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724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811179675.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相态转化的暂堵转向方法,包括:(1)确定需要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2)确定暂堵储层的转向封堵强度大于或等于地层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3)通过岩心、裂缝或管流的流动实验测试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的封堵能力,计算暂堵转向体系用量;(4)通过油管内液体温度在井筒内的分布曲线,得到井底温度变化的最高点;(5)确定适用的暂堵转向体系;(6)确定顶替液用量≥井筒容积+注液管线容积;(7)组织现场施工。本发明向封堵储层、裂缝、孔洞注入液体实现有效封堵,通过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变化达到暂堵转向工艺的要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破胶剂,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179675.1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 , 西南石油大学
IPC: E21B3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相态转化的暂堵转向方法,包括:(1)确定需要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2)确定暂堵储层的转向封堵强度大于或等于地层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之差;(3)通过岩心、裂缝或管流的流动实验测试暂堵储层的层位、裂缝或孔洞的封堵能力,计算暂堵转向体系用量;(4)通过油管内液体温度在井筒内的分布曲线,得到井底温度变化的最高点;(5)确定适用的暂堵转向体系;(6)确定顶替液用量≥井筒容积+注液管线容积;(7)组织现场施工。本发明向封堵储层、裂缝、孔洞注入液体实现有效封堵,通过天然地温场实现液-固-液变化达到暂堵转向工艺的要求,不需要额外添加破胶剂,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214251753U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20307382.8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巴彦勘探开发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开发事业部 , 西南石油大学
Inventor: 吕斌 , 徐明 , 靳建洲 , 邱爱民 , 李昆 , 李明 , 王冠军 , 于永金 , 余东合 , 王标 , 曲从锋 , 王盛亮 , 余津文 , 齐奉忠 , 张华 , 张弛 , 张勇 , 李东杰 , 周崇峰 , 郭玉超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井界面胶结强度测试用试样制备装置,包括上盖2、钢管5、空心岩心6、加强筋7和底座8,所述上盖2、底座8的对应位置处均有同心的两个限位槽,靠近圆心的限位槽尺寸与空心岩心6截面相同,用以安放空心岩心,靠近边缘的限位槽尺寸与钢管5截面相同,用以安放钢管;在底座上固定多根加强筋7紧贴空心岩心内壁,加强筋顶部带螺纹,通过螺母3固定上盖2;所述上盖设置加压孔,加压孔连接加压管线1,加压孔与空心岩心、钢管之间的环形空间连通;所述底座中心设置泄压孔,泄压孔连接泄压管线9,泄压孔与空心岩心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还原井下油井水泥‑地层界面的实际工况,为更加准确地测试界面胶结强度提供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