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潜山油藏裂缝孔隙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673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754797.8

    申请日:2024-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潜山油藏裂缝孔隙度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收集待测裂缝的参数;将潜山油藏投产井生产过程划分为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估算裂缝系统和基质系统的产油量;求取基质系统泄油半径,基于基质系统泄油半径获得裂缝系统泄油半径;基于裂缝系统泄油半径和待测裂缝的参数,计算潜山裂缝孔隙度。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简便、结果可靠、代表性强的潜山油藏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通过物质平衡原理出发,构建动态法裂缝孔隙度计算公式,可以广泛应用于潜山油藏勘探开发中。

    一种分层伸展的离散元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0803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710851567.3

    申请日:2017-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分层伸展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包括:基于实际地层的地层岩石力学属性与基底断层位置,构建离散元数值模拟地层,所述离散元数值模拟地层包括模拟地层,所述模拟地层具有中间韧性层的分层伸展叠加变形构造;所述模拟地层通过对充填材料属性、构造和/或结构的调整以准确模拟所述实际地层的岩石力学属性。本发明的分层伸展的离散元模拟方法,模型构建方式简单,模拟方式易于实现,模拟结果准确性好。

    一种海山俯冲物理模拟装置和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71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23140.0

    申请日:2024-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构造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海山俯冲物理模拟装置和分析方法。海山俯冲物理模拟装置包括载体、海山构造系统、俯冲动力系统和俯冲角度控制系统。海山构造系统设有移动件和隔挡件,移动件活动设于载体,并且设有海山模型和流动颗粒层,海山模型用以模拟海山,流动颗粒层用以模拟上覆板块;隔挡件固定设于载体,用以阻止流动颗粒层运动;俯冲动力系统设于载体,并且与移动件连接,用以驱动海山模型和流动颗粒层运动;俯冲角度控制系统与载体连接,用以调节载体的倾斜度,以模拟海山模型俯冲的角度。本发明实现了对海山向正在持续发育的增生楔体的俯冲运动的模拟机制,进而可以有效分析海山俯冲对上覆板块及增生楔发育变形的影响。

    一种造山带差异挤压变形过程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1776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50403.5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造山带差异挤压变形过程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的地质参数,构建具有多个运动板块的目标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基于不同模型边界运动参数下的各所述运动板块的运动情况,获取模拟结果;基于所述模拟结果,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造山带差异挤压变形的演化过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造山带差异挤压变形过程的离散元模拟方法及装置,基于在构建好的目标离散元数值模拟模型中,通过设置模型边界运动参数,使不同的运动板块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形,获取模拟结果,通过模拟结果反映多排背斜不同程度的挤压变形情况。此模拟方式易于实现,模拟结果准确性高。

    一种走向与边界相交的倾斜地层物理模型及物理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92372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35583.7

    申请日:2020-0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走向与边界相交的倾斜地层物理模型及物理模拟方法。该物理模型为模拟地质构造的砂箱物理模拟模型,包括地层模拟层及走向与边界相交的模拟倾斜薄弱面。设有走向与边界相交的倾斜薄弱面的滑塌构造的物理模拟方法包括:在砂箱中构建上述走向与边界相交的倾斜地层物理模型;砂箱作为边界部包括支撑底板和设于支撑底板上部的立壁,立壁包括凹槽和与凹槽的开口相对设置的提升门,立壁与支撑底板围成一个上部开口的空间供地层模拟层以及模拟倾斜薄弱面进行设置;基于建立的物理模型,撤掉砂箱的提升门,地层滑塌产生滑塌构造物理模型,实现所述滑塌构造的物理模拟。该模型适用于研究薄弱面的产状、位置和尺寸对滑塌构造内部变形特征影响。

    一种渤海湾盆地成因机制的物理模拟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9706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28950.7

    申请日:2018-06-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渤海湾盆地成因机制的物理模拟分析方法,包括:步骤S1、基于渤海湾盆地的基本形态特征,设计相似比例的构造物理模型;步骤S2、基于渤海湾盆地Ek-Es4沉积时期的地层分布情况与断裂系统特征,采用北西-南东向伸展模式;步骤S3、基于渤海湾盆地Es3-Ed沉积时期的地层分布情况与断裂系统特征,采用近南-北向伸展模式;步骤S4、基于渤海湾盆地Ng-Nm沉积时期的地层分布情况与断裂系统特征,采用反时针旋转模式;步骤S5、将上述实验所得到的平面结果图与剖面结果图进行解释,并与渤海湾盆地实际的构造格架特征、地层分布特征及断层样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本发明模型构建方式简单,模拟方式易于实现,模拟结果准确性好,可重复性好。

    一种模拟德阳安岳裂陷槽成因机制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917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72551.6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学物理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拟德阳安岳裂陷槽成因机制的实验装置及方法,模拟德阳安岳裂陷槽成因机制的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平台、挡板组件、承载件、升降机构、直线传动机构和控制器,本发明通过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同步驱动第一挡板并带动连接在可延展板两侧的两个硬塑板反向运动,以拉动可延展板做水平伸展运动,模拟地层的拉张过程;通过控制升降机构驱使承托件带动可延展板及上覆的石英砂隆起,模拟地幔柱的抬升造成的地层隆起,利用硬塑板模拟先存基底断裂的“活化”作用,再基于德阳安岳裂陷槽发育形态、上覆地层分布情况与断裂系统特征,采用先横向伸展、后纵向走滑模式,更加科学与直观地模拟德阳安岳裂陷槽的成因。

    模拟地层叠加变形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27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693545.4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质学物理模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模拟地层叠加变形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地层叠加变形试验装置包括支撑平台;加载组件,设置于支撑平台,包括第一加载组件和第二加载组件,第一加载组件和第二加载组件之间围设出放置待模拟材料的区域;第一加载组件设置在待模拟材料相对的两侧,适于对待模拟材料施加载荷;第二加载组件可转动设置于支撑平台,以对待模拟材料的不同轴向施加载荷,第一加载组件与第二加载组件的加载方向不同。通过增加与第一加载组件的加载方向不同的第二加载组件,实现模拟不同构造在非共轴应力下的叠加变形过程,同时第二加载组件可转动设置,可方便调整第二加载组件的加载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