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6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311000534.X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41 , E21B47/00 , E21B49/00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岩原位加热抑制硫化氢生成条件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页岩原位加热模拟实验,分别以温度及升温速率为控制因子,确定在页岩原位加热模拟实验过程中各产物的表征量,其中各产物包括硫化氢及油气;基于在页岩原位加热模拟实验过程中各产物的表征量,确定在控制因子下页岩原位加热各产物表征量的评价信息;根据各产物表征量的评价信息,确定抑制硫化氢生成的控制因子范围,以利用控制因子范围指导页岩原位加热。本说明书能够为原位加热开发页岩油气过程中选择油气产量佳、硫化氢产量少的加热程序提供技术支持和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9977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80019.7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侯连华 , 周川闽 , 庞正炼 , 林森虎 , 赵忠英 , 廖凤蓉 , 姜晓华 , 米敬奎 , 韩文学 , 于志超 , 罗霞 , 麻伟娇 , 于聪 , 田华 , 吴松涛 , 张丽君 , 国建英 , 毕丽娜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地层可压性的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黏土矿物含量、总有机碳含量,确定脆性指数;根据原地水平地应力差、压裂形成水平缝网时的最大水平地应力差、最小水平地应力差,确定水平应力差指数;根据原地垂向地应力差、压裂形成垂向缝网时的最大垂向地应力差、最小垂向地应力差,确定垂向应力差指数;根据天然裂缝密度、天然裂缝宽度、天然裂缝走向与最大水平地应力垂直方向夹角,确定天然裂缝指数;根据层理密度与层理宽度,确定层理指数;根据脆性指数、水平应力差指数、垂向应力差指数、天然裂缝指数、层理指数,确定可压性指数。本发明可以提高页岩地层可压性分析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663415.3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价页岩总孔隙度、含烃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方法,包括采集研究区目的层页岩段样品开展GRI、残余总有机碳、镜质体反射率Ro、XRD实验测量,获取页岩样品的基本参数,基本参数包括初始页岩基质孔隙度、初始基质无机孔隙度、初始基质有机孔隙度、残余总有机碳体积含量TOC、镜质体反射率Ro、黏土体积含量Vclay、初始基质含水孔隙度和初始基质含烃孔隙度。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参数评价的缺陷和不足,为页岩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孔隙度参数评价技术,为提高页岩油气“甜点”评价精度,将大大推动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552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10176322.0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40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热致裂缝特征的智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页岩热致裂缝图像,再基于页岩热致裂缝模型,通过识别第一页岩热致裂缝图像,获得页岩热致裂缝特征,并将页岩热致裂缝特征添加在第一页岩热致裂缝图像中,获得第二页岩热致裂缝图像;其中,页岩热致裂缝模型是通过训练页岩热致裂缝图像和页岩热致裂缝特征之间的关系获得。本申请通过将第一页岩热致裂缝图像输入到训练完成的页岩热致裂缝模型中,从而输出准确的包含有页岩热致裂缝特征的第二页岩热致裂缝图像,消除人工对第一页岩热致裂缝图像进行特征识别和标注产生的误差,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识别的工作量和提高识别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13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99086.2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激光微区剥蚀系统用有机流体标准样品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样品室、第二样品室、恒压泵、真空泵、温控系统、U型管液氮冷阱及激光发射系统;激光发射系统为用于发射激光,并对第一样品室中的液体样品进行激光轰击的激光发射系统;第一样品室设置有进样口、出气口,第一样品室的出气口通过管路经由第二阀门与第二样品室的进气口相连;第二样品室的出气口通过管路经由第三阀门与U型管液氮冷阱相连通;恒压泵通过管路依次经由第四阀门、压力表与第一样品室相连;真空泵通过管路与第二样品室相连;温控系统分别与第一样品室、U型管液氮冷阱及激光微区剥蚀系统进样口电连接;所述第一样品室、第二样品室分别设置有样品池。
-
公开(公告)号:CN119777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296741.4
申请日:2023-10-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非常规油气采收率测量的实验装置、方法及系统,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所述实验装置包括:样品夹持器;压力施加器;恒温箱;油气注入器;压裂液注入器;液体收集器;气体收集器。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非常规油气采收率测量的实验装置,能够通过改变样品夹持器的覆压大小、流体压力大小和温度,实现对实验样品所处地层条件的模拟,对实验样品多种状态的模拟;采用模拟地层条件下的压裂液注入,克服了现有实验模拟设备无法实现压裂模拟的缺陷。通过测量样品夹持器的注入油气量和排出油气量,能够得到各状态下实验样品进行衰竭开采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76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0763384.1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侯连华 , 米敬奎 , 廖凤蓉 , 韩文学 , 于志超 , 罗霞 , 麻伟娇 , 于聪 , 田华 , 姜晓华 , 赵忠英 , 庞正炼 , 林森虎 , 周川闽 , 吴松涛 , 张丽君 , 国建英
IPC: G16C20/10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3/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文涉及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页岩加热各产物的资源丰度评价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基于对多个页岩样品进行加热模拟实验获得的单位质量可转化有机质在各预设升温速率及各预设流体压力条件下升温至各预设温度时生成的各产物的量,确定出不同升温速率与不同流体压力下影响的指前因子计算模型,进而得到各产物的反应速率及转化率,基于各产物的转化率,计算得到不同升温速率与不同流体压力下的单位面积可采出的各产物的资源丰度,能够实现不同升温速率与不同流体压力下各产物的资源丰度的量化计算,并保证资源丰度的计算精度,解决页岩原位转化开发中不同产物分类评价难题,为预测不同类型产物的油气资源量与开发提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8661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310484600.9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20/30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文提供了一种页岩原位加热产物累计产量评价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对多个页岩样品分别进行原位加热模拟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各页岩样品的预设升温速率不同,且分别以各自升温速率加热至多个预设温度;利用页岩原位加热模拟过程中各页岩样品每加热至一预设温度时测得的实验数据,计算页岩样品在各预设升温速率及各预设温度下的各产物的累计产量;以页岩原位加热各产物的累计产量为基础、升温速率和温度为控制因素,建立各控制因素组合下页岩原位加热各产物的累计产量评价方程,所述页岩原位加热各产物的累计产量评价方程用于预测各升温速率及温度下页岩原位加热产物累计产量,指导页岩原位转化过程中油气开发,提高油气开发效率及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1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0112001.4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4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页岩的热致微裂缝模拟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方法,该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夹持件以夹持页岩,箱体上设置有观察窗;还具有压力控制组件和温度控制组件以为箱体内增加压力和为箱体内升温;还设置有监测组件以监测箱体内的压力和温度;还具有信息采集件和信息处理系统,信息采集件被配置为通过观察窗实时监测页岩的热致微裂缝产生、延展或发育的状态信息;信息处理系统连接信息采集件以能够对信息采集件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能够实现在箱内对夹持件夹持的页岩的环境升温升压从而达到真实模拟的地层状态,能够对页岩的热致微裂缝在不同压力和不同温度的产生、延展或发育的状态信息进行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5039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211424141.7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赋存状态的评价方法、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可以包括:对获取的页岩样品进行视域标记,并基于场发射扫描电镜对页岩样品进行成像分析,以确定页岩样品的烃类初始赋存状态;使用至少两种试剂先后对页岩样品进行索式抽提,并分别对抽提物进行分析,以确定每次抽提出的抽提物中的地球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基于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每次抽提后的页岩样品进行成像分析,以确定不同烃类赋存与页岩样品的孔隙结构和矿物组分的对应关系,以实现对页岩油赋存状态的评价。该方法有效弥补了页岩油赋存状态难以表征、无法建立不同赋存组分与孔隙结构和矿物组成关系的问题,为页岩含油性和可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