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4801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31707.3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生态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及权重确定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选取湿地常规监测指标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候选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筛选符合湿地特点的核心评价指标,通过每项核心指标对应的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以及初始载荷值,计算各核心指标的权重。本发明的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好、可操作性强,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不易的问题;利用计算中间过程值得出的权重,计算方法简便,获得的权重值准确性高,有利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52911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42921.2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P20/145 , Y02W30/20
Abstract: 一种利用鸡粪厌氧发酵产沼气和回收磷的工艺,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能源与资源化领域。本发明涉及的工序包括厌氧发酵产沼气、固液分离、气水分离、脱硫提纯、磷回收、沼渣高温消化和缓释复合肥料制备。本工艺采用三级逆流技术进行发酵产沼气和富集氮磷,将分离后的发酵料液和沼渣在各级厌氧罐之间反方向流动,降低鸡粪发酵过程产生的高浓度氨氮对厌氧微生物的抑制效应,同时提高沼气产率和厌氧发酵料液中的氮磷浓度。利用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氮磷,形成的晶体产物添入高温消化后的沼渣中,制备成以磷酸铵镁为主要有效成分的缓释复合肥。本工艺生成产品为清洁能源沼气与高效缓释复合肥,可同时实现鸡粪能源与资源回收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3831.6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促进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挥发性短链有机酸的方法,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本发明以剩余污泥为模式底物采用NaOH预处理后,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反应器进水,接入产酸种泥进行厌氧产酸反应,在发酵初期通过添加微量水合金属化合物促进产酸菌群的生长及活性,添加量在1~300mg/L或1~3,000mg/L之间,挥发性短链有机酸的最高产率可达0.32g挥发性短链有机酸/g有机质,比未添加的对照实例酸产率提高12%~58.0%。本发明促使废弃物中有机质高效生物转化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缓解有机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水合金属化合物添加量极其微量,发酵过程所需的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具有成本低、转化率高、发酵周期短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8553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81076.7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10L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3/101 , C10L3/103 , C10L3/104 , C10L3/105 , C10L3/106 , C10L2290/08 , C10L2290/54 , C10L2290/5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净化装置,用于对基于有机废弃物发酵产生的沼气进行净化,其中,所述沼气净化装置包括筒体、增压泵以及喷射器,所述筒体为大致呈圆筒状的气密罐体并且盛装有弱酸或弱碱溶液,所述筒体在下部侧面设有沼气入口,所述增压泵位于筒体外部并通过管线连接至所述沼气入口,用以将待净化的沼气泵入所述沼气入口;所述喷射器位于所述筒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喷射器的内部空间与所述沼气入口流体连通,所述喷射器的包围所述内部空间的壁上设有多个喷射孔,所述筒体在上部设有沼气出口,用以输出经过净化的沼气。本发明专利可实现快速净化,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便捷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0077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221470.5
申请日:2015-0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淤泥脱水处理的装置及工艺,其包括具有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脱水室,脱水室具有对从进水管进入的淤泥进行过滤的过滤膜、以及对淤泥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脱水室还具有锁闭其室门的锁闭装置。具体操作工艺:a.将前道工序产生的淤泥通过进水管流入脱水室;b.利用过滤膜对淤泥进行过滤,与此同时加热装置对脱水室加热;c.水通过过滤膜从出水管流出;d.淤泥中所剩余的水被加热成水蒸气从脱水室上部的小孔逸出;e.待脱水室中淤泥被完全干燥后开启室门的锁闭装置以打开室门,将室内淤泥排出。本发明结构简单,脱水率高,经济,能适应各类混凝淤泥的脱水处理,如电絮凝法产生的淤泥,化学混凝法产生的淤泥等。
-
公开(公告)号:CN103642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60241.4
申请日:2013-12-10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12P7/54
Abstract: 一种促进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乙酸的方法,属于污泥资源化领域。本方法的步骤:(1)以剩余污泥为原料,选取ZnSO4·7H2O、CoCl2·6H2O、CuCl2·2H2O、MnCl2·4H2O和FeSO4·7H2O五个因素为自变量,分别设计不同水平,以乙酸浓度为因变量,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原则设计响应面实验方案;(2)根据实验方案,在发酵初期添加水合金属化合物进行厌氧发酵实验,产生以乙酸为主的目标产品,利用响应面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3)根据分析结果,建立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乙酸的模型方程,确立乙酸达到最大浓度时水合金属化合物最优组合条件,在此条件下乙酸产量提高了61.8%。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152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253937.9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12N1/20 , C02F3/34 , C12R1/01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领域,涉及一种硫氧化菌,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sp3,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394。本发明还提供包含所述寡养单胞菌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的寡养单胞菌能够高效地氧化S2-,有效降低水体中S2-含量,从而改善水体质量,特别是在黑臭水体的治理和净化上,有显著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517522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930290.9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02F3/32 , C02F3/34 , C02F10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28 , Y02W10/18 , C02F3/32 , C02F3/34 , C02F2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河流等水体流域内的污染物控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坑塘人工湿地及其的建造方法。本发明规划建设坑塘湿地主要以河流两岸的现有沙坑为基础,整体布局,结合河流水系流向,通过坑与坑、坑与河水系连通技术,形成河流干流连水面。坑塘湿地群植被以自然恢复为主,结合干流植被恢复规划,湿地植被类型以土著种为主,包括水生、沼生、湿生和中生。坑塘湿地群建成后,湿地群内水质优于干流水质,且达到丰水期全部淹没、平水期连通渠水流畅通、枯水期连通渠断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077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23831.6
申请日:2013-01-23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促进固体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挥发性短链有机酸的方法,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本发明以剩余污泥为模式底物采用NaOH预处理后,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反应器进水,接入产酸种泥进行厌氧产酸反应,在发酵初期通过添加微量水合金属化合物促进产酸菌群的生长及活性,添加量在1~300mg/L或1~3,000mg/L之间,挥发性短链有机酸的最高产率可达0.32g挥发性短链有机酸/g有机质,比未添加的对照实例酸产率提高12%~58.0%。本发明促使废弃物中有机质高效生物转化成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促进有机废弃物的减量化,缓解有机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水合金属化合物添加量极其微量,发酵过程所需的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具有成本低、转化率高、发酵周期短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484506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310329779.7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IPC: C12P7/52
Abstract: 一种利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丁酸的方法,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本方法的步骤为:①以剩余污泥为原料,调节污泥的质量浓度,加入NaOH处理并离心,取上清液作为发酵底物;②加入ZnSO4·7H2O、CoCl2·6H2O、CuCl2·2H2O、MnCl2·4H2O和FeSO4·7H2O的组合物进行厌氧发酵,以获得丁酸。这五种水合金属化合物的加入量采用响应面软件中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则进行设计。根据实验结果,建立利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生产丁酸的模型方程,确立丁酸达到最大产率的水合金属化合物最优组合条件。本发明添加的水合金属化合物极其微量,具有成本低、转化率高、发酵周期短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