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软土地区隧道振动试验的结构模型观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812792U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022669241.9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模拟软土地区隧道振动试验的结构模型观测装置,包括位于振动试验台上方且由多层框架堆叠而成的模型外箱和模型内箱;模型外箱的长度方向两侧分别设置有立柱,模型外箱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模型外箱两侧立柱的横梁,横梁上设置有可作用于模型内箱试验土体上部的竖向千斤顶;每层模型外箱框架的内壁垂直设置有多个水平放置且可作用于模型内箱对应框架外侧壁的横向千斤顶,每层模型内箱框架的土体内埋设有安装位移传感器、应变片、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标定散斑。该装置能够更好地实现在软土工况下隧道衬砌以及与衬砌紧密联系的岩土体在均布荷载和初始构造应力情况下的动力响应特性,更好地模拟软土在振动过程中的应力状态和变形特性。

    一种新型扩体锚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0445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1417.1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扩体锚杆,包括套筒和套设在套筒内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在新型扩体锚杆的锚固一侧的端部具有变径扩大端部,所述注浆管的另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注浆管在具有外螺纹的端部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内侧具有内螺纹以与注浆管上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套筒在新型扩体锚杆的锚固一侧的端部具有多个尖端,初始状态下,所述尖端的自由端至少不超出注浆管的变径扩大端部。通过改良锚杆锚固端结构,提高锚固效果,不需要扩大钻孔孔径或增大钻孔深度来达到所需的锚固力,降低施工难度,减少造价,同时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可根据围岩地质条件灵活改变套筒切口(尖端)的形状及长度,满足不同施工的需要。

    一种软土地区地下工程永临结合结构抗浮体系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2723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08665.8

    申请日:2020-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区地下工程永临结合结构抗浮体系及施工方法。结构抗浮体系由横撑,混凝土围檩,围护结构,主体结构组成,所述的横撑,当主体结构施工至横撑底面以下25cm~50cm时,应拆除横撑,但保留围檩,在施工时应将混凝土围檩的钢筋植入围护结构及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与混凝土围檩及围护结构连接成整体,利用主体结构、上覆土、围檩及围护结构自重和围护结构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抵抗结构浮力,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期间的结构稳定性及耐久性。该结构抗浮体系可满足地下工程抗浮要求,同时加快施工进度,并充分利用基坑围护结构以节约工程量,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一种多功能城市地下空间耐火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878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911198322.0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城市地下空间耐火结构,包括双向六车道的城市隧道和并排布置于城市隧道一侧的综合管廊,综合管廊与城市隧道之间互不相通所述综合管廊断面采用两层三舱形式,所述城市隧道为双孔隧道,单向三车道规模,两者采用矩形闭合框架结构形式,其主体结构内部均施作一定厚度的防火涂料。本发明将城市隧道和综合管廊一体化设计与施工,矩形闭合框架结构形式简单,可有效提高结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多次施工对邻近建(构)筑物及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可保证火灾发生时地下整体结构的耐火安全性能。

    一种下穿河道隧道明挖半逆作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8977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400068.7

    申请日:2018-04-28

    Abstract: 一种下穿河道隧道明挖半逆作施工方法,步骤1、在河底施工基坑围护墙,在围护墙的顶部设置冠梁,开挖河底土体至顶板位置;步骤2、在顶板位置浇筑隧道结构顶板,顶板与围护墙形成叠合结构;步骤3、在顶板上方施作防水层,防水层的两侧翻边至冠梁底部;步骤4、在防水层的上方铺设保护层,在保护层的上方设置防水隔离毯;步骤5、从相邻基坑开挖顶板下方土体至基坑底;步骤6、分别浇筑底板及侧墙,施工完成。解决了河道枯水期较短,要求明挖隧道施工快速恢复河道的问题;采用多道隔水防护措施,避免顶板下方土体开挖及结构浇筑期间河水渗入;围护墙与内部结构形成叠合结构,整体受力,减少结构不均匀沉降问题,减少施工风险。

    模拟地表超载对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影响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03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44099.2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地表超载对既有盾构隧道结构影响的可视化试验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模型试验箱,分成上下两层空间,上层空间由三个独立的气压室组成,下层空间通过设置直接承受三个气压室独立气压的透明土材料以模拟地质环境;隧道模型,埋设在透明土材料中,用于模拟既有地铁隧道;气压加载系统,分别与三个独立的气压室连通,能够单独调控各气压室内的气压,可用于模拟隧道模型正上方超载和侧向超载两种工况;可视化数据监测系统,与隧道模型连接,用于获取地表超载作用下隧道模型隧周的土压力分布、隧道模型变形和土体位移数据。本发明能够比较真实的同时研究地表超载影响隧道横向受力变形和不均匀沉降两个问题。

    一种新型扩体锚杆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771465U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21363034.2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扩体锚杆,包括套筒和套设在套筒内的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在新型扩体锚杆的锚固一侧的端部具有变径扩大端部,所述注浆管的另一端具有外螺纹;所述注浆管在具有外螺纹的端部上设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内侧具有内螺纹以与注浆管上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套筒在新型扩体锚杆的锚固一侧的端部具有多个尖端,初始状态下,所述尖端的自由端至少不超出注浆管的变径扩大端部。通过改良锚杆锚固端结构,提高锚固效果,不需要扩大钻孔孔径或增大钻孔深度来达到所需的锚固力,降低施工难度,减少造价,同时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可根据围岩地质条件灵活改变套筒切口(尖端)的形状及长度,满足不同施工的需要。

    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7105109U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21316786.X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行天桥下深基坑同步施工的支护结构,包括多个人行天桥原有承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内部具有原有桥桩,所述人行天桥原有承台上方设置人行天桥上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深基坑,在靠近深基坑的人行天桥原有承台周围设置承台保护结构,并在人行天桥原有承台的两侧设置承台扩大结构,所述深基坑的两侧边设置第二基坑围护桩,第二基坑围护桩之间设置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但提高了多基坑同步施工时人行天桥安全性能,而且还缩短了建设周期,保证了施工便捷性和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