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465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924346.X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淡水石首鱼驯养的浮式网箱养殖平台,其包括浮动组件、缓冲机构、注氧机、清理机构和饲料下料机构,所述浮动组件是由多组浮块组合而成,且浮动组件内两侧设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上设置有清理机构,且清理机构上设置有网箱,每两个所述浮动组件之间于表面设置有饲料下料机构,且每四个浮动组件中部设置有注氧机,注氧机一侧设置有输氧管,输氧管远离注氧机一侧位于网箱,注氧机于网箱之间相互配合;该装置外部力作用于网箱并传递到滑动块上,滑动块通过限位槽与固定板连接,如果外部力较大,滑动块会移动到限位槽的一端,此时缓冲杆起到缓冲和减震的作用,而刮板和吸附板相互配合工作,用于清理收集污物。
-
公开(公告)号:CN1122438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23571.6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石首鱼人工繁育方法,属于水产动物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淡水石首鱼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亲鱼的强化培育、人工催产、苗种孵化、仔鱼开口与培育、稚鱼培育。采用本发明的人工繁育方法,淡水石首鱼人工催产受精率在60%以上,苗种培育成活率在70%以上,亲鱼可实现2~3次催产繁殖,产后成活率达100%,首次实现了淡水石首鱼苗种的规模化人工繁育。
-
公开(公告)号:CN102907353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110369485.8
申请日:2011-11-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鲚天然鱼种或者人工繁育鱼种的运输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与运输刀鲚鱼种配套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运输季节的选择、配备盛放鱼种的容器及运输用水的盐度,其特征是不进行充氧并添加8‰~10‰盐度长江水或原塘水运输,水箱的水位占容器容积的3/4左右,鱼种规格为8~15厘米的鱼种,鱼种运输密度为1.5g/L左右,运输水温15℃~22℃,运输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为宜。本发明适用于刀鲚鱼种的运输,运输成活率95%以上且方法简便易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2283150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91146.5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刀鲚池塘养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刀鲚投放到池塘中,并在浮游动物、日本沼虾和虾虎鱼存在下进行养殖,浮游动物、日本沼虾和虾虎鱼的存在量使得在养殖过程中刀鲚与浮游动物、日本沼虾和虾虎鱼形成平衡的生物营养链。本发明提供的刀鲚池塘养殖的方法,建立起养殖水体中刀鲚、浮游动物、日本沼虾和虾虎鱼生物种群之间的生态功能互补的生物营养链,确保刀鲚摄食的适口、适量,可使刀鲚的成活率高达90%,可在2年内由5g左右长到100g以上,形成大规格商品刀鲚,且养殖出的刀鲚品质高,肉质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9重量%,胶原蛋白含量高达0.3%以上。本发明方法极具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647416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910182857.9
申请日:2009-09-08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池养刀鲚亲鱼的拉网捕捞、运输及暂养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①、亲鱼拉网捕捞:在15~22℃的清晨用特制网具拉网捕捞,用盆连鱼带水转入运输水桶。②、亲鱼运输:运输水桶内壁固定一层薄海绵,运输用水经沉淀、加盐处理,运输时间保持在40min以内。③、亲鱼暂养:暂养池为室内水泥池,面积在20~40m2,水深在0.8~1.0m,池中保持充足的溶氧、合适的光线和一定的冲水。本发明避免了刀鲚亲鱼的脱鳞受伤,有效地提高刀鲚亲鱼的运输、暂养成活率;同时也为刀鲚等洄游性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的解决提供了确实可行的运输、暂养方案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33558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011132257.4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南京农业大学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橄榄蛏蚌人工养殖回捕率的网箱及其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养殖网箱和防逃内胆。将防逃内胆放置于养殖网箱中,在防逃内胆内铺设底泥,底泥铺设高度为3‑5cm,低于防逃内胆最高高度;将橄榄蛏蚌蚌苗放于防逃内胆内;随后将养殖网箱吊养在养殖地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输方便、价格低廉、可重复使用的提高橄榄蛏蚌人工养殖回捕率的网箱及养殖方法,对我国橄榄蛏蚌种质资源保护及人工养殖开发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98525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810337652.2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IPC: A61K31/7048 , A61K31/122 , A61K31/12 , A61K31/375 , A61K31/165 , A61P3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淡水石首鱼小瓜虫病的药水及其应用,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分开放置的A液和B液;其中A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大黄素21-66mg和蒙花苷1-2.33mg;B液具体为:每升水中含有6-姜酚1-1.5mg、维生素c 3-3.33mg和辣椒素2-4mg。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药水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简单,对养殖水体没有污染,治愈率高,且适用于不同类型水体中小瓜虫病的防治,也为其他种类鱼的小瓜虫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01564017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910030354.X
申请日:2009-03-19
Applicant: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鲚灌江纳苗的池塘生态养殖方法,属于鱼类纳苗、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①、选择江边土池;②、用筛绢网设置专用纳苗区;③、当苗量达到1-3尾/L时及时采用水泵进行纳苗;④、采用泼喂豆浆、网箱投放抱卵虾的措施进行天然饵料生物培养;⑤、池中水温在10℃以下时对纳苗池的鱼种进行分离除野操作;⑥、采取投放发酵的有机肥、放养幼虾、搭养白鲢等生态技术措施,严格调控水质,专池培育刀鲚;⑦、养殖至二冬龄,可根据市场需求捕捞上市。本发明有效地突破刀鲚池塘养殖问题,获得可与野生刀鲚品质相媲美的刀鲚,进而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刀鲚的人工繁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显著地提高了苗种成活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805B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0910036288.7
申请日:2009-10-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IPC: A01M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虫类、枝角类与桡足类浮游动物的采集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采集步骤:选定水体中浮游动物密度在10个/mL以上的河道、沟渠或池塘等采集水域;固定采集装置并启动潜水泵,使水泵进水口离水面30~50cm,启动水泵后每1~2小时收集一次浮游动物;将收集的浮游动物根据不同用途,用不同网目筛绢进行分离并用干净池塘水进行清洗1~3遍。本发明采用的装置结构简单、取材容易、使用方便,可充分利用各种淡水水体中自然繁殖而且容易再生的天然浮游动物资源,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适合在静水、缓流水域及大小不同水体中使用,具有高效、经济、实用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692791A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910034086.9
申请日:2009-08-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阴市申港三鲜养殖有限公司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鲚的全人工繁殖方法,属于鱼类养殖技术领域。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亲鱼来源;亲鱼选育,包括静、流水相结合强化培育;人工催产措施,包括亲鱼选择、采精、挖卵检查、催产水温确定、亲鱼配组、激素注射、人工授精等;微流水孵化;夏花及鱼种的培育。本发明通过加强亲鱼营养强化培育,投喂激素和流水刺激调控等手段,促进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与排放,规范人工催产、授精工艺,独创简易浮性卵的流水孵化装置并加强孵化期的管理与生态调控,有效地突破刀鲚人工繁殖技术难题,人工繁殖的催产率为33%,受精率为48%,孵化率为4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