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776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0827819.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洪涛 , 李宁 , 周小君 , 周波 , 张重愿 , 赵力 , 娄尔标 , 张权 , 颜辉 , 杜雪玲 , 冯惠 , 李峰 , 阴治平 , 程青松 , 张端瑞 , 杨双宝 , 秦曼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压力传感器封装结构,包括壳体、隔离软胶和柔性电路板;基板设置在壳体内部,基板上设置有硅晶元,隔离软胶覆盖在硅晶元上,柔性电路板一端与硅晶元连接,另一端伸出壳体;壳体采用高分子树脂,壳体将隔离软胶、硅晶元和基板包裹密封。刚性强度好,耐高压,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整体体积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29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1429805.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胥志雄 , 张川 , 朱金智 , 张耀明 , 刘义 , 滕学清 , 石希天 , 贾应林 , 刘洪涛 , 李伟 , 谢俊峰 , 王春生 , 严永发 , 邹光贵 , 赵力 , 秦世宽 , 王鹏程 , 匡生平 , 张端瑞 , 杜锋辉 , 周小君 , 冯惠
IPC: E21B23/01 , E21B33/04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油气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固定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密封圈与悬挂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更换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套管固定装置,本体、悬挂器和密封圈;本体上设置有由顶端贯穿至底端的固定通道;悬挂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止挡凸缘,固定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止挡凸缘,第一止挡凸缘抵顶在第二止挡凸缘上;密封圈套设在悬挂器上,密封圈位于第一止挡凸缘的上部;通过对本体上的第一注油通道对密封圈和第一止挡凸缘间的第一腔体进行注油打压,给密封圈一个向上的推力,将其推出,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了密封圈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9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77462.4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钻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刚石钻头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金刚石钻头钻进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该金刚石钻头包括:钻头本体,刀翼、设置在刀翼上的第一切削齿和第二切削齿,刀翼设置在钻头本体的侧壁上且延伸至钻头本体的第一端面,沿远离第一端面的方向刀翼依次包括心部、鼻部、肩部和保径部;第二切削齿用于预破碎目标岩层,第一切削齿包括第一抗冲击齿和第一抗研磨齿,第一抗冲击齿设置在肩部和保径部,第一抗研磨齿设置在心部和鼻部;第二切削齿包括第二抗冲击齿和第二抗研磨齿,第二抗冲击齿设置在肩部,第二抗研磨齿设置在保径部,使得各切削齿的排布与其受力相匹配,从而提高提高金刚石钻头的钻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29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29805.X
申请日:2020-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胥志雄 , 张川 , 朱金智 , 张耀明 , 刘义 , 滕学清 , 石希天 , 贾应林 , 刘洪涛 , 李伟 , 谢俊峰 , 王春生 , 严永发 , 邹光贵 , 赵力 , 秦世宽 , 王鹏程 , 匡生平 , 张端瑞 , 杜锋辉 , 周小君 , 冯惠
IPC: E21B23/01 , E21B33/04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油气开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管固定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旨在解决密封圈与悬挂器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更换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套管固定装置,本体、悬挂器和密封圈;本体上设置有由顶端贯穿至底端的固定通道;悬挂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止挡凸缘,固定通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止挡凸缘,第一止挡凸缘抵顶在第二止挡凸缘上;密封圈套设在悬挂器上,密封圈位于第一止挡凸缘的上部;通过对本体上的第一注油通道对密封圈和第一止挡凸缘间的第一腔体进行注油打压,给密封圈一个向上的推力,将其推出,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了密封圈的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826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810829764.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液检测设备,该钻井液检测设备包括:储存筒、滑移管、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止挡弹簧以及检测装置;第一限位块朝向第二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限位块朝向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设置在滑移管内;检测装置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后端连接,以检测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后移动的距离;向储存筒内注入不同压力的钻井液,根据检测装置获取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后移动的距离计算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间不同的实际距离,选择与井下岩层裂缝真实宽度接近的实际距离所对应的钻井液压力,作为实际钻井时钻井液的压力,可以准确的确定钻井液的压力,以免钻井液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059181.7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砾石地层可钻性的刻画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砾石地层的岩石的碳酸钙的含量与地层深度的第一映射关系;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征砾石地层的岩性沉积规律;基于砾石地层的测井解释资料,获取砾石地层的岩石的研磨指数与地层深度的第二映射关系,以及,冲击指数与地层深度的第三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征砾石地层的砂岩的研磨性程度,第三映射关系用于表征砾石地层的砾石对钻头的冲击性程度;输出第一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和第三映射关系,以通过该三个映射关系刻画砾石地层的可钻性。本发明通过岩性沉积规律、砂岩的研磨性程度、砾石对钻头的冲击性程度,对砾石地层的可钻性进行刻画。
-
公开(公告)号:CN1095586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710882070.8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裂缝性地层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岩石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获取油基钻井液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根据所述岩石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和所述油基钻井液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建立油基钻井液的润湿性综合表征模型,所述润湿性综合表征模型用于表征所述岩石特征和油基钻井液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所述油基钻井液特征包含所述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参数;确定油基钻井液目标接触角阈值;根据所述目标接触角阈值和所述润湿性综合表征模型,确定所述油基钻井液的目标性能参数。本发明提供的裂缝性地层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能够维持岩石强度,保证井壁稳定,并能够控制油基钻井液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7638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810829764.X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钻井液检测设备,该钻井液检测设备包括:储存筒、滑移管、第一滑块、第二滑块、止挡弹簧以及检测装置;第一限位块朝向第二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二限位块朝向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设置在滑移管内;检测装置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的后端连接,以检测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后移动的距离;向储存筒内注入不同压力的钻井液,根据检测装置获取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向后移动的距离计算出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间不同的实际距离,选择与井下岩层裂缝真实宽度接近的实际距离所对应的钻井液压力,作为实际钻井时钻井液的压力,可以准确的确定钻井液的压力,以免钻井液的压力过大或者过小。
-
公开(公告)号:CN1095586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710882070.8
申请日:2017-09-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裂缝性地层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岩石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获取油基钻井液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根据所述岩石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和所述油基钻井液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建立油基钻井液的润湿性综合表征模型,所述润湿性综合表征模型用于表征所述岩石特征和油基钻井液特征与接触角的关系,所述油基钻井液特征包含所述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参数;确定油基钻井液目标接触角阈值;根据所述目标接触角阈值和所述润湿性综合表征模型,确定所述油基钻井液的目标性能参数。本发明提供的裂缝性地层油基钻井液的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能够维持岩石强度,保证井壁稳定,并能够控制油基钻井液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555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133055.5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裂缝型气藏‑井筒耦合渗流关键参数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模拟地层结构、气体注入系统、钻井液注入系统、第一流出系统、第二流出系统,模拟地层结构具有容纳空间,岩心设于容纳空间内;气体注入系统与容纳空间可开闭地连通,气体注入系统具有第一压力检测件和第一流量检测件;钻井液注入系统与容纳空间可开闭地连通,钻井液注入系统具有第二压力检测件和第二流量检测件;第一流出系统和第二流出系统分别与模拟地层结构可开闭地连通,且第一流出系统具有第三流量检测件,第二流出系统具有第四流量检测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全面考虑井筒与地层流体流动耦合的情况,导致装置性能差,实验效果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