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520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111462456.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撞击安全壳结构,包括:以环形截面为典型段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层为壳体,外层为防撞结构,所述壳体和防撞结构通过N根型钢骨架无缝嵌套连接为整体,将防护功能融合到单体物项的安全壳中,可节省造价,便于施工。防撞结构分布于壳体外侧,通过型钢骨架形成整体,且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壳体连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安全壳的抗外部撞击能力。这种抗撞击安全壳结构使得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具备了较强的抗飞机撞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5208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2456.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撞击安全壳结构,包括:以环形截面为典型段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层为壳体,外层为防撞结构,所述壳体和防撞结构通过N根型钢骨架无缝嵌套连接为整体,将防护功能融合到单体物项的安全壳中,可节省造价,便于施工。防撞结构分布于壳体外侧,通过型钢骨架形成整体,且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壳体连为一体。大大增强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安全壳的抗外部撞击能力。这种抗撞击安全壳结构使得传统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安全壳具备了较强的抗飞机撞击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412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110913061.7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二维平面模板图的核电厂结构三维快速建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核电厂建筑领域,为解决目前核电厂建模复杂耗时较长、容易出错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二维平面模板图进行简化处理,形成底层平面的轮廓线,并对平面轮廓根据层高进行偏置,然后根据层高进行拉伸,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各层平面图的拉伸,在楼板标高处形成底板,对底板切割生成楼板后删除多余的几何面生成核电厂房结构的三维几何模型。本发明实现通过二维平面模板图获取所需要的基本数据的功能;把设计图纸融入设计仿真工程中,准确的反映真实状态;通过程序实现自动化,未来可用于核电结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256135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19278.X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形缝构造的抗震性能试验验证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厂房的变形缝构造中的最不利构型,变形缝构造包括变形缝材料,变形缝材料的两端与墙体连接。确定最不利构型的两端的墙体的相对位移时程。根据变形缝构造的最不利构型,确定对应的试验样件。根据相对位移时程,对试验样件进行极限抗震性能试验。根据相对位移时程,对试验样件进行模拟地震试验。根据极限抗震性能试验和模拟地震试验的结果,判断目标厂房的变形缝构造是否满足抗震性能要求。本抗震性能试验验证方法能够验证核工程厂房中的变形缝构造是否满足抗震性能要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形缝构造的抗震性能试验验证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37934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13061.7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二维平面模板图的核电厂结构三维快速建模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核电厂建筑领域,为解决目前核电厂建模复杂耗时较长、容易出错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二维平面模板图进行简化处理,形成底层平面的轮廓线,并对平面轮廓根据层高进行偏置,然后根据层高进行拉伸,通过这种方式完成各层平面图的拉伸,在楼板标高处形成底板,对底板切割生成楼板后删除多余的几何面生成核电厂房结构的三维几何模型。本发明实现通过二维平面模板图获取所需要的基本数据的功能;把设计图纸融入设计仿真工程中,准确的反映真实状态;通过程序实现自动化,未来可用于核电结构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64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89659.0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M7/08 , G06Q50/08 , G06Q1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构筑物物理损伤边界的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选取待评估的墙体Si,获取墙体的厚度、撞击物的质量和初始撞击速度;利用墙体的厚度和初始撞击速度,确定墙体的破坏模式;根据破坏模式确定墙体吸收的内能和撞击物自身溃缩耗散的能量;根据撞击物的质量和初始撞击速度,确定墙体使初始撞击速度降为零需承担的第一总能量,进而确定撞击物的第一剩余动能;当第一剩余动能小于等于零,墙体为核电厂构筑物的物理损伤边界,当第一剩余动能大于零,将下一个墙体Si+1作为待评估对象,依据第一剩余动能确定撞击物撞击下一个墙体Si+1的第二剩余动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330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396947.2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B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应力应变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包括一种应力应变传感器及安全壳,应力应变传感器包括传感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光栅测点,传感组件适于与待测结构连接;扩大端,套设于传感组件的外部,扩大端开设有安装孔,传感组件贯穿安装孔设置,扩大端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扩大端分别设置于光栅测点的两侧,扩大端适于增加传感组件与待测结构中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本发明通过在传感组件的外部设置扩大端,扩大端增加传感组件与待测结构中的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传感组件与混凝土间的握裹力,提高传感组件与混凝土之间的应力应变传递效果,确保光栅测点位置在待测结构中锚固,在混凝土硬化后,保证传感组件能够协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993328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2683.6
申请日:2025-01-2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4B1/92 , E04B1/98 , E04B2/00 , E04B2/86 , E04C2/08 , E04C2/30 , E04C2/38 , E04H5/02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0 , G21F1/12 , G21F1/04 , G21F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板复合混凝土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外侧钢板、泡沫吸能层、混凝土层,所述外侧钢板位于所述防护结构最外侧,所述泡沫吸能层位于所述外侧钢板的内侧,所述混凝土层相较于所述泡沫吸能层位于所述防护结构更内侧的位置;本申请还涉及一种防护结构的设计方法,用于所述防护结构的设计,所述设计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所述防护结构所需承受的最大冲击能量,步骤二,确定所述防护结构所能吸收的总能量,步骤三,比较所述防护结构所需承受的最大冲击能量与所述防护结构所能吸收的总能量的大小。本申请可使防护结构兼具良好抗冲击性能、较小防护结构截面厚度、结构轻质、施工简化等优点,并且所述设计方法防护结构更贴合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76029.9
申请日:2024-02-07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7 , G06F18/214 , G06F18/1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安全壳结构的位移响应的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首先,确定核电厂安全壳结构位移快速响应预测模型数据库的输入参数和输出参数;其次,对输入参数进行抽样,并记录对应的输出参数的数值,以构建核电厂安全壳结构位移快速响应预测模型数据库;然后,从若干种机器学习回归模型中选取最佳机器学习模型;接下来,对安全壳结构位移快速响应预测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及精度验证;最后,利用精度验证后的安全壳结构位移快速响应预测机器学习模型确定关键点位的位移响应。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电厂安全壳结构的位移响应的预测方法和装置,快速、高效、准确地实现了在日常运行及复杂工况下对整个核电厂安全壳结构的位移场的重构。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3707.6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N23/046 , G06T7/60 , G06T7/62 , G06T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分布特征的表征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纤维混凝土的三维体及其对应的数据;其次,将三维体划分为n个局部分析区域;然后,根据三维体的数据计算局部分析区域的纤维率的平均值和纤维率的标准差,再确定三维体的均匀性因子;接下来,根据三维体的数据计算局部分析区域的纤维总长度的平均值和纤维总长度的标准差,再确定三维体的各向异性因子;最后,根据均匀性因子和各向异性因子确定纤维混凝土中纤维的分布情况。本发明实施例的纤维混凝土中纤维分布特征的表征方法和装置,能够简单、便捷、高效、准确地计算得到通用表征指标,从而能够定量地表征杂乱无序纤维分布的均匀性和各向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