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5601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68063.3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和井口回压控制方法。所述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包括:一台泥浆泵;控压自动节流管汇;液气分离器;泥浆池,分别与所述泥浆泵、所述控压自动节流管汇和液气分离器连接;旋转防喷器;泥浆导流管汇系统,所述泥浆导流管汇系统包括:通过四通t3连接的支路I、支路II、支路III和支路IV,通过三通t5与支路II连接的支路V,同时支路V和支路IV通过三通t8连接。所述井口回压控制方法使用如前所述的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本发明利用泥浆导流管汇系统取代了回压泵系统,降低了作业费用,节省了场地面积,去除了高故障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862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784572.3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E21B6/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冲击钻井工具,该钻井工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短节和中部外壳体,该中部外壳体底部挂设有钻头座;上短节内侧下端设有一分流器,分流器侧壁设有分流通道;分流器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上喷嘴、上腔体和下腔体,钻头座上部固定套设有下喷嘴,下喷嘴滑动地设置在下腔体内;在中部外壳体内侧且位于上短节下方由上向下顺序设有轴向和周向均固定的套筒、端盖和冲击筒,冲击筒内部同轴设有摆锤和换向筒;该钻井工具通过上喷嘴、上腔体、下腔体和下喷嘴产生的高频轴向冲击载荷作用在岩石上,使钻头容易切入岩石内部,提高破岩效率,同时通过摆锤不断往复摆动产生高频的周向冲击载荷,防止钻头在切入深度较深时产生粘滑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325601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168063.3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和井口回压控制方法。所述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包括:一台泥浆泵;控压自动节流管汇;液气分离器;泥浆池,分别与所述泥浆泵、所述控压自动节流管汇和液气分离器连接;旋转防喷器;泥浆导流管汇系统,所述泥浆导流管汇系统包括:通过四通t3连接的支路I、支路II、支路III和支路IV,通过三通t5与支路II连接的支路V,同时支路V和支路IV通过三通t8连接。所述井口回压控制方法使用如前所述的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本发明利用泥浆导流管汇系统取代了回压泵系统,降低了作业费用,节省了场地面积,去除了高故障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0456386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784572.3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E21B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16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合冲击钻井工具,该钻井工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短节和中部外壳体,该中部外壳体底部挂设有钻头座;上短节内侧下端设有一分流器,分流器侧壁设有分流通道;分流器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上喷嘴、上腔体和下腔体,钻头座上部固定套设有下喷嘴,下喷嘴滑动地设置在下腔体内;在中部外壳体内侧且位于上短节下方由上向下顺序设有轴向和周向均固定的套筒、端盖和冲击筒,冲击筒内部同轴设有摆锤和换向筒;该钻井工具通过上喷嘴、上腔体、下腔体和下喷嘴产生的高频轴向冲击载荷作用在岩石上,使钻头容易切入岩石内部,提高破岩效率,同时通过摆锤不断往复摆动产生高频的周向冲击载荷,防止钻头在切入深度较深时产生粘滑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203285368U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20247569.9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所述控压钻井的井口回压控制系统包括:一台泥浆泵;控压自动节流管汇;液气分离器;泥浆池,分别与所述泥浆泵、所述控压自动节流管汇和液气分离器连接;旋转防喷器;泥浆导流管汇系统,所述泥浆导流管汇系统包括:通过四通t3连接的支路I、支路II、支路III和支路IV,通过三通t5与支路II连接的支路V,同时支路V和支路IV通过三通t8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泥浆导流管汇系统取代了回压泵系统,降低了作业费用,节省了场地面积,去除了高故障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204457422U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20802611.3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E21B6/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复合冲击钻井工具,该钻井工具包括固定连接的上短节和中部外壳体,该中部外壳体底部挂设有钻头座;上短节内侧下端设有一分流器,分流器侧壁设有分流通道;分流器下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上喷嘴、上腔体和下腔体,钻头座上部固定套设有下喷嘴,下喷嘴滑动地设置在下腔体内;在中部外壳体内侧且位于上短节下方由上向下顺序设有轴向和周向均固定的套筒、端盖和冲击筒,冲击筒内部同轴设有摆锤和换向筒;该钻井工具通过上喷嘴、上腔体、下腔体和下喷嘴产生的高频轴向冲击载荷作用在岩石上,使钻头容易切入岩石内部,提高破岩效率,同时通过摆锤不断往复摆动产生高频的周向冲击载荷,防止钻头在切入深度较深时产生粘滑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3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91094.X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双测点测量的井下气侵工况确定方法及系统。该基于双测点测量的井下气侵工况确定方法包括:根据最新历史时刻的状态向量的均值及协方差矩阵得到最新历史时刻的下一时刻的多个状态向量估计值;最新历史时刻为距目标时刻最近的已知状态向量的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时刻;根据多个状态向量估计值得到下一时刻的多个测量向量估计值;根据多个状态向量估计值、多个测量向量估计值和下一时刻的测量参数计算下一时刻的状态向量的均值;计算下一时刻的协方差矩阵;判断下一时刻是否为目标时刻;如果不是,重复上述内容直至下一时刻为目标时刻;确定目标时刻的气侵量和目标时刻的气侵位置。本发明可准确预测井下气侵层位与气侵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