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气体稳压反应堆防不凝气体进入堆芯的卸压保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969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615796.6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缩气体稳压反应堆防不凝气体进入堆芯的卸压保护系统,涉及反应堆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稳压器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端口;每一个排气端口均连接有卸压管路;卸压管路的出口端设有至少一个对水排放管路以及至少一个对空排放管路;其中,当主回路发生卸压工况时:在稳压器内的水位达到低水位阈值时,卸压管路与对水排放管路连通,以将稳压器内的部分不凝结气体对水排放;以及,在稳压器内对水排放后的气压达到低压力阈值时,卸压管路切换至与对空排放管路连通,以将稳压器内的剩余不凝结气体对空排放。本发明避免了不凝结气体进入回路,也尽可能降低了气体携带的放射性进入壳内,提高了核动力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网格化动态功率分布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56575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589737.7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热工水力网格化动态功率分布建模方法,包括:将水溶液型核反应堆容器划分为多个同心环型并联通道;计算各环型通道内的径向功率分布比例;确定稳态工况下溶液的初始液位高度;对各环型通道进行轴向网格划分;根据确定的节点化网格模型,建立对应的热构件模拟方案;确定溶液中各控制体内的初始功率分布;在瞬态工况模拟中实时计算溶液液位的值,并判断液位所处的轴向网格位置,根据液位高度实时计算溶液的功率分布。该方法实现了使用传统热工水力系统程序准确模拟水溶液型核反应堆功率分布的目的,这样就可以节省开发适用于水溶液型核反应堆瞬态分析系统级热工水力程序的成本和时间,从而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一种用于重铀酸铵的洗涤剂及重铀酸铵去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527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1060134.8

    申请日:2016-1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铀酸铵的洗涤剂及重铀酸铵去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洗涤剂中,含有与UO22+具有较强配合能力的离子成分,能有效洗涤出ADU中的氟离子,能够将UO2F2原料体系制备的ADU中含有的质量分数约5%的氟降低至0.7%,这样,采用本洗涤剂在核燃料制备过程中,对中间产物重铀酸铵进行处理后,能够有效降低氟对制备燃料工艺设备的腐蚀损害,同时,最后得到的核燃料中氟含量也较少,能够有效避免或减轻氟导致的燃料元件包壳内表面氧化膜减钝的情况;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铀酸铵去氟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上述目的,同时,本方法相较于现有核燃料的去氟工艺,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一种用于重铀酸铵的洗涤剂及重铀酸铵去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45278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60134.8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3/00 C01P2006/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铀酸铵的洗涤剂及重铀酸铵去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洗涤剂中,含有与UO22+具有较强配合能力的离子成分,能有效洗涤出ADU中的氟离子,能够将UO2F2原料体系制备的ADU中含有的质量分数约5%的氟降低至0.7%,这样,采用本洗涤剂在核燃料制备过程中,对中间产物重铀酸铵进行处理后,能够有效降低氟对制备燃料工艺设备的腐蚀损害,同时,最后得到的核燃料中氟含量也较少,能够有效避免或减轻氟导致的燃料元件包壳内表面氧化膜减钝的情况;同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铀酸铵去氟的方法,采用该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上述目的,同时,本方法相较于现有核燃料的去氟工艺,还具有操作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燃料组件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821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64235.6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料组件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及其实验方法,燃料组件综合力学性能试验装置,包括水平支撑台(9)和放置在水平支撑台(9)上的竖直支撑台(10);水平支撑台(9)上安装有底座(3),底座(3)上安装有至少3根轴线垂直于水平支撑台(9)上表面的加载立柱(8),底座(3)上安装有至少2根轴线垂直于水平支撑台(9)上表面的测量立柱(2);底座(3)上方设置有加载顶板(1),加载顶板(1)通过连接件与竖直支撑台连接,加载立柱(8)远离底座(3)的一端贯穿加载顶板(1)。本发明的效果在于:能够实现一次安装,完成多种试验。装置安装操作方便、易于拆卸,试验步骤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