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原环境自适应管道换热式燃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7512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0940961.9

    申请日:2018-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环境自适应管道换热式燃烧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高原环境下燃烧所需的油量风量,通过大气压力与温度传感器采集好环境数据,代入理论模型,根据合适的空燃比调节进气量,并通过新型燃烧头和调节双进风通道进风量来控制其在不同海拔高原环境下的高效燃烧。有益效果是:适应高海拔环境,通过压火板稳焰及多孔燃烧筒内烟气自回流,可保证高原地区燃烧的火焰长度不会过长,降低污染物排放,满足高原环境下在管道内的高效燃烧及对外换热。另外,为适应高原大气压力的变化,实时采集环境大气数据,根据恒功率燃油量和大气压力海拔数据,采取双通道进风,有利于调节进风量满足高原环境下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一种高原环境自适应管道换热式燃烧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751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0940961.9

    申请日:2018-08-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原环境自适应管道换热式燃烧控制方法。其技术方案是: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高原环境下燃烧所需的油量风量,通过大气压力与温度传感器采集好环境数据,代入理论模型,根据合适的空燃比调节进气量,并通过新型燃烧头和调节双进风通道进风量来控制其在不同海拔高原环境下的高效燃烧。有益效果是:适应高海拔环境,通过压火板稳焰及多孔燃烧筒内烟气自回流,可保证高原地区燃烧的火焰长度不会过长,降低污染物排放,满足高原环境下在管道内的高效燃烧及对外换热。另外,为适应高原大气压力的变化,实时采集环境大气数据,根据恒功率燃油量和大气压力海拔数据,采取双通道进风,有利于调节进风量满足高原环境下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精馏反应釜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8680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241308.X

    申请日:2015-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馏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两端均连接有端盖,端盖与釜体之间可拆卸连接,端盖与釜体之间安装有恒压器,釜体内靠近上表面中部安装有填料口,填料口底部延伸在釜体内,且填料口靠近底部处的宽度大于填料口中上部宽度,填料口一侧设有风管,风管一端与填料口之间相通连接,填料口内竖向设有一搅拌管,搅拌管顶部与填料口之间通过一可旋转座连接,其底部穿过填料口与一精馏塔连接,精馏塔包覆搅拌管设置,搅拌叶片设置在精馏塔与搅拌管之间。本精馏反应釜便于精馏进出,搅拌均匀,能有效防止反应釜内结块和釜壁产生的龟裂现象,且便于填料,反应釜体内能进行高效快速的反应提高了催化反应率,进一步提高了精馏纯度。

    一种二级旋混柔性喷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000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20755.X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级旋混柔性喷嘴。二级旋混柔性喷嘴包括油管、锥阀、气管、外壳、一级旋混管和二级旋混管,油管顶部开设有低压回油孔,锥阀设置于油管内,锥阀侧壁上形成有凸台,锥阀内开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与油管的低压回油孔相连通,油管底部与一级旋混管顶部相连,且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一级旋混管底部与二级旋混管顶部相固接,一级旋混管与二级旋混管连接处形成有旋混腔,一级旋混管与二级旋混管均设置于外壳内,二级旋混管底部与外壳底部相连,外壳顶部与气管螺纹连接且相连通;气管套装且固接于油管外侧壁上。整个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手动调节的难题,实现了随功率需要柔性调节流量的功能,且增强了雾化效果,实用性强。

    一种浮式条件下天然气硫回收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43873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710231093.2

    申请日:2017-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式条件下天然气硫回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中间层管和内层管,中间层管位于反应罐内,中间层管的开口朝向下方,内层管位于中间层管内,内层管的顶部位于中间层管的顶部;反应罐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反应罐的底部连通有硫磺回收管,反应罐的中部连通有出液管,内层管的底部连通有络合铁催化剂进液管,络合铁催化剂进液管连通有硫化氢气体进气管。本发明在浮式条件下天然气硫回收反应装置可在晃动条件下降低液面的波动,减小装置底部的负载,从而稳定反应装置的重心;通过增加反应装置中的内构件来改善反应工艺所需最优环境,增大气液反应流程,使气液充分接触,提高脱硫效率,同时使结构更加紧凑,保证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二级旋混柔性喷嘴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0002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910420755.X

    申请日:2019-05-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级旋混柔性喷嘴。二级旋混柔性喷嘴包括油管、锥阀、气管、外壳、一级旋混管和二级旋混管,油管顶部开设有低压回油孔,锥阀设置于油管内,锥阀侧壁上形成有凸台,锥阀内开设有回油通道,回油通道与油管的低压回油孔相连通,油管底部与一级旋混管顶部相连,且连接处设有第一密封圈;一级旋混管底部与二级旋混管顶部相固接,一级旋混管与二级旋混管连接处形成有旋混腔,一级旋混管与二级旋混管均设置于外壳内,二级旋混管底部与外壳底部相连,外壳顶部与气管螺纹连接且相连通;气管套装且固接于油管外侧壁上。整个结构设计合理,解决了手动调节的难题,实现了随功率需要柔性调节流量的功能,且增强了雾化效果,实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