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2248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12549.9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进军 , 周晓斌 , 陈怀宇 , 赵宏军 , 肖孟男 , 王贵 , 蒋戈凌 , 翟晓满 , 徐迎秋 , 白琳琳 , 胡文婕 , 姜博文 , 刘涛 , 熊宇 , 姜奕舒 , 黄艺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响应核电厂优先电源断相故障的继电保护配置系统,核电厂优先电源包括第一电源开关站、第二电源开关站、主变压器、辅助变压器、高厂变压器。核电厂厂内备用电源包括第一备用发电机组和第二备用发电机组,当第一电源开关站与主变压器间发生断相时,安装在主变压器高压侧的断相故障响应装置能够发出信号,在第二电源开关站和辅助变压器间发生断相时安装在辅助变压器高压侧的断相故障响应装置能够发出信号,在备用发电机组出线母线上安装负序电压检测装置,作为启动第一备用发电机组和第二备用发电机组的判据,使优先电源断相时第一备用发电机组或第二备用发电机组根据情况自动启动,防止优先电源断相时核电厂进入全厂断电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51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1003.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6/23 , G06F21/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结构化数据的核电厂地震PSA走访系统及方法,为解决现有抗震能力的走访过程中需编制大量文件造成的易混淆出错问题。本发明由移动端和服务器端两部分组成,移动端和服务器端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服务器端负责走访数据的汇总整理以及校验和数据存储,移动端负责数据传输与读取、系统登录与主页、用户与服务器端建立信息交互等功能;本发明适用于与移动端进行结构化数据传输的数据封装模式,基于该封装模式的数据适用于多种场合的数据传输需求;采用移动端进行现场走访评估的实现方案,省去人工执行的繁琐过程,更有效率、准确以及简单地完成走访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792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54041.9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电磁环境预警的报警阈值确定方法、报警阈值确定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电磁环境测量传感器的类型,并基于所述电磁环境测量传感器的类型确定报警基准限值;确定在电磁环境测量传感器对应报警基准限值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的电磁安全裕度;通过所述电磁安全裕度对所述报警基准限值进行调整,得到电磁环境预警的报警阈值。本发明的报警阈值确定方法,能够设立电磁环境预警的报警阈值,对核电机组电磁环境严酷程度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在电磁环境超过报警限值时作出提醒,降低核电机组因电磁环境变化对设备安全带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2705.2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G01R19/00 , G01R19/155 , G01R31/34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厂群电机的电压监控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获取核电厂群电机的拓扑关系图;将拓扑关系图转换为母线的矩阵表达式;随后按照层级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计算各层级母线的节点功率;基于各层级母线的节点功率确定各层级母线的电压偏移量;然后判断各层级母线的电压偏移量是否超出各层级母线预设的电压偏移范围;如果电压偏移量超出预设的电压偏移范围,则显示超限的母线对应的报警信息。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厂用电分析的需求,相对于传统的潮流计算方法,本发明采用的计算方式更加简单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85023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12852.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柴油发电机组供电负荷的加载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厂用电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和负荷数据信息表;根据电路连接关系识别出某一核电厂柴油发电机组对应的加载负荷的负荷电压等级、负荷类型、负荷运行工作制、负荷额定容量和负荷最大断电时间;根据发电机组加载负荷的负荷最大断电时间和预设的加载工步时间间隔确定对应的加载工步;根据发电机组加载负荷的负荷电压等级、负荷类型、负荷运行工作制和负荷额定容量确定同一加载工步对应的加载负荷的第一负荷容量;判断第一负荷容量是否均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负荷容量;如果第一负荷容量均小于等于对应的预设负荷容量,则按照加载工步依次加载发电机组对应的加载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682694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407287.9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DEC电气系统及供电方法。本公开的核电厂DEC电气系统,为DEC工况下缓解严重事故后果所需必的厂用电设备提供可靠的电源及配电回路,满足了核电厂安全目标以及纵深防御总体要求。专设抗震的DEC电气系统,不再设置抗震的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及中、低压、直流及UPS电气系统,大幅减小了抗震柴油发电机组的容量。同时,减少了核电厂抗震电气系统的采购、安装及专用抗震厂房的成本,显著提高了电气系统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469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065906.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K9/62 , G06F11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生成核电厂控制测量电缆端接图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端子排信号匹配模块、端子排信号分析模块、电缆芯数截面选择及电缆校验模块。该系统以电气典型端接表和仪控/分布式控制系统端接表为输入,以工程电缆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端子排信号的关联匹配和分类,确定电缆根数和电缆芯数,自动化输出电缆端接图,电缆系统图和电缆清册。本发明可以有效避免端接设计中人为失误,实现控制测量电缆自动选型,端接自动完成,可以实现数据重复利用,大大提高端接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9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463316.0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交流电动机类负载的蓄电池工作周期制定方法,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动机类负载的运行数据;根据电动机类负载的工作特性和启动时间,将电动机类负载的工作周期分为启动和正常运行工况,分别计算启动有功功率和启动无功功率,以及正常运行工况下的额定有功功率;根据启动无功功率核算逆变器功率因数补偿元件是否满足逆变器的反灌纹波特性;计算电动机类负载启动和正常运行时蓄电池的放电电流,进而制定蓄电池工作周期。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蓄电池容量选择的准确性,保证蓄电池在规定的后备时间内可靠地为电动机类负载供电,同时避免蓄电池容量选择过大对建筑用房、设备采购等带来的经济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4239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83619.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仿真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电气配电专业设计图纸中设计数据进行规范,达成设计和信息识别规约方面的协同。实现从电气设计文件到仿真模型的自动建模,主要体现在实现了电气负荷模型和配电网络模型自动生成以及从设计数据到仿真模型数据的自动填充。通过直接对电气配电系统的馈线设计信息进行形式和内容范围两方面的规约,通过信息提取转换工具软件,电气仿真自动建模过程可以在接收到数据后自动进行,使得电气专用设计软件与仿真验证平台电气仿真建模之间完成无缝对接,可以提高数据识别和电气建模过程的准确性,更适应数字化电气专业的快速自动仿真建模及设计验证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1208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032023.6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电厂直流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核电厂直流系统的最大运行工况和最小运行工况;基于核电厂直流系统的最大运行工况计算核电厂直流系统中直流母线的最大短路电流;以及,基于核电厂直流系统的最小运行工况计算核电厂直流系统中直流母线的最小短路电流。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确定核电厂的最大、最小运行工况,并基于最大、最小运行工况计算核电厂直流系统中的最大、最小短路电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按照单一短路电流值进行直流系统保护配合时,可能引起的保护配合元件遮断容量不够以及发生短路时灵敏度低于计算值等问题,更好的对线路进行短路保护,降低短路火灾造成的安全和经济损失。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