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77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23863.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 内蒙古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长柄扁桃组织培养的培养体系和方法。所述培养体系包括上胚轴诱导培养基,所述上胚轴诱导培养基为含有0.5‑1.0mg.L‑1的6‑BA和0.5‑1.0mg.L‑1的IBA的无菌MS培养基。本发明以长柄扁桃上胚轴为外植体材料,采用特定的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能够快速高效地培育出长柄扁桃,培养过程中的丛生芽诱导率为94.55%,增殖系数平均高达8.57,有效新梢平均苗高1.73cm,生长势为4.47,组培苗生根率可达100%,平均生根数达6.28条/株,平均根长达4.04cm,上述技术效果均优于现有技术水平,能够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17707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323863.6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 内蒙古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长柄扁桃组织培养的培养体系和方法。所述培养体系包括上胚轴诱导培养基,所述上胚轴诱导培养基为含有0.5‑1.0mg.L‑1的6‑BA和0.5‑1.0mg.L‑1的IBA的无菌MS培养基。本发明以长柄扁桃上胚轴为外植体材料,采用特定的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能够快速高效地培育出长柄扁桃,培养过程中的丛生芽诱导率为94.55%,增殖系数平均高达8.57,有效新梢平均苗高1.73cm,生长势为4.47,组培苗生根率可达100%,平均生根数达6.28条/株,平均根长达4.04cm,上述技术效果均优于现有技术水平,能够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553654.0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导西伯利亚杏成熟胚繁育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植体消毒:将去除种壳的杏种仁消毒处理并剥去种皮得到成熟胚;无菌苗诱导:成熟胚在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无菌苗增殖:无菌苗在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壮苗;诱导愈伤组织:从无菌苗壮苗上切取的长方形叶片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将愈伤组织转移至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丛生芽继代增殖:丛生芽切割后在丛生芽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壮苗;丛生芽生根:将丛生芽切割分离成单芽体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本发明可以解决西伯利亚繁育周期长、成活率低以及繁育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53654.0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导西伯利亚杏成熟胚繁育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植体消毒:将去除种壳的杏种仁消毒处理并剥去种皮得到成熟胚;无菌苗诱导:成熟胚在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无菌苗增殖:无菌苗在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壮苗;诱导愈伤组织:从无菌苗壮苗上切取的长方形叶片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将愈伤组织转移至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丛生芽继代增殖:丛生芽切割后在丛生芽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壮苗;丛生芽生根:将丛生芽切割分离成单芽体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本发明可以解决西伯利亚繁育周期长、成活率低以及繁育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363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189330.8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12N15/82 , C12N15/11 , C07K14/415 , C12Q1/6895 , A01H5/02 , A01H6/20 , A01H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与西伯利亚杏花期调控相关的PsABF2基因和SNP标记及其应用。PsABF2基因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PsABF2基因用于调控西伯利亚杏的花期。基于此基因,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PsABF2编码的蛋白质、利用PsABF2基因推迟植物花期的方法和4个与PsABF2基因连锁的SNP标记,这些SNP标记可用于鉴定西伯利亚杏的花期性状、预测花期早晚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本发明为西伯利亚杏的遗传育种和花期管理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28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256107.2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伯利亚杏PsCBF2基因及其在抗寒、推迟开花中的应用。PsCBF2基因的编码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基因可以用于提高西伯利亚杏和拟南芥的冷胁迫响应能力,促进其营养生长,推迟花期和降低冷胁迫条件下植物体内脯氨酸含量。实验证明,转入PsCBF2基因的拟南芥在冷胁迫条件下表现出较低的离子泄露率和脯氨酸含量,有良好的抗冻性能。本发明还公开了含PsCBF2基因的重组载体和重组工程菌,含PsCBF2基因的重组载体和重组工程菌可以被用于植物抗寒和推迟开花的相关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61212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75411.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11 , A01H5/02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西伯利亚杏开花基因PsSOC1‑like及其检测方法、过表达载体构建方法和应用,西伯利亚杏开花基因PsSOC1‑like包含如下任意一类核苷酸序列中的任意一种核苷酸序列:包含PsSOC1‑1基因、PsSOC1‑2基因和PsSOC1‑3基因中的至少一种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序列;PsSOC1‑1基因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PsSOC1‑2基因序列如序列表Seq IDNO.2所示,PsSOC1‑3基因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利用上述西伯利亚杏开花基因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使西伯利亚杏开花基因在拟南芥植株中表达,以调节拟南芥的开花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76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0505018.5
申请日:2018-05-24
Applicant: 内蒙古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一种鉴别大扁杏、西伯利亚杏和鲜食杏的分子标记引物及方法,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所述正向引物trnK‑UUU‑rps16F的序列为:AGATTGAATTGCACAGCG,所述反向引物trnK‑UUU‑rps16R的序列为:TGAAGTAATCGGGTCTAT。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叶片样本的采集;(2)叶片样本总基因组DNA的提取;(3)利用鉴别大扁杏、西伯利亚杏和鲜食杏的分子标记引物,对步骤(2)中的叶片样本总基因组DNA中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得到扩增产物;(4)对步骤(3)中的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5)对步骤(4)中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基于trnK‑UUU‑rps16基因间隔区的碱基差异,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可以作为鉴别大扁杏、西伯利亚杏和鲜食杏的种质区分的分子标记引物,且鉴别方法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998567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811194935.2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内蒙古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一种鉴别长柄扁桃、蒙古扁桃和榆叶梅的分子标记引物及方法,所述分子标记引物包括正向引物和反向引物;所述正向引物tKF的序列:ACTCGAACCCGGAACTAG,所述反向引物tKR的序列:CGACCGATTTCTGCGTAT。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叶片样本的采集;(2)叶片样本总基因组DNA的提取;(3)利用鉴别长柄扁桃、蒙古扁桃和榆叶梅的分子标记引物,对步骤(2)中的叶片样本总基因组DNA中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得到扩增产物;(4)对步骤(3)中的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5)对步骤(4)中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基于trnK‑UUU基因间隔区的碱基差异可以作为鉴别长柄扁桃、蒙古扁桃和榆叶梅的种质区分的分子标记引物,且鉴别方法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234845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271567.2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内蒙古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鉴别内蒙古地区主栽枣品种的SNP分子标记引物及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SNP分子标记用于鉴别“蒙枣1号”、“蒙枣2号”、“蒙枣3号”,该SNP分子标记引物的序列为:正向引物Mogsnp1‑F:AGTGGTGGTTTGAAGTTGGAGT;反向引物:Mogsnp1‑R:GAAGAAGATCATCGACGCAGTT;基于DNA碱基的INDEL(插入/缺失)或SNP位点的特异性对枣品种进行鉴定,为解决内蒙古地区主栽枣品种的识别提供了快速、准确、有效的分子手段,有利于解决该地区枣种质混杂栽培的问题,为该地区枣栽培、经营、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本发明的优点是: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效率,并且有效保证检测精度和PCR扩增的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