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363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196249.9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形组件核电站反应堆堆芯非对称装载方法。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形组件核电站反应堆堆芯非对称装载方法,通过keff等效、可燃毒物含量等效的方法来设计非对称装载的方案,用于改善由于非对称装载引起的象限功率倾斜及可燃毒物不对称引起的象限功率倾斜,从数值计算角度来为非对称装载提供辅助,更能系统地解决非对称装载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进行不对称堆芯装载,在燃料组件破损时,不必弃用破损组件的对称位置的组件,能够在保证堆芯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提高堆芯的燃料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82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8568.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全陶瓷微胶囊封装燃料组件的首循环24个月压水堆堆芯及其装载方法,堆芯由177组全陶瓷微胶囊封装燃料组件组成,将各个组件按富集度大小分三个区装载,三个区的组件的富集度均控制在8%~10%的区间内,将富集度最高的组件置于堆芯外区,该组件共72组,其中部分组件中的可燃毒物棒为8根,另一部分组件中的可燃毒物棒为12根;将富集度相对较低的组件布置在堆芯中区,该组件共32组,且组件中的可燃毒物棒均为12根;将富集度最低的组件布置在堆芯内区,该组件共73组,且组件中的可燃毒物棒均为12根。本发明堆芯功率相比于采用棒状燃料时提高15%,可达到3500MW,首循环寿期长度达到24个月寿期长度,堆芯安全性和经济性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3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17170.5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型堆全寿期慢化剂温度系数的快速估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计算待分析的SiC包壳小型堆与现有的Zr包壳小型堆的燃耗深度为BU0时,在工况0下的慢化剂温度系数差D0;S2,基于慢化剂温度系数差D0,计算待分析的SiC包壳小型堆与现有的Zr包壳小型堆的等效系数B;S3,根据等效系数B,计算待分析的SiC包壳小型堆与现有的Zr包壳小型堆的燃耗深度为BU1时,在工况1下的慢化剂温度系数差D1;S4,基于慢化剂温度系数差D1,计算得到待分析的SiC包壳的小型堆的燃耗深度为BU1时,在工况1下的慢化剂温度系数MTC1。本发明可快速估算出SiC包壳的小型堆全寿期的慢化剂温度系数,打破现有技术中对程序建模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05360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90659.1
申请日:2024-02-2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控制棒棒位的探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探测方法包括:采集反应堆当前的探测器信号;根据探测器信号、预设的参数化谐波集和探测器响应矩阵构造探测器响应方程;通过搜索棒位以最小化探测器响应方程的残差,预测当前的控制棒棒位。该探测方法可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依靠少量的堆外探测器信号,无法准确、快速地探测出当前控制棒棒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75186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010411599.3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T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中子符合计数的溶液系统钚浓度估算方法及监测系统,通过采用三维蒙特卡罗程序计算修正因子,对“点模型”方程组进行中子吸收效应的修正、(α,n)中子与裂变中子能谱差异的修正、诱发裂变中子与自发裂变中子探测效率差异的修正,使得改进的“点模型”方程组的中子符合计数计算结果能够准确反映铀钚溶液系统外中子探测系统中子符合计数的测量结果,从而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估算铀钚溶液系统的钚浓度。该种方法实现了对铀钚溶液系统钚浓度的非破坏性监测分析,是一种先进的、具有工程可行性的溶液系统钚浓度估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40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4309.9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后处理厂溶液系统铀钚同位素成分假定的方法,根据后处理厂的处理对象,确定处理对象的组件参数、辐照历史参数,进而确定临界安全分析用核素成分计算参数的保守组合,开展不同控制棒插入状态的核素成分计算,建立核素成分数据库,结合不同堆型乏燃料组件需考虑的辐照历史中控制棒插入范围、处理对象保守的组件轴向燃耗分布,确定满足铀钚同位素成分假定的不同初始富集度乏燃料组件平均燃耗限值,根据与不同初始富集度的乏燃料组件平均燃耗的范围及分布进行对比后调整迭代分析,使在确定的铀钚同位素成分假定及其对应乏燃料组件平均燃耗限值下,后处理厂刚好能够处理绝大多数的乏燃料组件,尽可能地提高临界安全设计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2769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0968364.3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F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块化临界安全贮槽,其包括若干个贮存模块,各个贮存模块依次排列拼合在一起,每个贮存模块包括容器和中子吸收体,所述中子吸收体设于所述容器内,并在中子吸收体与容器之间形成环形贮存区域。本发明空间利用率高,可有效提高贮存效率和普遍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3822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651739.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最小临界事故源项确定方法,属于临界事故源项设置领域,通过分别确定最小裂变次数Vmin、最小平均裂变中子数Nmin以及厂房中各个设备的中子或光子最小的泄漏率Dmin,以得到最小临界事故下对应的泄漏中子或光子数DN,结合最小临界事故下对应的泄漏中子或光子数DN以及所述最小临界事故源项的能谱,得到最小临界事故下对应的泄漏源项。采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最小临界事故源项确定方法,能够确定出相对包络的最小临界事故源项,能够囊括较多工况下的临界事故源项,降低了临界识别的漏报率,是准确进行临界事故识别及报警的先决条件,为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防护提供有利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064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39073.5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9/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VER堆型24个月平衡循环的堆芯装载方法,属于堆芯燃料管理设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在第N个循环开始前,用73‑85组新燃料组件替换反应堆中已经使用了两个循环的相同数量的旧燃料组件;在第N+1个循环开始前,用78‑90组新燃料组件替换反应堆中已经使用了两个循环的相同数量的旧燃料组件,保证装载换料前后新旧燃料组件总数量为163组不变。利用本发明提供方法能够实现对VVER堆型每两年进行一次停堆大修换料,可显著提高电厂的可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17044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476083.7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C04B35/488 , C04B35/50 , C04B35/622 , G21C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子吸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S1,按重量份计,用氧化钐原料30-90份和氧化铪原料10-70份配制成浆料,并将浆料中的固体颗粒研磨至亚微米级以下;S2,将制得的亚微米级以下的浆料干燥,再粉碎、过筛,得到所需粒径的粉体颗粒;S3,将过筛后的粉体颗粒压制成素胚;S4,将素胚高温烧结,得到中子吸收体。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控制棒,其吸收体采用上述中子吸收材料。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制备的中子吸收材料及控制棒辐照肿胀小、辐照蠕变小,使用寿命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