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49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91313.7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杨胜来 , 赵帅 , 张一琦 , 杨坤 , 高鑫远 , 沈斌 , 胡江涛 , 王蓓东 , 左海威 , 刘新月 , 崔建 , 白雷 , 姜艺 , 杨珀 , 李佳峻 , 陈浩 , 章星 , 王秀宇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测定驱油泡沫体系在油藏中流变性变化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其中,测量装置包括泡沫发生器和金属管;泡沫发生器的泡沫出口端与金属管的入口端能通断地连接,金属管由至少两段等径管体顺序依次串接构成;至少两段等径管体的内径不同,且各段等径管体均为空心管,或至少一段等径管体内填充有等径颗粒物;或者,各段等径管体的内径均相同,且至少一段等径管体内填充有等径颗粒物。本发明可以用于模拟驱油泡沫体系在油藏中由注入井到采出井之间长距离运移环境下的流变性测试,且更利于单独研究驱油泡沫体系本身的流变性,测试效率,测试误差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075014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717820.6
申请日:2017-08-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C08F291/08 , C08F220/06 , C08L51/04 , C08L83/04 , C08L71/02 , C08K13/02 , C08K3/34 , C08K3/32 , C08K3/16 , C08K3/30 , C08K5/3437 , C09K8/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55/02 , C08F279/02 , C08F283/00 , C08F289/00 , C08K2003/3045 , C08K2003/324 , C08K2003/325 , C08L51/04 , C09K8/5083 , C09K2208/08 , C08F220/06 , C08L83/04 , C08K13/02 , C08K3/34 , C08K3/32 , C08K3/16 , C08K3/30 , C08K5/3437 , C08L7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田调剖堵水剂,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甲基丙烯酸单体12~13份、消泡剂2~4份、润湿剂3~5份、聚丙烯纤维1~3份、粘合剂5~6份、高顺式顺丁橡胶5~6份、充油丁苯橡胶2~3份、促进剂2~4份、防老剂5~7份、增粘树脂3~4份、无机硅酸盐8~10份、无机磷酸盐2~4份、氯化钠1份、铁氰化钾5~6份和引发剂5~6份。本发明性能更加稳定、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封堵能力最强。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998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10227088.1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41 , E21B3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页岩气增产方法及页岩气增产设备。页岩气增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页岩气井的页岩层输送热能,并通过驱使所输送的热能在页岩层中实现热量传递而使页岩层温度升高;关闭页岩气井1-10天;打开页岩气井采气。本发明还提供了两种实现上述页岩气增产方法的页岩气增产设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页岩气开采中的诸多问题,有效的提高页岩气解吸速度和渗流速度,进而提高页岩气产量。本发明提供的页岩气增产方法适合于直井、水平井或多分支井的页岩气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4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25287.6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储层含油量评价系统,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包括钻井单元、取芯单元、注浆单元以及检测单元,利用勘探钻头钻出矿井,利用研磨钻头提取矿芯,对矿井进行注浆,利用破碎罐对矿芯进行离心破碎,利用气泵对收集瓶抽真空,利用外接管道与接气嘴连接,打开收集瓶将破碎罐内部气体吸出,利用加热丝对破碎罐进行加热,利用蒸馏得到石油,对石油、矿渣、砼块进行称重并根据测量气体浓度。通过在钻井取样时使用两个钻杆,当其中一个钻杆钻出需要的矿芯后保持不动,并对矿井底部进行注浆,利用钻杆保证样品矿芯内的干酪根不会从侧面流失,同时通过浇筑砼也能够及时的保证样品矿芯内的干酪根不会从底部流失,又能够防止底部原油上涌。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3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11214.3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互层油田开发方法,包括测定并获取薄互层层位结构的详细数据;根据薄互层数据情况,制备与上述薄互层具有相同力学特性的薄互层试样;对薄互层试样进行压裂实验,获得薄互层的预期压裂裂缝情况;根据压裂裂缝情况进行钻井点点位设计;根据设计出来的钻井点点位进行钻井;钻井完成后向钻井中插入开发管;对插入的开发管进行灌浆,待浆液凝固后开始油田开采。通过预先对薄互层的压裂裂缝情况进行详细预判,确定最佳的钻井点,使相应钻井点能够尽可能的通过裂缝连通更大量的石油,同时,通过开发管的伸长固定,能够将管路伸入到更深层处,是能够更加广泛的对石油进行采集,提高石油的采收率,获得更好地采油效果和采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0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40009.4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陈浩 , 高鑫远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李小迪 , 黄瑞 , 王兆兴 , 张俊林 , 董子瑜 , 苏智鹏 , 任硕蕊 , 陈跃 , 任文涵 , 高盛武 , 史梦圆 , 张致雯 , 黄松松 , 李剑 , 张建丰 , 张进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油藏采收率提高方法及系统,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地震勘探技术采集非常规油藏区域的地震勘探数据;基于所述地震勘探数据构建非常规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确定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布设位置;基于注入井和生产井通过CO2驱油技术进行非常规油藏开采。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布设井位布置结合CO2驱油技术可以加快油气的开采速度,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2983359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0211214.3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互层油田开发方法,包括测定并获取薄互层层位结构的详细数据;根据薄互层数据情况,制备与上述薄互层具有相同力学特性的薄互层试样;对薄互层试样进行压裂实验,获得薄互层的预期压裂裂缝情况;根据压裂裂缝情况进行钻井点点位设计;根据设计出来的钻井点点位进行钻井;钻井完成后向钻井中插入开发管;对插入的开发管进行灌浆,待浆液凝固后开始油田开采。通过预先对薄互层的压裂裂缝情况进行详细预判,确定最佳的钻井点,使相应钻井点能够尽可能的通过裂缝连通更大量的石油,同时,通过开发管的伸长固定,能够将管路伸入到更深层处,是能够更加广泛的对石油进行采集,提高石油的采收率,获得更好地采油效果和采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719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479132.0
申请日:2017-06-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周向冲击钻头提速器,包括一端能与钻铤密封连接的外筒,所述外筒的另一端同轴穿设有中空的下接头,所述下接头的另一端连接钻头,所述下接头内套设有能对所述下接头产生周向冲击的、且轴向固定的周向冲击结构,所述周向冲击结构内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钻井液过孔,所述周向冲击结构远离所述外筒的一端连通有节流喷嘴。该周向冲击钻头提速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能够有效地解决PDC钻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粘滑效应,有效地提高钻速。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9551.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陈浩 , 高鑫远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黄瑞 , 李小迪 , 任硕蕊 , 陈跃 , 任文涵 , 高盛武 , 史梦圆 , 王兆兴 , 张俊林 , 董子瑜 , 苏智鹏 , 张致雯 , 黄松松 , 李剑 , 张建丰 , 张进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气田开发用二氧化碳驱油混相实验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顶面固接有反应箱,反应箱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反应箱与密封盖连通,反应箱和密封盖之间设有限位机构,密封盖的一侧连通有供气机构,密封盖远离供气机构的一侧连通有供油机构,反应箱内设有监测机构,反应箱外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监测机构电性连接,反应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通过空气机构向反应箱内充入高纯度的二氧化碳,通过供油机构向反应箱内充入藏油,通过监测机构监测反应箱内的温度和压力,并通过控制机构改变反应箱中的温度和压力,使二氧化碳与藏油充分混相,混相后的原油经出料口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616370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069194.X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开采用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研究CO2提升页岩油采收率的实验系统,包括高温高压驱替装置,高温高压驱替装置包括高精度恒压恒速泵、中间容器、岩心夹持器、围压泵、回压阀、采出气液计量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计算机;将岩心利用岩心夹持器进行固定,并模拟地层油进行饱和;从岩心入口注入CO2,并关闭入口进行闷井;闷井结束后,快速降低入口压力至大气压,记录入口端产油量;再在同一条件下进行3~5轮次,每轮次注入相同气量,相同方式降压,记录产油量。本发明建立了“压‑闷‑采”一体化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技术,使得页岩油的采收率得到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