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吊机减摆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7396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98302.9

    申请日:2020-10-14

    Inventor: 尹曜华 任兵 罗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吊机减摆系统。包括吊机钢丝绳(1),吊机钢丝绳(1)的上部设有磁铁Ⅰ(2);所述的吊机钢丝绳(1)处于磁铁Ⅰ(2)的N、S极间,且摆动时能够切割磁铁Ⅰ(2)的电磁感应线。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减摆效果好和节能环保的特点。

    一种碎裂岩体范围及深度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5139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98892.8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岩体范围及深度测定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无人机红外摄像对碎裂岩体的范围及深度进行测试,其具体方法步骤为:(1)人工现场踏勘,初步划定碎裂岩体范围;(2)选择碎裂岩体在干燥、高温晴天时段进行测试;(3)红外摄像;(4)对红外摄像进行图像数据处理;(5)确定碎裂岩体的面积;(6)确定碎裂岩体各点的深度。本发明所述采用非接触性的物理探测技术进行测定,可以在各种工作场地大范围使用,速度快,受地表通行障碍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测试分辨率和精度;通过无人机红外测定,在测定碎裂岩体范围与深度时,在最佳时间段进行红外摄像,就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碎裂岩体的范围与测试点的深度。

    一种页岩气完气井再利用供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024012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1710317851.2

    申请日:2017-0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页岩气完气井再利用供热装置,包括前端集水区、后端集水区、页岩气井中部和页岩气井;所述页岩气井的一端是页岩气井中部,页岩气井中部设置在页岩气井内,前端集水区设置在页岩气井中部的前端,后端集水区设置在页岩气井中部的后端;所述前端集水区设置有前端上止水阀和前端下止水阀,后端集水区设置有后端止水阀;所述页岩气井的另一端设有热水管和冷水管,热水管和冷水管设置在页岩气井内,热水管与前端集水区连接,冷水管与后端集水区连接。本发明通过冷水输入,流向较高温度的缝隙破碎岩体区,进行热交换,之后输出热水,能够使页岩气井采完气后再利用,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供热方法,且该方法容易实施,投入低,产出高,并能持续利用。

    一种碎裂岩体范围与深度无人机红外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5981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07724.5

    申请日:2014-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岩体范围与深度无人机红外测定方法,该技术方案是人工现场踏勘初步划定碎裂岩体的范围;按红外连续摄像成图的精度要求,确定无人机的飞行参数与路线,确定红外摄像各项参数;选择干燥、高温晴天时段进行红外摄像测试及代表性的碎裂岩体、完成岩体表面温度测量;对红外摄像进行图像数据处理,获取碎裂岩体区各点的温度值(∑ti),利用温度值(∑ti)与各项测试参数处理计算,得到碎裂岩体范围面积和各点的深度值。该方法使用方便,精度高,成本低。

    一种碎裂岩体范围及深度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35139A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10298892.8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碎裂岩体范围及深度测定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无人机红外摄像对碎裂岩体的范围及深度进行测试,其具体方法步骤为:(1)人工现场踏勘,初步划定碎裂岩体范围;(2)选择碎裂岩体在干燥、高温晴天时段进行测试;(3)红外摄像;(4)对红外摄像进行图像数据处理;(5)确定碎裂岩体的面积;6)确定碎裂岩体各点的深度。本发明所述采用非接触性的物理探测技术进行测定,可以在各种工作场地大范围使用,速度快,受地表通行障碍的影响较小,具有较高的测试分辨率和精度;通过无人机红外测定,在测定碎裂岩体范围与深度时,在最佳时间段进行红外摄像,就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碎裂岩体的范围与测试点的深度。

    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链式多维度柔性适配度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643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841190.5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链式多维度柔性适配度评估方法。基于禀赋端柔性、工程端柔性、需求端柔性三要素构建柔性运营链;柔性是指具备可调节空间的各功能要素为有效应对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所具备的主动调节能力;禀赋为区域资源禀赋,禀赋端柔性通过资源形式的多样性和可开发性体现;工程端柔性采用能源配套设备、设施规模柔性和技术柔性反映智慧园区综合能源系统工程端主动调节能力;需求端柔性通过需求柔性和使用柔性要素刻画园区用户对园区能源系统用能的调节主动性和响应灵活性。本发明解决了智慧园区建筑用户侧能源柔性量化不足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