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8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39281.9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心力学参数计算领域,涉及一种多尺度耦合的岩石力学参数模拟计算方法。本发明结合分子尺度的力学仿真模拟和数字岩心尺度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进行计算。首先将待测岩心样品进行扫描实验,对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数字岩心;采用分水岭方法对数字岩心内的各组分进行分割,得到数字岩心中不同组分的分布情况;利用分子尺度的力学仿真模拟方法,构建不同矿物组分的分子模型,计算其在传统实验条件下的力学参数;通过对数字岩心中各矿物组分设置由分子尺度的模拟得到的力学参数,通过有限元方法施加宏观应变,快速计算整体岩心的岩石力学参数。本发明避免了传统实验方法的时间和成本消耗,为油藏开发方案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086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1326213.4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碳酸盐岩油藏水驱突破时间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用公开某油藏实际生产历史数据集;S2:根据油藏生产动态将油藏天然水驱分为四种水驱类型;S3:使用有限元概念模型对油藏相关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数值模拟样本数据集;S4:构建四种水驱突破时间预测分模型;S5:构建四种水驱突破时间预测分模型的训练集;S6:对每种水驱突破时间预测分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得到训练好的预测模型;S7:对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处理,得到最终的碳酸盐岩油藏水驱突破时间预测模型。使用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油藏水驱突破时间预测方法耗时长、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的缺点,可以有效指导实际油井具体的开发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731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803423.6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可动用性评价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页岩油可动用界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运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对页岩岩心成像,得到一系列页岩岩心二维内部孔隙结构图片,然后进行滤波、降噪处理,组合生成页岩的三维数字岩心图像;应用分水岭方法,提取孔隙特征,分析半径、形状因子参数,得到岩心内不同孔隙形状及占比;分别建能反映不同孔隙结构的分子模型并在孔隙中填充页岩油分子并进行几何优化;基于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页岩油分子均以吸附态形式存在于孔隙内时的孔隙半径,并取加权平均计算出页岩油的可动用界限。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的计算出页岩油的可动用界限。
-
公开(公告)号:CN1155260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326213.4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3 , G06F30/27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碳酸盐岩油藏水驱突破时间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用公开某油藏实际生产历史数据集;S2:根据油藏生产动态将油藏天然水驱分为四种水驱类型;S3:使用有限元概念模型对油藏相关参数进行模拟计算,得到数值模拟样本数据集;S4:构建四种水驱突破时间预测分模型;S5:构建四种水驱突破时间预测分模型的训练集;S6:对每种水驱突破时间预测分模型进行训练,最后得到训练好的预测模型;S7:对训练好的预测模型进行修正处理,得到最终的碳酸盐岩油藏水驱突破时间预测模型。使用本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油藏水驱突破时间预测方法耗时长、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的缺点,可以有效指导实际油井具体的开发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0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30105.6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8/2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T17/20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涉及一种砂潜共生油藏层间窜流识别方法,具体步骤为:构建目标油田砂潜共生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示踪剂在砂岩‑潜山油藏间输运的窜流函数;建立砂岩层和潜山层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设置上覆砂岩油藏示踪剂类型、砂岩层和潜山层示踪剂浓度;设置上注下采的生产模式并输出示踪剂浓度;分析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示踪剂的流动方向定量表征砂潜共生油藏窜流机理。本发明具有高精度和低成本的特点,能够适应砂岩层和潜山层之间复杂的地质结构变化,有助于优化油藏开发策略,提高采收率,并减少油气资源的浪费,增强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73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803423.6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可动用性评价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页岩油可动用界限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运用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对页岩岩心成像,得到一系列页岩岩心二维内部孔隙结构图片,然后进行滤波、降噪处理,组合生成页岩的三维数字岩心图像;应用分水岭方法,提取孔隙特征,分析半径、形状因子参数,得到岩心内不同孔隙形状及占比;分别建能反映不同孔隙结构的分子模型并在孔隙中填充页岩油分子并进行几何优化;基于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页岩油分子均以吸附态形式存在于孔隙内时的孔隙半径,并取加权平均计算出页岩油的可动用界限。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快速、高效的计算出页岩油的可动用界限。
-
公开(公告)号:CN11876104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230105.6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18/27 , G06F30/27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T17/20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涉及一种砂潜共生油藏层间窜流识别方法,具体步骤为:构建目标油田砂潜共生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示踪剂在砂岩‑潜山油藏间输运的窜流函数;建立砂岩层和潜山层的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设置上覆砂岩油藏示踪剂类型、砂岩层和潜山层示踪剂浓度;设置上注下采的生产模式并输出示踪剂浓度;分析示踪剂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示踪剂的流动方向定量表征砂潜共生油藏窜流机理。本发明具有高精度和低成本的特点,能够适应砂岩层和潜山层之间复杂的地质结构变化,有助于优化油藏开发策略,提高采收率,并减少油气资源的浪费,增强油田的整体开发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22179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96236.2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06K9/62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天然气水合物类型划分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岩心扫描电镜观察模块,用于对含水合物岩心内部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确定岩心中多孔介质内水合物具体微观类型;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运用扫描电镜确定岩心内存在的水合物微观类型;通过CT扫描建立不含水合物的以及含水合物的数字岩心模型;根据分水岭原理提取孔隙网络模型,计算所有孔隙的表征参数以及水合物的表征参数,并利用水合物的表征参数形成水合物微观表征参数集;利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方法对水合物微观表征参数集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最终的划分结果。采用本发明装置及方法可以准确、高效的自动划分出岩心中各水合物的微观类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