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压水堆再生热交换器的试验研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75690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55049.5

    申请日:2024-1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压水堆再生热交换器的试验研究系统,包括水源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再生热交换器的试验回路,水源控制系统和压力控制系统均连通至试验回路,水源控制系统用于向试验回路进行试验前充水和试验中补水操作,压力控制系统通过充入气体方式提升试验回路中的冷却剂压力;试验回路包括流量控制系统、加热系统和辅助回热系统,流量控制系统可控制调节试验回路中的流量并输入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包括再生热交换器,加热系统可将试验回路中的冷却剂加热至目标温度后输入再生热交换器的壳侧,辅助回热系统为再生热交换器的管侧提供指定温度的冷却水,且冷却水在冷却塔的作用下冷却。

    一种气溶胶行为机理研究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24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0749139.X

    申请日:2024-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行为机理研究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试验管可调节内部温度至预设值并保持稳定,空气供应系统可将空气温度调节至预设值并输送至气溶胶配送系统,将气溶胶配送系统产生的气溶胶输送至气溶胶缓冲系统,抽真空系统用于对气溶胶缓冲系统抽真空,在气溶胶缓冲系统中可配制预设温度下具有预设数量浓度的气溶胶并输送至试验管内;水蒸气发生系统可产生预设温度的水蒸气并输送至试验管内,使得试验管内达到预设相对湿度,气溶胶采样系统用于对试验管内的气溶胶进行采样并输送至气溶胶测量系统进行参数测量,以使得试验装置可研究不同数量浓度的气溶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行为机理。

    一种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测量分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9531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0607991.X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测量分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完全壳内不同位置的取样探头,每个取样探头与对应的取样电磁阀连接,取样电磁阀连接水蒸汽分析仪,水蒸汽分析仪经水蒸汽冷凝装置连接气体缓冲存储罐,气体缓冲存储罐连接氧气分析仪、氢气分析仪,氧气分析仪实现氢气与氧气的分离和氧气浓度的测量,分离的氢气进入氢气分析仪进行氢气浓度测量,氧气分析仪连接气液回收罐,氢气分析仪的排气经回收管线送回安全壳内部。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安全壳内某位置气体中的水蒸气浓度、氧气浓度和氢气浓度,实现在无氧气条件下氢气浓度的测量,判断该位置气体的可燃性,并为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喷淋系统启动时机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的分离式柔性热管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570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910954337.9

    申请日:2019-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的分离式柔性热管冷却系统,包括由热管段、连接管段和冷却管段组成的闭合回路,热管段采用换热性能良好且能够弯曲变形的柔性管材,热管段设置在冷却对象内部或者缠绕在冷却对象周围,冷却工质在热管段内与冷却对象进行热交换,经连接管段进入冷却管段,在冷却管段内被换热装置冷却后,回流至热管段。该系统可以针对压水堆核电站的不同冷却对象、不同工况条件调整柔性热管段的几何形状,依据冷却对象需求进行高效冷却换热,该柔性热管冷却系统液相区局部区域设置有软管,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振动、压迫、疲劳和冲击等载荷,因而具有更好的工程适用性、更广的应用范围和更强的灵活性。

    一种非能动流量控制设备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95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408559.2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流量控制设备,包括进水组件、过渡腔和排水管,进水组件连通过渡腔的侧壁,水平转换管的一端连通过渡腔的侧壁,水平转换管的另一端连通竖直进水管的底端,水平进水管的一端连通过渡腔的侧壁与水平转换管的一端连接处;从竖直进水管流入的水和从水平进水管流入的水形成对冲,水流总动量的切向分量抵消,水流竖直流入排水管;实现大流量进水,而当水位下降,竖直进水管的内部安装有浮球会下落遮蔽球座上形成的开口,从而使水流只能从水平进水管流入,瞬时切断竖直进水管的水流可以实现高低流量瞬时切换,满足安注箱用于一回路紧急冷却剂注入时,安注之初额定流量较大,几十秒后注入流量陡降,并长时间维持于较低水平的要求。

    一种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测量分析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9531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607991.X

    申请日:2021-06-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气体浓度测量分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完全壳内不同位置的取样探头,每个取样探头与对应的取样电磁阀连接,取样电磁阀连接水蒸汽分析仪,水蒸汽分析仪经水蒸汽冷凝装置连接气体缓冲存储罐,气体缓冲存储罐连接氧气分析仪、氢气分析仪,氧气分析仪实现氢气与氧气的分离和氧气浓度的测量,分离的氢气进入氢气分析仪进行氢气浓度测量,氧气分析仪连接气液回收罐,氢气分析仪的排气经回收管线送回安全壳内部。本发明可以同时测量安全壳内某位置气体中的水蒸气浓度、氧气浓度和氢气浓度,实现在无氧气条件下氢气浓度的测量,判断该位置气体的可燃性,并为严重事故后安全壳内喷淋系统启动时机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的纳米流体注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5354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108671.X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压水堆核电站的纳米流体注射系统,包括干湿分离纳米流体储存罐,设置在干湿分离纳米流体储存罐内的电动隔板,与干湿分离纳米流体储存罐底部连通的纳米流体导出管,电动隔板将干湿分离纳米流体储存罐的内腔分隔为纳米流体基液储存腔以及纳米颗粒储存腔,纳米流体基液储存腔内储存纳米流体基液,纳米颗粒储存腔内储存纳米颗粒;纳米流体基液储存腔的顶部连接氮气动力组件,纳米颗粒储存腔内安装高频超声震荡器组。该系统适用性强,短时间可以快速导通并混合纳米流体基液、纳米颗粒,得到高浓度的纳米流体,借助纳米流体的优越特性达到强化换热或提高临界热流密度的目的。

    一种基于非能动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2745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437832.2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非能动分离式热管换热器的核电厂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包括热管组、冷管段液相区域和风冷管段;所述热管组设置于乏燃料池内,与冷管段液相区域连接成自然循环管段;所述风冷管段一端连接于所述热管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管段液相区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用分离式热管对乏燃料组件进行冷却具有高效性;冷却系统以纳米流体作为冷却剂,并设计有自然循环回路维持纳米流体的分散性,低压沸腾换热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传热效率,有利于冷却换热。

    一种熔融物滞留容器及采用该滞留容器的反应堆外熔融物滞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99372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215005.6

    申请日:2017-11-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G21C9/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熔融物滞留容器及采用该滞留容器的反应堆外熔融物滞留系统,容器包括坩埚本体和填充于坩埚主体内的网格状立方体结构;坩埚本体包括主坩埚和辅坩埚;主坩埚和辅坩埚耦合连接。系统包括设置于压力容器下方的冷却空间、设置于冷却空间内的熔融物滞留容器、通向冷却空间上部的冷却水管线、通向冷却空间下部的纳米流体冷却管线和与纳米流体冷却管线连接的纳米流体制备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耦合单体坩埚,在增大单体坩埚换热面积的同时又解决了多坩埚熔融均匀分配等关键问题;不同位置采用高或低于熔融物密度的牺牲材料,兼具功能的同时便于将牺牲材料分布在熔融物上部和下部,分别起隔离保护和辅助换热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