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542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59551.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陈浩 , 高鑫远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黄瑞 , 李小迪 , 任硕蕊 , 陈跃 , 任文涵 , 高盛武 , 史梦圆 , 王兆兴 , 张俊林 , 董子瑜 , 苏智鹏 , 张致雯 , 黄松松 , 李剑 , 张建丰 , 张进
IPC: E21B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气田开发用二氧化碳驱油混相实验装置,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顶面固接有反应箱,反应箱的顶面活动连接有密封盖,反应箱与密封盖连通,反应箱和密封盖之间设有限位机构,密封盖的一侧连通有供气机构,密封盖远离供气机构的一侧连通有供油机构,反应箱内设有监测机构,反应箱外设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与监测机构电性连接,反应箱的底部连通有出料口。通过空气机构向反应箱内充入高纯度的二氧化碳,通过供油机构向反应箱内充入藏油,通过监测机构监测反应箱内的温度和压力,并通过控制机构改变反应箱中的温度和压力,使二氧化碳与藏油充分混相,混相后的原油经出料口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07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40009.4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陈浩 , 高鑫远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李小迪 , 黄瑞 , 王兆兴 , 张俊林 , 董子瑜 , 苏智鹏 , 任硕蕊 , 陈跃 , 任文涵 , 高盛武 , 史梦圆 , 张致雯 , 黄松松 , 李剑 , 张建丰 , 张进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常规油藏采收率提高方法及系统,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地震勘探技术采集非常规油藏区域的地震勘探数据;基于所述地震勘探数据构建非常规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所述三维地质模型确定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布设位置;基于注入井和生产井通过CO2驱油技术进行非常规油藏开采。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布设井位布置结合CO2驱油技术可以加快油气的开采速度,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4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77486.8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冯佳佳 , 白雷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高鑫远 , 张致雯 , 黄松松 , 李剑 , 张建丰 , 张进 , 任硕蕊 , 陈跃 , 任文涵 , 高盛武 , 史梦圆 , 王兆兴 , 张俊林 , 董子瑜 , 苏智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CO2一体化开发中低成熟页岩油装置。该超临界CO2一体化开发中低成熟页岩油装置,包括,超临界CO2生成系统,包括压缩机、加热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压缩机用于将CO2气体加压至超临界状态,加热器用于将加压后的CO2气体加热至超临界温度,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控并调整CO2的温度和压力,以确保其维持在超临界状态。该超临界CO2一体化开发中低成熟页岩油装置,通过双重介质模型和流体动力学模拟模块,精确描述页岩层的基质和裂缝特性,优化CO2与页岩油的接触效率,提高溶解与萃取效果,实时监控与调整软件基于实时数据自动调整注入和生产参数,并在异常情况下发出警报,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9207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73073.2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章星 , 冯佳佳 , 白雷 , 刘同敬 , 杨虎 , 刘红现 , 董杰 , 高鑫远 , 张建丰 , 张进 , 黄松松 , 张致雯 , 李剑 , 任文涵 , 陈跃 , 任硕蕊 , 高盛武 , 史梦圆 , 王兆兴 , 董子瑜 , 苏智鹏 , 张俊林
IPC: C10G2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临界流体萃取致密油的装置,涉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领域。该超临界流体萃取致密油的装置,包括罐体和盖体,并且盖体通过紧固螺栓与罐体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混合腔,所述混合腔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腔,所述罐体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通孔,并且通孔与缓冲腔连通,所述混合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底部与混合腔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通过设置缓冲腔、伸缩杆、活塞板和第一弹簧,并且电机、排液管、转轴和搅拌棒均安装在活塞板上,当罐体的内部压力过大时,活塞板会在缓冲腔的内部进行滑动,起到缓冲的效果,避免罐体发生形变,减小安全隐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