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49333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04338.X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H01P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依赖电路的微波腔体稳定性优化方法及基于其获得的小型化微波组件。所述不依赖电路的微波腔体稳定性优化方法,不依赖于微波腔体内部电路的结构形式和布局,通过优化腔体的谐振模式的方法来提高微波腔体稳定性。所述基于本发明所述一种不依赖电路的微波腔体稳定性优化方法获得的小型化微波组件,包括盒体和盖板,在盖板的下方设有凸台。设盒体的腔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和c。凸台的长宽高分别为at、bt和ct。则0<at/a<1,0<bt/b<1,0<ct/c<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设计盖板的结构形式,降低腔体Q值,使腔体的谐振频率落在工作频带之外,能够充分利用腔体空间实现腔体模式优化,提高组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866747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15852.9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源相控阵雷达收发组件及其制作方法。该组件包括四路收发电路单元、一路多功能复用电路单元。每路收发电路单元包括环行隔离器、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驱动放大器和功率放大器。多功能复用电路单元包括一个1﹕4带状线功分/合成网络、四个幅相多功能电路、四个波控电路和四个电源调制电路。每路收发电路单元的接收信号由天线输入,经过环行隔离器、限幅器、低噪声放大器、幅相多功能电路,最后由1﹕4带状线功分/合成网络将四个通道的接收信号合成输出;而发射信号由组件公共端输入,经1﹕4带状线功分/合成网络、幅相多功能电路、驱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环行隔离器输出。本发明还公开该组件的设计、制作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83396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18198.5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G01S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03
Abstract: 针对传统的T/R组件体积过大、重量过重和成本过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T/R器件,包含高效率高功率芯片和小信号多功能芯片;其中,高效率高功率芯片负责将发射信号进一步放大,达到输出功率要求;小信号多功能芯片负责完成移相和衰减的功能;所述高效率高功率芯片和小信号多功能芯片均贴装在陶瓷基板上,并采用QFN进行封装;即高效率高功率芯片和小信号多功能芯片处于同一水平面,由此2枚芯片共同实现雷达信号的接收和发射。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加工难度小、性能可靠、集成密度更高、体积和重量更小、相对成本更低的T/R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998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110043006.3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多通道T/R组件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中对超过两路的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合成时需要跨越收发通道的难题。传统的合成方式,无法在超过两通道的T/R组件上对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因此常规设计中,需在组件外额外增加合成器对耦合定标信号进行合成;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耦合定标信号的合成能够完全避免与收发通道的干扰问题,尤其是在超过两路收发通道的多通道T/R组件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尺寸就能够对多路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2340048A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申请号:CN201110211424.9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基于低温共烧陶瓷工艺进行小型化延时线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延时线设计中体积尺寸难以减小、延时线性能受腔体谐振影响较大和延时线间互耦导致的色散现象等难题。采用开关加传输线形式的常规延时线设计中,传输线一般采用易于加工的平面微带线形式,但由于微带线的半开放式场分布,会导致其易受传输线腔体的谐振影响,且传输线间紧凑布线时互耦严重,导致更为明显的色散特性。本发明采用不易受干扰的带状线作为延时传输线的主要形式,并对延时线拓扑结构进行优化,采用微波多层电路设计技术,将开关控制电路、微波延时电路综合设计在一块低温共烧陶瓷基板上,大大缩小了电路的布局面积,同时也具有更好的微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36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62221.1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大规模MIMO有源天线阵列,包括天线阵列、多功能板、多通道TR组件、波控电源模块,天线阵列对应设置于多功能板上,多通道TR组件和波控电源模块固定在多功能板上并与天线阵列相连;本发明采用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实现定向信号传输,利用相控阵天线的定向增益来抵消信号的空间路径损耗,而且利用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动态可调特点可实现了信号的空间维度的复用,大幅减低了各个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力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实现低功率、高效率的信号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6959438A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710200488.6
申请日:2017-03-2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IPC: G01S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02 , G01S2007/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相控阵雷达TR组件相关技术,尤其涉及的是一种TR组件封装结构,包括多功能模块、射频前端、馈电端口和天线端口;所述多功能模块和射频前端安装在一个密封腔体内,所述馈电端口和天线端口凸伸在密闭腔体的外部;所述密封腔体内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密闭腔体内,使密封腔体能够被分割成至少两个彼此独立或相互连通的隔腔。本发明的可动式隔腔可以根据工作频率灵活选择安装,在内部基板芯片等安装完成后再安装,方便前期的装配工作,同时可拆卸,便于组件调试工作。可动式隔腔能够满足设计需求和加工实用性,提高组件的工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71421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510083659.2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R组件控制芯片及其在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中的应用。该控制芯片具有:上电保护与系统复位电路,根据系统清零信号CLEAR控制二级锁存器的清零端,在系统清零信号CLEAR有效时,将二级锁存器内的数据清零,T/R组件处于保护状态;逻辑冲突保护电路,在发射同步信号TR_T和接收同步信号TR_R同时为高电平时,收/发缓冲驱动器均关闭,T/R组件处于保护状态;电压异常与系统掉电保护电路,在控制芯片的电源电压异常时,控制缓冲驱动器关闭,T/R组件处于保护状态。本发明具有上电保护、系统复位、逻辑冲突保护、电压异常保护、系统掉电保护功能,提高有源天线系统的集成度,降低相控阵系统全寿命周期成本。本发明还公开该控制芯片在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175998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3006.3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多通道T/R组件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的设计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传统设计中对超过两路的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合成时需要跨越收发通道的难题。传统的合成方式,无法在超过两通道的T/R组件上对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因此常规设计中,需在组件外额外增加合成器对耦合定标信号进行合成;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耦合定标信号的合成能够完全避免与收发通道的干扰问题,尤其是在超过两路收发通道的多通道T/R组件上,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无需增加额外的尺寸就能够对多路耦合定标信号在组件内进行完整合成。
-
公开(公告)号:CN10998036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910162221.1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5G毫米波通信的大规模MIMO有源天线阵列,包括天线阵列、多功能板、多通道TR组件、波控电源模块,天线阵列对应设置于多功能板上,多通道TR组件和波控电源模块固定在多功能板上并与天线阵列相连;本发明采用大规模阵列天线技术,实现定向信号传输,利用相控阵天线的定向增益来抵消信号的空间路径损耗,而且利用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动态可调特点可实现了信号的空间维度的复用,大幅减低了各个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有力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实现低功率、高效率的信号传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