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14836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094219.1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润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理坡面;铺设格栅;生态袋护坡;撒施石灰层;喷施磷肥层;架设生态棒;铺设第二层格栅;喷播土壤改良基质层和种子层;稻草帘遮阴;设置截排水沟。本发明利用石灰进行浅层酸碱中和改良,利用磷肥控制硫化物的进一步氧化从而达到控酸效果,通过植物稳定技术固定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采用的材料廉价、易得,施工过程简便,大大降低了氧化矿石废石场的生态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24016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94218.7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润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0/00 , A01B79/02 , A01G22/00 , B09C1/105 , B09C2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矿山氧化矿石废石堆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土地整理;(2)铺设第一层格栅;(3)生态袋护坡;(4)喷施石灰层;(5)铺设物理隔离层;(6)架设生态棒;(7)铺设第二层格栅;(8)喷播土壤基质改良层;(9)喷播种子层;(10)覆盖并固定稻草帘;(11)设置截排水设施。本发明提供的生态修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隔离控酸,还能从源头控制重金属等污染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71475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610094220.4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润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湖泊底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坡面;铺设第一层格栅;生态袋护坡;喷施石灰层;覆盖湖泊底泥;架设生态棒;铺设第二层格栅;喷播土壤改良基质层和种子层;稻草帘遮阴;设置截排水沟。本发明针对氧化矿石废石场土壤贫瘠、重金属含量高、酸性强的现象,通过以下措施对其进行生态恢复:(1)利用生石灰与湖泊底泥达到中和、隔离控酸的目的;(2)利用土壤基质改良为植物定植提供较好的土壤环境;(3)利用植物稳定技术控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发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1483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94219.1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润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清理坡面;铺设格栅;生态袋护坡;撒施石灰层;喷施磷肥层;架设生态棒;铺设第二层格栅;喷播土壤改良基质层和种子层;稻草帘遮阴;设置截排水沟。本发明利用石灰进行浅层酸碱中和改良,利用磷肥控制硫化物的进一步氧化从而达到控酸效果,通过植物稳定技术固定重金属等污染物达到生态修复的目的,采用的材料廉价、易得,施工过程简便,大大降低了氧化矿石废石场的生态修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1475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610094220.4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北京润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林淼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湖泊底泥控酸的氧化矿石废石场生态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清理坡面;铺设第一层格栅;生态袋护坡;喷施石灰层;覆盖湖泊底泥;架设生态棒;铺设第二层格栅;喷播土壤改良基质层和种子层;稻草帘遮阴;设置截排水沟。本发明针对氧化矿石废石场土壤贫瘠、重金属含量高、酸性强的现象,通过以下措施对其进行生态恢复:(1)利用生石灰与湖泊底泥达到中和、隔离控酸的目的;(2)利用土壤基质改良为植物定植提供较好的土壤环境;(3)利用植物稳定技术控制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本发明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具有环境友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152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143535.6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学及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多样性的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以生态退化机理分析、生态修复目标和范围设定、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修复方案设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监测、生态修复成效评估为基础,开展矿区生态修复系统设计,以期为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提供方法支撑。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特征,集成了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矿山生态修复方法体系,利用区域植被演替规律开展植被重塑,利用生态退化机理分析找出生态修复制约因子,制定“一区一策”措施,因地制宜开展矿区生态修复,最终实现矿区生态系统的自我演替,且方法简单易行,具有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229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131033.8
申请日:2018-02-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生态系统的各个区域进行生态敏感性分析,得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对所述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潜在生境进行模拟,得到模拟结果;对所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评估,得到评估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述生态敏感性分析结果、所述模拟结果和所述评估结果的权重;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的自然断点法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系统,提高了辨识过程的系统性、全面性,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分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1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296445.4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学及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技术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抽样方法,该方法包括调查样区标准化、生态系统空间构成分析、重要物种潜在生境模拟、交通可达性分析、空间叠加技术和调查样区抽取六个步骤。本发明有机融合了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及物种分布模型模拟技术,科学、客观的筛选出生物多样性调查样区。该发明方法集成了调查区域生成、生态系统空间构成、重要物种潜在生境模拟、交通可达性分析等技术,利用空间叠加法,可以快速识别出生物多样性调查样区,并能做到全覆盖和重点突出,应用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1815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010296445.4
申请日:2020-04-15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10/1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学及生物学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技术的生物多样性综合调查抽样方法,该方法包括调查样区标准化、生态系统空间构成分析、重要物种潜在生境模拟、交通可达性分析、空间叠加技术和调查样区抽取六个步骤。本发明有机融合了空间信息分析技术及物种分布模型模拟技术,科学、客观的筛选出生物多样性调查样区。该发明方法集成了调查区域生成、生态系统空间构成、重要物种潜在生境模拟、交通可达性分析等技术,利用空间叠加法,可以快速识别出生物多样性调查样区,并能做到全覆盖和重点突出,应用性较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