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油浆脱固的装置及脱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439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210838107.8

    申请日:2022-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油浆脱固的装置及脱固方法,属于石油化工浆料脱固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流化床装置,其分为流速快的吸附净化区域和流速慢的沉降分离区域;吸附剂通过静电装置处理使表面负载电荷;在吸附净化区,吸附剂颗粒分散在催化油浆中,通过表面电荷,将油浆中具有电性的固体粉末吸附在吸附剂颗粒表面,同时也吸附了少量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其与吸附的固体粉末混合物统称为渣浆;随后物流进入沉降分离区,物料流速减慢,吸附剂颗粒通过沉降作用与催化油浆分离;吸附了渣浆的吸附剂颗粒经再生罐再生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催化油浆脱固装置,工艺操作简单,固体脱除效率高,产品固含量低,能够实现装置的长周期连续化运行。

    一种回收煤直接液化残渣中有机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722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210955503.9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收煤直接液化残渣中有机质的方法,根据煤直接液化残渣中不同组分的特性,将残渣经过多级电场处理,每级电场设有弱、中、强或超强电场区域,进而实现煤直接液化残渣中不同组分的梯度分离。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施加电场促使煤直接液化残渣中不同组分的定向移动,通过物理方式实现无机质和有机质的分离,可高效回收煤直接液化残渣中的有机质,相比于化学溶剂抽提后多级的分离,本方法不仅可以实现煤直接液化残渣中重油、沥青质物质等有机质以及非有机质组分的分离,同时还可以实现重油与沥青类物质的分离。

    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和脱除废水中COD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6281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95228.9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和脱除废水中COD的方法。三维电极反应装置包括槽体、多个粒子电极和多个光催化填料;每个所述粒子电极和每个所述光催化填料均设置于所述槽体内,且每个所述粒子电极和每个所述光催化填料间隔设置,使得多个所述粒子电极之间未接触。采用光催化填料替代粒子电极之间的绝缘粒子,不仅仅可以改善绝缘粒子导致的电化学反应器的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光催化填料还可以进行光催化反应,继而使得光催化技术和电化学技术进行耦合,利用光电协同效应,使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反应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被降解,达到“1+1>2”的目标,实现高效脱除工业废水中COD。

    一种催化油浆脱固的装置及脱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4439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838107.8

    申请日:2022-07-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油浆脱固的装置及脱固方法,属于石油化工浆料脱固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流化床装置,其分为流速快的吸附净化区域和流速慢的沉降分离区域;吸附剂通过静电装置处理使表面负载电荷;在吸附净化区,吸附剂颗粒分散在催化油浆中,通过表面电荷,将油浆中具有电性的固体粉末吸附在吸附剂颗粒表面,同时也吸附了少量胶质、沥青质等重质组分,其与吸附的固体粉末混合物统称为渣浆;随后物流进入沉降分离区,物料流速减慢,吸附剂颗粒通过沉降作用与催化油浆分离;吸附了渣浆的吸附剂颗粒经再生罐再生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催化油浆脱固装置,工艺操作简单,固体脱除效率高,产品固含量低,能够实现装置的长周期连续化运行。

    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气体扩散电极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737218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1152480.X

    申请日:2021-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气体扩散电极和应用,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将铜盐、石墨烯气凝胶分别分散于乙二醇中,得到铜盐前驱体溶液和石墨烯气凝胶分散液,然后将铜盐前驱体溶液和石墨烯气凝胶分散液混合得到的混合液采用一步溶剂热反应,制得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铜基石墨烯气凝胶复合催化剂组成包括:石墨烯气凝胶以及负载于石墨烯气凝胶上的珊瑚状纳米氧化亚铜棒和纳米铜棒,且纳米氧化亚铜棒和纳米铜棒的直径均为40~60nm,由此可见,负载于石墨烯气凝胶上的珊瑚状纳米氧化亚铜棒和纳米铜棒构筑出Cu+和Cu共存的催化还原CO2的界面环境,将其用于电还原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催化反应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