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6386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784572.3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E21B6/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冲击钻井工具,该钻井工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短节和中部外壳体,该中部外壳体底部挂设有钻头座;上短节内侧下端设有一分流器,分流器侧壁设有分流通道;分流器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上喷嘴、上腔体和下腔体,钻头座上部固定套设有下喷嘴,下喷嘴滑动地设置在下腔体内;在中部外壳体内侧且位于上短节下方由上向下顺序设有轴向和周向均固定的套筒、端盖和冲击筒,冲击筒内部同轴设有摆锤和换向筒;该钻井工具通过上喷嘴、上腔体、下腔体和下喷嘴产生的高频轴向冲击载荷作用在岩石上,使钻头容易切入岩石内部,提高破岩效率,同时通过摆锤不断往复摆动产生高频的周向冲击载荷,防止钻头在切入深度较深时产生粘滑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8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84572.3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E21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1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冲击钻井工具,该钻井工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短节和中部外壳体,该中部外壳体底部挂设有钻头座;上短节内侧下端设有一分流器,分流器侧壁设有分流通道;分流器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上喷嘴、上腔体和下腔体,钻头座上部固定套设有下喷嘴,下喷嘴滑动地设置在下腔体内;在中部外壳体内侧且位于上短节下方由上向下顺序设有轴向和周向均固定的套筒、端盖和冲击筒,冲击筒内部同轴设有摆锤和换向筒;该钻井工具通过上喷嘴、上腔体、下腔体和下喷嘴产生的高频轴向冲击载荷作用在岩石上,使钻头容易切入岩石内部,提高破岩效率,同时通过摆锤不断往复摆动产生高频的周向冲击载荷,防止钻头在切入深度较深时产生粘滑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4457422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02611.3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E21B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冲击钻井工具,该钻井工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短节和中部外壳体,该中部外壳体底部挂设有钻头座;上短节内侧下端设有一分流器,分流器侧壁设有分流通道;分流器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上喷嘴、上腔体和下腔体,钻头座上部固定套设有下喷嘴,下喷嘴滑动地设置在下腔体内;在中部外壳体内侧且位于上短节下方由上向下顺序设有轴向和周向均固定的套筒、端盖和冲击筒,冲击筒内部同轴设有摆锤和换向筒;该钻井工具通过上喷嘴、上腔体、下腔体和下喷嘴产生的高频轴向冲击载荷作用在岩石上,使钻头容易切入岩石内部,提高破岩效率,同时通过摆锤不断往复摆动产生高频的周向冲击载荷,防止钻头在切入深度较深时产生粘滑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6320976B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610978245.0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旋转配流式轴向冲击钻井工具,该工具包括上接头,上接头下端轴向固定支撑筒,支撑筒的底端固定一钻头座,支撑筒的下部内壁固定设置一旋转支座,支撑筒外壁面上轴向滑动地设有一筒状冲锤,支撑筒与筒状冲锤之间密封构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支撑筒的筒壁上分别设有导通上腔体和下腔体的上透孔和下透孔;位于支撑筒内部轴向设有一底部支撑在旋转支座上的涡轮转筒;涡轮转筒内壁设有涡轮叶片;在涡轮转筒的外壁上对应上透孔和下透孔的轴向位置,分别设有第一扇形透孔和第二扇形透孔;涡轮转筒在旋转中,第一扇形透孔和第二扇形透孔分别交替地导通于上透孔和下透孔。该旋转配流式轴向冲击钻井工具结构简单、可靠,能提高冲击频率和冲击功,提高破岩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0110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29668.6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084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套管内径计算模型的训练方法及用于确定套管内径的方法,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套管内径计算模型的训练方法包括:获取微地震数据和剪切模量,基于微地震数据和剪切模量确定断层滑移的距离范围,获取地质工程参数的地质参数变化范围和井筒参数的井筒参数变化范围,基于距离范围、地质参数变化范围以及井筒参数变化范围确定工程参数,根据工程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与工程参数对应的套管内径结果,基于工程参数和套管内径结果对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套管内径计算模型。通过套管内径计算模型,有效降低了计算误差的同时提升了套管内径计算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0621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1638.X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 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B47/00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高温高压井水泥环微环隙产生装置。包括:泥饼模拟模块,包括套管和位于套管外围的外筒;液压模块,包括与注入孔相连的第一管路,通过注入孔在水泥浆凝固前进行加压,在水泥浆凝固后再将压力进行卸载;温度控制模块和液压模块用于为水泥环的养护提供高温高压环境,以形成高温高压养护条件;加卸载模块,包括压力釜和第二管路,通过压力自动控制泵对釜体进行充压和泄压,以实现对套管的循环加卸载;声波检测模块,用于根据声波判断水泥环是否产生裂纹;DIC测量模块,用于判断水泥环是否发生变形。采用该技术方案可以对水泥环进行实时非接触的精准测量,实现了对水泥环微环隙的监测与评价,且操作更简便、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1050004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83482.5
申请日:2019-08-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井系统及套管接头,所述套管接头包括沿轴向延伸的本体,所述本体沿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设于所述第一端的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接头用于与固井套管相连接;设于所述第二端的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接头用于与固井套管相连接;贴合套设于所述本体外的缓冲套,所述本体设有对所述缓冲套进行轴向限位的限位部;所述缓冲套的弹性模量小于所述本体的弹性模量,所述缓冲套的弹性模量小于水泥环的弹性模量,所述缓冲套用于对所述本体沿径向的形变进行缓冲;所述缓冲套外壁的外径大于所述本体的最大外径。本发明所提供的固井系统及套管接头,能够在不增加固井成本的同时,有效避免环空带压。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62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847874.9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循环利用系统及天然气钻井系统,该天然气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压缩装置,包含压缩入口和压缩出口,所述压缩出口与本井的入口连接;净化装置,包含净化入口和净化出口,所述净化入口与所述本井的第一出口连接,所述净化出口分别与所述压缩入口和一管网连接,所述净化出口和所述管网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本发明能够提高天然气钻复杂工况的适应性及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7553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47876.8
申请日:2018-07-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IPC: C02F9/02 , C02F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001 , C02F1/38 , C02F21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页岩气返排压裂测试的回收系统及方法,回收系统包括:设置在页岩气井井口的采油树、输入端连接至该采油树的双回收子系统,以及,污水池、燃烧池、液体回收罐和气体回收管网;所述双回收子系统的各个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污水池、燃烧池、液体回收罐和气体回收管网;所述双回收子系统用于对页岩气返排压裂测试中经所述采油树输出的液体进行捕屑、除砂处理、缓冲、过滤及回收处理,以及,同时用于对页岩气返排压裂测试中经所述采油树输出的气体进行缓冲、分离、除砂及回收处理。本发明能够实现对页岩气返排压裂测试中产生的气体和液体的同步高效回收,能够满足页岩气返排压裂测试中产物处理的多样化及全面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49938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11159801.8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评价压裂环境下套管完整性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密封的腔体,其内贴设井筒,井筒包括岩体和套管,套管与岩体之间形成水泥环空;地应力供给机构,其包括两个加压板,两个加压板设于腔体内并贴设于岩体;温度调节机构,其包括铜芯棒和液氮罐,铜芯棒的一端插设于套管内,铜芯棒的另一端与加热平台相连,液氮罐能分别与套管和水泥环空相连;压力供给机构,其包括与套管相连的第一液压泵和与水泥环空相连的第二液压泵;测量机构,其包括与计算处理单元电连接的气体流量计、三组应变片和三组热电偶,气体流量计与水泥环空相连。本发明其能真实模拟井筒压裂环境,准确、定量的实现对井筒完整性的评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