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5987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310751593.0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A、根据结构面产状确定钻孔方向进行钻孔;B、封闭包含结构面的钻孔形成测试段;C、先后对测试段进行三次注水加压循环试验,获得测试段压力-时间曲线;D、对测试段印模,获得结构面在孔壁的展布特征;若结构面附近没有羽状裂隙且孔壁完整岩体段无新裂纹,转至E;否则转至A;E、据压力-时间曲线,获得关闭压力阀后压力曲线的拐点;若后两次试验中拐点值差别在15%以内,取平均值作为结构面法向应力;否则取第二次试验的拐点值作为结构面法向应力。本发明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75987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51593.0
申请日:2013-12-31
Applicant: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压性或压扭性结构面法向应力快速测定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A、根据结构面产状确定钻孔方向进行钻孔;B、封闭包含结构面的钻孔形成测试段;C、先后对测试段进行三次注水加压循环试验,获得测试段压力-时间曲线;D、对测试段印模,获得结构面在孔壁的展布特征;若结构面附近没有羽状裂隙且孔壁完整岩体段无新裂纹,转至E;否则转至A;E、据压力-时间曲线,获得关闭压力阀后压力曲线的拐点;若后两次试验中拐点值差别在15%以内,取平均值作为结构面法向应力;否则取第二次试验的拐点值作为结构面法向应力。本发明用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3866847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139872.1
申请日:2014-03-26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IPC: E02D19/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切河谷水电工程挡水围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的深切河谷水电工程挡水围堰结构,以提高挡水围堰的抗滑稳定性,确保基坑施工期的安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深切河谷水电工程挡水围堰结构,具有浇筑于河床一侧岩台上的混凝土挡水围堰,岩台内、挡水围堰轴线位置设置灌浆帷幕,岩台背水侧钻设排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挡水围堰底部岩台上预留岩埂,该岩埂迎水侧采用台阶式开挖;所述混凝土挡水围堰背水侧的岩埂顶部经锚索或锚筋束加固,所述混凝土挡水围堰河床侧岩台上预留平台并用锚索或锚筋束加固,锚索或锚筋束穿过对围堰稳定起到控制性影响作用的缓倾结构面1~2m。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5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4983.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弱错动带人工制样装置及方法,所述软弱错动带人工制样装置包括压力装置和充填室,所述充填室内设有上盘节理岩体和下盘节理岩体以及充填在充填室的内部空间的充填材料,所述压力装置与充填室之间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从压力装置的一端到充填室的一端之间依次设有通气阀和压力表。本发明解决了现场由于开挖扰动难以获取初始岩样的难题,并且能够对不同厚度、不同强度、不同粗糙度的软弱夹层进行人工制作,实现了不同充填材料错动带的试验可重复操作性,节省了现场取样和制样费用,实现了对不同充填物质的自主模拟,最大程度真实反映了现场原位层间错动带的物质组成和力学性质,为工程安全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70443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9951.0
申请日:2012-06-25
Applicant: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水压力作用下隧洞运行安全性试验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水压力作用下隧洞运行安全性试验方法,利用压水的方法模拟高外水压力作用,评价隧洞运行期间的稳定性,尽量做到与现场情况保持一致,以克服数值模拟方法的弊端和规范计算方法的局限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外水压力作用下隧洞运行安全性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开挖试验洞;b、在试验洞中部选取1倍洞径长度的隧洞作为支护区,并进行系统支护,选取1倍洞径长度的隧洞作为非支护区;所述支护区和非支护区到试验洞两端的距离不小于1倍洞径的长度;c、分别在支护区和非支护区进行压水试验,并进行系统的监测。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1810754264.4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脆性岩石损伤程度测试方法及岩石渗透性变化测试装置,包括气体注入装置、液体注入装置、四个以上的多个橡胶皮套,所述橡胶皮套与气体注入装置和液体注入装置并联连接;测试步骤包括特征应力加载、气体渗透性测试和液体渗透性测试。本发明能够对多个岩样进行气体和液体渗透性变化连续同时测试,保证了外界环境条件的统一,并且获得了不同特征应力对应的渗透性变化规律,实现了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价。同时,该测试方法方便快捷,可以为现场支护调整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136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913138.6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固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程度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流固耦合作用下岩石损伤程度测试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围压油缸,所述围压油缸内形成压力室,所述压力室中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填充岩石样本,所述岩石样本的至少周侧处于压力室内;所述套筒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顶面容腔和底面容腔,所述顶面容腔和底面容腔内分别设有P波传感器和S波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岩石在流固耦合作用下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价,并且能够实现在有围压条件下的测量,在测试加压过程中对传感器没有影响,并且通过充分发挥声波本身特性测试岩石的损伤程度,实现了对岩石加载损伤的无损、定量、全过程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89822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754264.4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脆性岩石损伤程度测试方法及岩石渗透性变化测试装置,包括气体注入装置、液体注入装置、四个以上的多个橡胶皮套,所述橡胶皮套与气体注入装置和液体注入装置并联连接;测试步骤包括特征应力加载、气体渗透性测试和液体渗透性测试。本发明能够对多个岩样进行气体和液体渗透性变化连续同时测试,保证了外界环境条件的统一,并且获得了不同特征应力对应的渗透性变化规律,实现了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价。同时,该测试方法方便快捷,可以为现场支护调整提供最直接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234826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50041.4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岩各向异性弹性模量测定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片岩各向异性弹性模量测定方法,为准确评估深埋片岩隧洞的稳定性和后期支护提供可靠的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片岩各向异性弹性模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进行现场无损取样;b、按平行、垂直、与片理成一定的夹角方向钻孔获取三组岩芯;c、分别对三组岩芯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获得每块岩芯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并得到各组岩芯的平均弹性模量和平均泊松比;d、将步骤c得到的试验结果代入下式中,求得变量G'; e、将E、E′、v′、G'代入上式中,然后取倒数,即可得到加载方向弹性模量随夹角β变化的曲线。本发明适用于深埋隧洞工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438968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29640.9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浙江中科依泰斯卡岩石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 华电福新周宁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监测信息的裂隙岩质边坡动态反馈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监测信息的裂隙岩质边坡动态反馈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以实现裂隙岩质边坡工程稳定性的定量分析、优化设计和风险预测,提高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监测信息的裂隙岩质边坡动态反馈分析与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边坡划分为若干沿边坡由上而下进行的开挖施工步,每个施工步包括边坡开挖施工和支护结构施工;实时监测边坡开挖期间每一个施工步的变形;针对第n个施工步,n≥1,基于现场岩体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建立裂隙岩体数值分析模型。本发明适用于水利水电、交通等领域的裂隙岩质边坡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