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5976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279288.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B01D15/20 , B01J20/24 , B01J20/292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糖整体柱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双连续高贯通纤维素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油水两相表面活性剂及纤维素分子链在界面的氢键及疏水作用力,使得两相互锁形成三维双连续中内相乳液,以其为模板预交联并采用凝固浴再生,进一步化学交联后可得具有理想机械强度的三维双连续高贯通纤维素整体柱。该整体柱骨架和孔道三维连续,并且尺寸可控。该方法制得的纤维素整体柱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超大孔道在三维空间内高度贯通,能够有效提高传质速率,特别适合分离大尺寸生物大分子(病毒样颗粒、核酸、质粒等)。
-
公开(公告)号:CN11572172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083048.4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A61K47/32 , A61K31/704 , A61K9/52 , A61P35/00 , C08F265/06 , C08F220/18 , C08F222/38 , C08F8/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肝癌细胞的pH和GSH双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自制的亲水性含半乳糖聚合物作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反应大分子链转移剂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大分子引发剂,通过12‑冠醚‑4辅助的无皂乳液活性聚合制备得到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小于100nm的纳米载体,壳层聚合物链上的半乳糖基团可以主动靶向肝癌细胞,核层进一步水解后得到pH/GSH双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该纳米载体可以作为冻干粉储存,纳米载体的尺寸不仅有助于细胞的内吞,而且核层和壳层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壳层聚合物链上的半乳糖基团会主动识别肝癌细胞表面过度表达的去唾液酸蛋白(ASGP)受体,实现纳米药物载体主动靶向肝癌细胞功能;核层的聚(甲基)丙烯酸在pH值呈酸性的肿瘤部位会由溶胀状态迅速收缩,同时肿瘤细胞内的GSH会将核层的二硫键交联剂迅速降解,两者协同作用使包埋的药物迅速释放出来。该纳米药物载体在药物控释特别是恶性肝癌化疗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4964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92159.0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F287/00 , C12N11/082 , C12N11/10 , C12N5/00 , C07K14/765 , C07K1/22 , C08F257/02 ,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J9/28 , C08L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微球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亲水性双孔道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采用偶联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剂的低聚糖作为ATRP大分子引发剂,一步链扩增得到一种新型双亲性两嵌段含糖聚合物(ADG)。以ADG作为油相表面活性剂和大分子引发剂,结合小分子致孔剂,利用电子活化再生‑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GET‑ATRP)反应直接制备亲水性双孔道聚苯乙烯微球,所得微球骨架结构均匀,机械强度高,外表面亲水性好,且具有双重孔道分布。该微球既结合了多糖介质亲水性强、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又结合了聚合物微球机械强度高、耐酸碱的优点,同时还具有超大孔和介孔,传质效果优异,进一步衍生后在酶固定化、细胞培养和生物大分子快速分离纯化领域具有很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1163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176004.4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多糖‑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所选无机纳米粒子表面富含羟基,可通过氢键作用与多糖高分子相结合,起到了很好的物理交联作用,再辅以后续的化学交联,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多糖‑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整体柱。蛋白吸附和应力应变曲线试验表明该复合整体柱生物相容性良好,机械强度比单纯的多糖整体柱提高了2.1倍,进一步接枝聚合物刷后复合整体柱对抗体IgG的静态吸附量达到85mg/g整体柱,比单纯的多糖整体柱提高了1.4倍。该复合整体柱在酶的固定化、细胞培养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快速分离纯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01051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87321.0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58 , B22F1/0044 , B22F9/24 , B82Y40/00 , C09K11/025 , G01N21/6402 , G01N21/645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性生物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KCK多肽修饰的金纳米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设计作为表面稳定剂的多肽序列,采用简单绿色的水热合成法制备对细胞核仁具有靶向标记作用的红色荧光金纳米簇,其粒径范围在1.8‑2.8nm,金纳米簇在500nm附近有明显的吸收峰,当用480nm的激发光对金纳米簇进行照射时,在600‑800nm区间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发射峰为680nm,金纳米簇的荧光量子产率为12%,对细胞核仁具有靶向标记作用。该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性强,成本低,材料表面用多肽稳定,避免了纳米粒子的团聚,生物亲和性好,毒性低,稳定性好,发射波长,良好地荧光性,利于得到更好的核仁成像效果,对细胞核仁有特异性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03923263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42858.1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F257/02 , C08F12/08 , C08F8/24 , C08F8/18 , B01J20/285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与生物分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流速温敏型超大孔生物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Friedel–Crafts反应在超大孔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引入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引发剂,然后利用非均相ATRP反应在超大孔PS微球表面接枝温敏性聚合物刷,得到温敏型超大孔生物分离介质。通过选择疏水性单体、pH敏感性单体与温敏单体混合,还可以制得兼具疏水作用与离子交换作用的温敏型超大孔生物分离介质。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接枝的温敏聚合物刷不仅温度响应性好,而且能保持PS微球的超大孔结构。初步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仅通过改变温度该温敏型超大孔生物分离介质就能在1806cm/h下将两种蛋白混合物分开,说明制备的快流速温敏型超大孔生物分离介质在规模化蛋白分离纯化领域很有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985614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04469.0
申请日:2010-10-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12N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重组耐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方法,属于生物分离工程技术领域,主要是应用金属螯合层析分离技术,采用自制的超大孔金属螯合介质,经过发酵液离心、细胞破碎、破碎液离心和层析四个简单步骤,即可从重组大肠杆菌中快速分离高纯度的耐高温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可达常规色谱分离速度5倍以上,SOD酶活性损失小,回收率高,纯度达到85%以上,为低成本、高纯度SOD酶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53647A
公开(公告)日:2022-11-18
申请号:CN202211082911.4
申请日:2022-09-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J3/24 , C08J3/075 , C08L89/00 , C08L5/02 , C08L29/04 , A61L26/00 , A61L27/16 , A61L27/20 , A61L27/24 , A61L27/50 , A61L27/52 , A61L27/54 , A61L27/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天然高分子水凝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海洋源胶原蛋白肽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化学交联(酰腙键、硼酸酯键、席夫碱、醚键)和物理交联(氢键)的协同作用,形成具有快速自修复功能的互穿网络结构。该复合水凝胶不仅自修复速度快,具有良好的拉伸性和粘附性,而且水凝胶中的小分子活性肽还具有抗菌、促进毛发生长和伤口愈合的功能。除了作为伤口敷料,本发明提供的自修复海洋源胶原蛋白肽基复合水凝胶在人工皮肤、可穿戴器件以及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93540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00741.3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多糖-纳米锂藻土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纳米锂藻土表面富含羟基,可通过氢键作用与多糖高分子相结合,起到了很好的物理交联作用,再辅以后续的化学交联,得到一种性能优良的多糖-纳米锂藻土复合微球。蛋白吸附和压力流速曲线试验表明该复合微球生物相容性良好,操作流速比单纯的多糖微球提高了2倍以上,在酶的固定化、细胞培养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快速分离纯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81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218315.9
申请日:2016-12-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C08F220/18 , C08F222/14 , C08F8/12 , C08F2/24 , C08F2/38 , C08F293/00 , A61K9/51 , A61K47/32 , A61K47/10 , A61K31/704 , A61K31/7068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18 , A61K9/5138 , A61K9/5146 , A61K31/704 , A61K31/7068 , C08F2/24 , C08F2/38 , C08F8/12 , C08F293/005 , C08F2220/1825 , C08F2438/03 , C08F22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挤压和开关效应的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采用自制的三嵌段两亲性聚合物作为表面活性剂和微乳液聚合的大分子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通过微乳液活性聚合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载体,进一步水解后得到pH响应型纳米药物载体。该纳米载体可以作为冻干粉储存,并且核层和壳层都具有独特的功能。核层在pH值呈酸性的肿瘤或发炎部位会由溶胀状态迅速收缩,从而将包埋的药物迅速“挤压”出来;壳层的聚乙二醇片段会使纳米粒子在体内循环过程中“隐形”,延长了药物载体在体内的循环半衰期;壳层的阳离子聚合物片段在中性pH值时会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核层上,阻止药物释放出来,在酸性pH值时静电作用消失而呈伸展状态,有助于药物的释放,起到了“开关”作用。该纳米药物载体在药物可控释放领域特别是恶性肿瘤的化疗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