的流动实验测试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的封堵能力,计算暂堵转向体系用量;(4)通过油管内液体温度在井筒内的分布曲线,得到井底温度变化的最高点;(5)确定适用的暂堵转向体系;(6)确定顶替液用量≥井筒容积+注液管线容积;(7)组织现场施工。本发明向封堵储层、裂缝、孔洞注入液体实现有效封堵,通过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变化达到暂堵转向工艺的要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破胶剂,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111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261747.0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地层注入压裂液,以使地层产生裂缝,待产生的裂缝达到预设要求后,停止注入所述压裂液;向所述地层中注入可在预设温度下发生相变反应的相变材料液以及延时生热剂;相变材料液基本注入完毕后,所述延时生热剂发挥生热作用,以使所述相变材料液发生相变,完成压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无固相注入,不仅可有效地降低管柱的摩阻;而且,延时生热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相变反应发生时间和进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压裂效果。尤其是对于低温储层,延时生热剂的生热作用大打改善了相变反应的速率,从而使形变材料液可以在预设位置迅速形成固相,缩短相变时间,提高施工成功机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79675.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3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相态转化的暂堵转向方法,包括:(1)确定需要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2)确定暂堵储层的转向封堵强度大于或等于地层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3)通过岩心、裂缝或管流的流动实验测试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的封堵能力,计算暂堵转向体系用量;(4)通过油管内液体温度在井筒内的分布曲线,得到井底温度变化的最高点;(5)确定适用的暂堵转向体系;(6)确定顶替液用量≥井筒容积+注液管线容积;(7)组织现场施工。本发明向封堵储层、裂缝、孔洞注入液体实现有效封堵,通过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变化达到暂堵转向工艺的要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破胶剂,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11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261747.0
申请日:2018-03-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相变压裂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地层注入压裂液,以使地层产生裂缝,待产生的裂缝达到预设要求后,停止注入所述压裂液;向所述地层中注入可在预设温度下发生相变反应的相变材料液以及延时生热剂;相变材料液基本注入完毕后,所述延时生热剂发挥生热作用,以使所述相变材料液发生相变,完成相变压裂。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无固相注入,不仅可有效地降低管柱的摩阻;而且,延时生热剂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相变反应发生时间和进度,从而获得更好的压裂效果。尤其是对于低温储层,延时生热剂的生热作用大打改善了相变反应的速率,从而使形变材料液可以在预设位置迅速形成固相,缩短相变时间,提高施工成功机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762439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677942.2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生成密封力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引流通道;连接在所述引流通道的一端、且与所述引流通道垂直连通的油管;所述油管内具有抽油机光杆;在所述油管的上端,所述油管和所述抽油机光杆之间通过压帽密封;连接在所述引流通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引流通道垂直连通的浮筒;在所述浮筒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浮筒密封配套的活塞,且所述活塞能在所述浮筒内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活塞的顶部和所述压帽的顶部的可伸缩的杠杆;以及竖直地连接在所述杠杆和所述引流通道之间的支杆,所述杠杆能够绕所述支杆转动。采用该装置能自动形成大小合适的柔性密封压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70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0164238.3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成都安实得石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煤层气开采的智能转向剂及其制备方法,包重量百分比计,包括:葡萄糖胺盐酸盐5~15%,N‑甲基‑D‑葡糖胺盐酸盐10~20%,水溶性调节剂1~20%,表面活性剂0.2~0.5%,分散互溶剂0.1~0.2%,丙烯酰胺5~20%,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1~10%,促进剂5~10%,水50~60%。该智能转向剂在地面条件下呈液态状,粘度低,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该智能转向剂注入煤层后可在煤储层的低温条件下受温度刺激由液态状相变为固态状,相变时间可通过调节温度,不需添加其它暂堵剂,形成的固相暂堵为无孔的纵向平面堵塞以及横向体积堵塞,堵塞强度高、无缝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