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33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396947.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力应变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包括一种应力应变传感器及安全壳,应力应变传感器包括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光栅测点,传感组件适于与待测结构连接;扩大端,套设于传感组件的外部,扩大端开设有安装孔,传感组件贯穿安装孔设置,扩大端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扩大端分别设置于光栅测点的两侧,扩大端适于增加传感组件与待测结构中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本发明通过在传感组件的外部设置扩大端,扩大端增加传感组件与待测结构中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传感组件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提高传感组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应力应变传递效果,确保光栅测点位置在待测结构中锚固,在混凝土硬化后,保证传感组件能够协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3996.3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40/15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获取核电厂隔震系统的有限元模型的节点信息、单元信息、材料信息、实常数信息的第一格式数据文件,根据模型转换规则将节点信息、单元信息、材料信息、实常数信息的第一格式数据文件分别转换为SAP2000可识别的第二格式数据文件,在SAP2000中导入第二格式数据文件,以生成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相应的,还提供一种建模装置、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的分析方法及分析系统。该核电厂隔震系统模型的建模方法可实现核电厂隔震系统的快速建模及隔震分析过程,以解决传统隔震分析技术中建模工作带来的工作负担,提高隔震系统模型的建模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082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462450.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地下爆炸手段测试核电厂桩基础动力特性的方法,属于核电厂土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地勘数据,建立精细成层土模型和简化成层土模型;S2、以实际工程地震作为输入,计算所述精细成层土模型中各土层的最大速度;S3、计算所述简化土层模型中各土层的振动速度;S4、确定炸药用量、布置和起爆顺序;S5、确定试验桩的布置;S6、确定试验桩形式、上部配重和内置传感器类型和位置;S7、现场施工,钻孔埋设炸药,制作试验桩;S8、起爆炸药,测量试验桩反应,获取试验桩的动力特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模拟地震波由下到上的传播模式和由土传至桩身的过程,从而获得核电厂桩基础在较为符合实际地震情形下的动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2449.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K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震试验反应谱识别方法、核电厂机电设备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及设备。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自定义设置、仍大量由人工读谱、读谱精度差以及无法直接应用于后续易损度计算的问题;该方法通过识别抗震试验反应谱曲线特征,将反应谱曲线与背景栅格分离,将识别后的反应谱图像与自适应坐标轴网相关联,自动识别原始反应谱中符合条件的多个峰值加速度值及对应频率,自动识别关键频率以及加速度值,为后续反应谱削峰处理提供数据输入。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机电设备易损度分析工作中原始反应谱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可广泛应用于核电厂地震PSA相关机电设备的易损度分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04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369267.4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结构体系地震反应时域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建立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将之导入ACS SASSI软件;在ACS SASSI中生成有限区域地基模型,并生成自由波场分析结果;将地基模型、结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至ANSYS软件中进行粘合,得到地基土‑结构有限元模型;根据自由波场分析结果获取等效输入地震荷载,并将之施加于地基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人工边界节点上,以形成土‑结构体系地震反应时域分析模型。此外,还提供相应的建模装置、地震反应时域分析方法及系统。该建模方法不仅能够自动、快速生成满足计算稳定性的地基模型,且能够考虑地基非线性特性,最大程度的减少时域分析的建模工作和分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04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1369267.4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10 , G06T17/2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结构体系地震反应时域分析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建立结构的三维模型,并将之导入ACS SASSI软件;在ACS SASSI中生成有限区域地基模型,并生成自由波场分析结果;将地基模型、结构的三维模型导入至ANSYS软件中进行粘合,得到地基土‑结构有限元模型;根据自由波场分析结果获取等效输入地震荷载,并将之施加于地基土‑结构有限元模型的人工边界节点上,以形成土‑结构体系地震反应时域分析模型。此外,还提供相应的建模装置、地震反应时域分析方法及系统。该建模方法不仅能够自动、快速生成满足计算稳定性的地基模型,且能够考虑地基非线性特性,最大程度的减少时域分析的建模工作和分析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39608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462450.9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地下爆炸手段测试核电厂桩基础动力特性的方法,属于核电厂土建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地勘数据,建立精细成层土模型和简化成层土模型;S2、以实际工程地震作为输入,计算所述精细成层土模型中各土层的最大速度;S3、计算所述简化土层模型中各土层的振动速度;S4、确定炸药用量、布置和起爆顺序;S5、确定试验桩的布置;S6、确定试验桩形式、上部配重和内置传感器类型和位置;S7、现场施工,钻孔埋设炸药,制作试验桩;S8、起爆炸药,测量试验桩反应,获取试验桩的动力特性。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模拟地震波由下到上的传播模式和由土传至桩身的过程,从而获得核电厂桩基础在较为符合实际地震情形下的动力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4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40194.X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抗剪承载力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剪力墙试件进行推覆试验,记录实际的推覆试验现象并获取相应荷载下剪力墙试件的位移,绘制第一抗侧力‑位移曲线;基于实际的推覆试验现象和/或第一抗侧力‑位移曲线,确定剪力墙的实际典型特征荷载,实际典型特征荷载包括实际开裂荷载、实际屈服荷载和实际极限荷载;建立剪力墙试件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预设的剪力墙参数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扩展,生成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对剪力墙试件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典型特征荷载分别建立对应的开裂荷载预测模型、屈服荷载预测模型以及极限荷载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272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37069.3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太原理工大学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13 , G06T17/10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力墙抗震层间位移角预测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剪力墙试件进行推覆试验,记录实际的推覆试验现象并获取相应荷载下剪力墙试件的实际试件高度和实际顶端位移;根据实际试件高度和实际顶端位移,确定对应的实际剪力墙层间位移角并绘制第一抗侧力‑层间位移角曲线;基于推覆试验现象和/或第一抗侧力‑层间位移角曲线,确定剪力墙典型特征荷载对应的实际层间位移角;建立剪力墙试件对应的有限元模型;利用预设的剪力墙参数对有限元模型进行扩展,生成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扩展后的有限元模型对剪力墙试件进行仿真分析,基于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层间位移角建立对应的层间位移角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435804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111462449.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震试验反应谱识别方法、核电厂机电设备抗震能力分析方法及设备。为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自定义设置、仍大量由人工读谱、读谱精度差以及无法直接应用于后续易损度计算的问题;该方法通过识别抗震试验反应谱曲线特征,将反应谱曲线与背景栅格分离,将识别后的反应谱图像与自适应坐标轴网相关联,自动识别原始反应谱中符合条件的多个峰值加速度值及对应频率,自动识别关键频率以及加速度值,为后续反应谱削峰处理提供数据输入。本发明能有效提高机电设备易损度分析工作中原始反应谱的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可广泛应用于核电厂地震PSA相关机电设备的易损度分析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