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地下洞室外水压力的泄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886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7695.7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地下洞室外水压力的泄压装置,包括外筒、钢垫板、合页、弹簧和底板;外筒和钢垫板预先埋设在钢筋混凝土衬砌内部,钢垫板位于外筒开放端的外缘,两片合页通过弹簧对称安装在外筒内部,底板与钢垫板固定连接,底板上设置排水孔,两片合页在内水压力、外水压力和弹簧拉力的共同作用下将外筒内部分隔成封闭的上下两部分,当内外水压力差大于合页之间设定的启动压力差,装置启动,弹簧拉伸,外水从外筒上端进入后经合页之间的间隙由出水孔排入钢筋混凝土衬砌内部,随着外水排入,压差减小,弹簧收缩使得合页复位,装置回到封闭状态,通过调节弹簧初始拉伸量设定不同的装置启动压力差,进行内外水压差精准控制。

    一种兼顾泄洪及分层取水、分流功能的小型水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47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1178504.1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泄洪及分层取水、分流功能的小型水闸结构,它包括沿水流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布置的多级闸门结构,以及位于多级闸门侧面的侧向分层取水闸门结构,位于多级闸门结构上下游顶部的交通桥结构和闸墩导墙结构,用于多级闸门启闭的多级闸门卷扬启闭结构、用于侧向分层取水闸门启闭的侧向分层取水闸门启闭结构,位于多级闸门另一侧门槽内的简易检修通道结构。本发明的兼顾泄洪及分层取水、分流功能的小型水闸结构泄洪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三级分流量泄洪,达到泄洪可控;全部侧孔的分流可通过各自相对应的侧挡门和相对应的闸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兼顾泄洪及分级分流的功能。

    一种低层导流洞挡水结构及封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18666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1569883.2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层导流洞挡水结构及封堵方法,挡水结构包括隧洞和平压单元,隧洞之上设置有挡水单元、放水单元,放水单元将隧洞上下游分隔为有压段和无压段,挡水单元包括并列布置的n个挡水闸门装置,每个挡水闸门装置均包括并列布置的检修闸井和工作闸井,放水单元包括事故闸井和放水闸室,平压单元包括平压主管,平压主管将相邻两个挡水闸门装置之间的检修闸井与工作闸井连通。封堵方法包括使用前述挡水结构进行蓄水操作之后对无压段进行封堵的步骤。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导流洞具备在高水头时依靠自身挡水闸门装置挡水进行封堵施工,避免了传统低高程导流洞封堵过程需另布置一条导流洞的进行封堵,极大节省工程量和投资。

    一种兼顾泄洪及分层取水、分流功能的小型水闸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84712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78504.1

    申请日:201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顾泄洪及分层取水、分流功能的小型水闸结构,它包括沿水流方向从上游到下游布置的多级闸门结构,以及位于多级闸门侧面的侧向分层取水闸门结构,位于多级闸门结构上下游顶部的交通桥结构和闸墩导墙结构,用于多级闸门启闭的多级闸门卷扬启闭结构、用于侧向分层取水闸门启闭的侧向分层取水闸门启闭结构,位于多级闸门另一侧门槽内的简易检修通道结构。本发明的兼顾泄洪及分层取水、分流功能的小型水闸结构泄洪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三级分流量泄洪,达到泄洪可控;全部侧孔的分流可通过各自相对应的侧挡门和相对应的闸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兼顾泄洪及分级分流的功能。

    一种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932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19033.1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监测系统,包括沿着河道底部挖掘有隧洞,隧洞内壁上浇筑有混凝土衬砌层,在隧洞之上设置有高坝放空系统,选取若干个隧洞的横断面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处安装有相应的监测仪器,定期获取对建筑物结构的状态信息数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高坝放空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监测点,安装相适应的监测仪器,对高坝放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建筑物结构形变情况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再根据监测结果判定高坝放空系统是否应该进行检修,有效地保障了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一种高坝放空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67247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569928.6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坝放空系统,包括沿着河道水流流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初级闸门装置、次级闸门装置、排空闸门装置,初级闸门装置包括并列布置的检修闸井和工作闸井,以及安装在顶部的动力设备A和动力设备B,次级闸门装置包括事故闸井和安装在顶部的动力设备C,使检修闸门、工作闸门和事故闸门可相对独立地启闭,独立设置于外部的补水单元为第2个初级闸门装置以内的工作闸门补水,排空闸门装置包括排空闸室和弧形排空闸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多个初级闸门装置分担上游水头的压力,由排空闸门装置排空库水,通过补水单元对系统内水压进行补损,使水流流速保持稳定,避免了闸门装置承受过高的水头压力,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

    一种基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768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817066.4

    申请日:2015-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面板堆石坝、面板、垫层区和过渡区a,所述过渡区a、垫层区和面板依次覆盖于面板堆石坝的迎水面上,所述面板堆石坝下设有基座,所述基座与面板堆石坝之间设有过渡区b。本技术方案通过在面板堆石坝下设置基座,采用了分层结构,从根本上减小了面板堆石坝堆石体的高度和面板长度,在不降低坝顶高程的前提下,减小了面板堆石坝及面板的变形,使得设计、修建和运行较高的面板堆石坝更加容易达到技术要求,将变形控制在可控范围内,突破了因为高面板堆石坝受变形较大而不能高于250m级的局限。

    一种多级放空坝放空能力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436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010652026.X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放空坝放空能力评估方法,包括沿着水流下泄途径挖掘有多条放空洞,每条放空洞均与水库连通,在放空洞之上设置有多级放空坝,多级放空坝放空能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来水保证率的差异,采取初步估算或详细计算的方式选择调洪方式和放空深度;根据不同的工况选择泄流曲线;采取初步估算或详细计算的方式确定放空起始位;根据水库库沙比推算工程50年至100年的淤积高程,比较放空高程与淤积高程的关系。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根据对放空能力统计的影响分类细化并定义了放空运行工况并进行定义,明确了放空性能综合统计的各项指标及标准化其计算方法,促进了放空设计方案的完善,有利于降低工程难度及工程投资。

    一种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93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1910819033.1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监测系统,包括沿着河道底部挖掘有隧洞,隧洞内壁上浇筑有混凝土衬砌层,在隧洞之上设置有高坝放空系统,选取若干个隧洞的横断面作为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处安装有相应的监测仪器,定期获取对建筑物结构的状态信息数据。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高坝放空系统中选取合适的监测点,安装相适应的监测仪器,对高坝放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建筑物结构形变情况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再根据监测结果判定高坝放空系统是否应该进行检修,有效地保障了高坝放空系统建筑物结构的安全与稳定。

    一种隧洞与门槽连接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55948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397055.6

    申请日:2020-0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洞与门槽连接结构,地面以下挖掘有隧洞,地面上设置有门槽,门槽与隧洞连通,门槽以内安装有工作门,工作门与门槽相对滑动配合连接,隧洞与门槽连接结合处设置有密封体,工作门、密封体沿着隧洞以内水流流动方向依次排列,密封体上设置有水封槽,并且在隧洞轴向剖面投影中,水封槽外形轮廓为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下底边迎向隧洞以内水流上游。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隧洞与门槽连接结合处设置密封体,在密封体上设置水封槽,减少了作用于工作门上的单向压力,保护了门槽及相应水利设施的安全,使工作门能够更容易提起,提高了工作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