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64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04427.X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6 , E21B43/112 , E21B43/114 , E21B43/119 , E21B4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炮眼注液式压裂装置及其作业方法,涉及压裂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压裂主体,具有内套筒和与所述内套筒转动连接的转动套筒,所述内套筒远离井底的一端开放设置,所述转动套筒靠近井底的一端封闭设置,所述转动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液孔;动力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转动套筒相对所述内套筒进行转动;炮眼识别件,与所述转动套筒连接,所述炮眼识别件用于确定井筒套管上炮眼的位置;插入机构,具有伸缩管和驱动件,所述伸缩管与所述出液孔相连通,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伸缩管伸长或缩短。本发明通过驱动件驱动伸缩管伸长插入炮眼内,使得压裂液经由伸缩管和炮眼直接注入到地层中,以减少压裂液压力损失,保证压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47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31377.0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流体运移模拟装置以及方法,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模拟机构,模拟机构包括模拟岩块,第一电磁体、收集容器以及第二电磁体,模拟岩块上设有注入孔;第一电磁体设置在注入孔中;多个收集容器间隔环设在模拟岩块上,收集容器内形成有多个相对独立的收集腔,收集容器上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分别连通各收集腔,收集容器远离模拟岩块的侧壁上设有多个排出口,多个排出口分别连通各收集腔;第二电磁体设置在对应的收集容器内,第二电磁体与第一电磁体相对的方向极性相反。本发明磁流体运移模拟装置可以用于研究磁场强度及重力对纳米磁流体运移过程的影响,从而为纳米磁流体在驱油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0231605.4
申请日:2019-03-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自弃可回收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和钻井平台,所述海底自弃可回收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包括桩靴本体(1)和桩鞋(2),桩靴本体(1)与桩鞋(2)上下设置,桩鞋桩靴本体(1)能够向上移动并与桩鞋(2)分离。该海底自弃可回收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在平台拔桩撤离时作业困难情况下,可随时进行水下解脱,方便平台拔桩作业,并且对于解脱之后的桩靴,后续可进行单独回收作业,桩鞋可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小块体,极大的降低了回收作业的难度,避免了解脱的桩鞋对后续插桩作业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海底土最大程度上恢复原貌。(2)由沿周向设置的多个桩鞋小块体(211)组成,(56)对比文件王懿;臧孟;宋林松;段梦兰;罗晓兰.双层土中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极限拔桩阻力计算新方法.中国海上油气.2018,(第05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12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540958.6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井模拟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箱体,其内部具有腔室,所述腔室形成土体区和水体区,所述水体区位于所述土体区的上方;模拟钻井机构,伸入所述箱体中;环境模拟机构,与所述箱体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模拟钻井机构电连接。本发明的钻井模拟实验装置,通过环境模拟机构使箱体中形成与实际钻井地相同的环境,再通过模拟钻井机构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模拟钻井,从而根据模拟钻井过程中模拟钻井机构的受力情况能够研究出实际钻井过程中钻井机构的受力情况,因此,通过本发明的钻井模拟实验装置进行钻井模拟实验可以验(56)对比文件Changbin Kan,etc.Load bearingcharacteristics study on novel deepwatercomposite drilling conductor by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methods.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Engineering.2018,第289-301页.任韶然等.南海北部陆坡浅水流评估及深水钻井防治措施.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第41卷(第4期),第99-106页.张明贺等.膨胀式导管提高深水钻井水下井口承载力的机理.石油学报.2021,第42卷(第6期),第791-800页.许云锦.深水钻井浅层土力学参数随钻评价方法研究.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Ⅰ辑).2019,第1-78页.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5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69274.0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nventor: 杨进 , 张孝全 , 殷启帅 , 谢仁军 , 李磊 , 焦金刚 , 仝刚 , 宋宇 , 陈柯锦 , 朱国倞 , 王佳康 , 何黎 , 黄子祺 , 董梦珂 , 蒋润邦 , 陈祉夫 , 徐国贤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升式钻井平台桩靴底部主动穿刺防滑装置,包括液压顶升穿刺机构、压力检测机构和数据采集计算机,液压顶升穿刺机构分布在桩靴的周向上,液压顶升穿刺机构能够主动穿刺地层,实现桩靴的底部能够锚桩,以防止桩靴侧向滑动,液压顶升穿刺机构上设有压力检测机构,压力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桩靴的下入深度以及受力情况,压力检测机构与数据采集计算机电连接,数据采集计算机用于接收及显示压力检测机构检测的信息,以实现检测的信息控制液压顶升穿刺机构的运动。本发明用于主动预探桩靴底部附近的海底土承载力,从而主动识别除“鸡蛋壳”地层,避免在遇到“鸡蛋壳”地层时出现插桩穿刺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1050194.0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深水钻井水合物防治的感应加热式隔水管短节,包括贯通的管状短节本体,管状短节本体的外壁面上固定绕设有感应加热线圈;管状短节本体外侧包覆有隔水绝缘层,感应加热线圈密封设置在管状短节本体与隔水绝缘层之间,隔水绝缘层上还设置有能与电源连接的通电接口,感应加热线圈与通电接口电连接。本发明用于深水钻井水合物防治的感应加热式隔水管短节连续通电,使隔水管内部产生涡流对管道及内部空间进行加热,可有效的避免在管道内部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在管道内部已经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后,隔水管短节的感应加热线圈供电,借助管道上产生的涡流对堵塞管道的水合物进行加热以打破其平衡状态,使其发生分解从而实现解堵。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289330.1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埋深跨度的细分注水界限量化表征方法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均处于预设埋深范围,渗透率相当的多个岩心所构成的第一岩心组合;对第一岩心组合实施第一并联驱油实验,以获取第一水窜系数和第一驱油效率损失;基于第一水窜系数和第一驱油效率损失确定第一岩心组合的埋深跨度界限;基于埋深跨度界限对第一岩心组合中各个岩心所属的储层进行精细层间分注,有利于提升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水驱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61537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204447.0
申请日:2021-02-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坐挂式海洋钻井导管柱,包括导管串和扩孔端管,扩孔端管包括端管本体和固定于端管本体的外壁上的至少一组扩孔刀翼组件,每组扩孔刀翼组件包括至少一条扩孔刀翼,扩孔刀翼呈条状并沿端管本体的周向延伸,端管本体的上端与导管串的下端固定连接,端管本体的外径不小于导管串的最大外径。本发明不仅能够在导管柱贯入过程中减小导管柱与周围土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导管柱外壁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破土和导管柱贯入效率,方便钻井导管柱整体贯入,还能提高钻井导管柱贯入到位后静置状态下的承载力,形成可靠的建井基础,防止因承载力不足而导致井口下沉,保障后期井口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76175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10831923.X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硅酸盐菌改造油气储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筛选适用油气储层;向注入井中注入菌液,菌液为含有硅酸盐菌的菌液,注入菌液的过程保证注入井和采油井的压差小于1MPa;向注入井中注入0.05倍孔隙体积的水;焖井,注水生产。本发明的油气储层的改造方法可以长期改造油气储层,提高油气储层的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58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2010395989.6
申请日:2020-05-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B01J23/888 , B01J23/887 , B01J37/20 , B01J35/10 , C10G4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以催化剂的重量为100wt%计,该催化剂包括50-80wt%的载体以及20-50wt%的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载体为C12A7-O2--C12A7-H--C12A7-e--Al2O3复合氧化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汽油和/或柴油馏分的加氢精制中的应用。本发明调控了催化剂中活性金属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提高了活性金属表面活性氢物种的浓度,使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反应活性显著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