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747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0655491.2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作业风险的预警系统,包括:电力作业单获取模块、电力作业单风险分析模块和预警分析模块,其中:所述电力作业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作业单,并将获取的电力作业单发送至电力作业单风险分析模块。电力作业单风险分析模块对获取的电力作业单进行风险分析,以获取该电力作业单可能存在的风险要素和相关的历史事故信息,形成风险汇集表发送至预警分析模块。预警分析模块根据风险汇集表,获取相关历史信息进行电力作业风险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进行风险预警。本发明不仅可以针对电力作业单进行短期风险分析和预警,还能针对电力作业进行系统性的长期风险分析和预警,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管理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7574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655491.2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作业风险的预警系统,包括:电力作业单获取模块、电力作业单风险分析模块和预警分析模块,其中:所述电力作业单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力作业单,并将获取的电力作业单发送至电力作业单风险分析模块。电力作业单风险分析模块对获取的电力作业单进行风险分析,以获取该电力作业单可能存在的风险要素和相关的历史事故信息,形成风险汇集表发送至预警分析模块。预警分析模块根据风险汇集表,获取相关历史信息进行电力作业风险排查,并根据排查结果进行风险预警。本发明不仅可以针对电力作业单进行短期风险分析和预警,还能针对电力作业进行系统性的长期风险分析和预警,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管理作业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681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55864.6
申请日:2023-06-05
Applicant: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F17/15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电力作业多源风险要素的分析方法,包括:S1构建电力作业风险要素框架;S2分析得到该次电力作业中风险要素与事故之间的关联性;S3计算得到风险因素的客观权重;S4计算得到风险因素的主观权重;S5形成风险因素综合权重,并结合风险要素与电力作业事故之间的关联性构建电力作业‑多源风险要素关联分析模型;S6对于新生成的电力作业工作单,采用电力作业‑多源风险要素关联分析模型分析其中涉及的多源风险要素,并基于风险因素综合权重进行排序展示。本发明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电力作业中可能导致事故的风险要素进行权重分析,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关注到高风险因素并进行排查。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67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960395.3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适用于应急供电场景的混合储能精准分频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混合储能控制技术领域。包括搭建形成环形拓扑的混合储能系统结构;考虑储能变流器输出端至母线节点线缆电阻、以及母线节点间线缆电阻引起的分频误差,在各个储能变流器上附加电压修正项,补偿储能变流器输出端至母线节点线缆电阻、以及母线节点间线缆电阻引起的压降值;基于设置的储能变流器期望电压与附加的电压修正项,得到新的期望电压;获取储能变流器的实际输出电压,使实际输出电压跟踪新的期望电压,并根据跟踪结果实现对各个储能变流器上双向变流器的开关控制,进而实现对混合储能系统的精准分频。本发明实现了混合储能系统的精准功率分频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30816.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IPC: G06Q50/06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用于电网台风灾害影响因子的筛选方法和系统,通过确定电网台风灾害影响因子的目标区域;建立目标区域的台风观测数据库;获取目标区域的基本气象要素数据;建立针对目标区域的气象数值模式;基于台风观测数据库、基本气象要素数据以及气象数值模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筛选出电网台风灾害影响因子,该筛选方法利于提升电网设施应对台风灾害的能力与水平,能够为制定针对电网的台风灾害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筛选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优点,还有利于提升电网设施应对台风灾害的能力与水平,能够为制定针对电网的台风灾害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97162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032144.5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IPC: H02M3/335 , H02M3/00 , G06F30/3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有源桥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各端口输出传输功率分别与其他端口间传输功率之间的关系,对多有源桥变换器进行建模分析,得到各端口的偏差模型;采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对偏差模型中的线性化控制增益进行估计,基于估计结果代入偏差模型中,求解得到各个端口当前时刻的最优移相控制量,进而对各个端口进行移相调制;本发明方法能够大幅提升系统动态响应速度,实现了各端口间功率解耦,且该控制策略下各端口控制目标仅与该端口控制量相关,易于实现模块化拓展。
-
公开(公告)号:CN1189208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0521.5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变换器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急供电下三有源桥变换器解耦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当前控制周期的电压采样值和电流采样值;基于所述电压采样值和电流采样值,结合各端口的参考电压,采用高斯‑牛顿优化算法对下一控制周期的移相占空比进行迭代寻优,使得成本函数的值最小;将所述迭代寻优得到的下一控制周期的移相占空比,转换为控制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驱动信号;其中,成本函数为各端口的下一控制周期的输出电压预测值与参考电压的差值的平方。能实现TAB变换器的在线端口功率解耦,同时,动态响应时间极短。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67861.0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应急供电场景下交直流混联微网功率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涉及交直流微网控制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交流频率与直流电压的等效下垂特性;为交流微网与直流微网分配优先级系数,并考虑互联变换器对交直流混联微网内部的功率均衡,定义交直流混联微网的全局偏差指数;求解使全局偏差指数最小时的互联变换器输出功率参考值;计算互联变换器输出功率实际值,实现互联变换器输出功率实际值对互联变换器输出功率参考值的跟踪。本发明考虑了分布式发电单元不同的下垂系数,建立了交直流混联微网最优功率调度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用于互联变换器的功率控制策略,求解得出最优功率传输值,无需PI调节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44611.3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IPC: G06F18/25 , G06F18/2433 , G06F18/22 , G06F18/214 , G06N3/045 , G06N3/08 , G06N20/20 ,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空天地海一体化融合的监测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通过将候选空天地海监测区域划分为多个监测单位区域并进行数据采集,生成各监测单位区域的多维融合特征数据,并且引入了注意力系数,能够表征每个监测单位区域对于整体候选空天地海监测区域的目标异常场景类别数据的参与因子,通过加权融合每个监测单位区域的多维融合特征数据和相应的注意力系数,进一步优化了各个监测单位区域的目标多维融合特征数据,可以更加精准地反映了各个监测单位区域的特性及其对整体异常场景的影响程度。最后,依据所有监测单位区域的目标多维融合特征数据,对整个候选空天地海监测区域进行决策,生成了具有更高精度的目标异常场景类别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0105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32145.X
申请日:2024-07-30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储能双向变流器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及系,采用卡尔曼滤波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的线性参数进行在线辨识,避免噪声容限策略对控制目标精度的影响;同时引入两步长预测控制,减少由计算延迟引起的输出电压波动;引入噪声容限系数重构模型预测,以略微牺牲动态性能为代价实现变换器鲁棒性的大幅提升。本发明所提控制策略与现有噪声容限提升方法相比,系统硬件成本较低,对处理器运算性能要求下降,且动态性能几乎不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