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553654.0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诱导西伯利亚杏成熟胚繁育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外植体消毒:将去除种壳的杏种仁消毒处理并剥去种皮得到成熟胚;无菌苗诱导:成熟胚在无菌苗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无菌苗增殖:无菌苗在无菌苗增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无菌苗壮苗;诱导愈伤组织:从无菌苗壮苗上切取的长方形叶片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分化丛生芽:将愈伤组织转移至丛生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丛生芽继代增殖:丛生芽切割后在丛生芽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丛生芽壮苗;丛生芽生根:将丛生芽切割分离成单芽体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生根培养。本发明可以解决西伯利亚繁育周期长、成活率低以及繁育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51055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882944.0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杏促花促雌剂、制备方法及预防雌蕊败育和大小年的方法;杏促花促雌剂由丁酰肼、成花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硼酸、硫酸锌、月桂氮酮、甘油和水组成;其制备方法为:将丁酰肼、成花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硼酸和硫酸锌五种固体组分依次溶于水中,溶解后混匀得到混合溶液;将月桂氮酮和甘油依次加入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匀得到杏促花促雌剂。将上述杏促花促雌剂用于平衡杏的大小年以及预防杏的雌蕊败育:分别在杏花芽分化初期(6‑7月),雌蕊原基分化期(8月下旬),露红期(次年3月初)各喷施一次,可促进花芽分化,增加花量,提高完全花比例、促进杏花授粉顺利进行,从而降低杏终花期落花率,提高杏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23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364040.5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基因组杂合度的杏属植物远缘杂交高亲和骨干亲本选择方法和子叶败育杂种胚挽救方法;亲本选择方法:从杏属植物中选取目标品种,计算目标品种的基因组杂合度;筛选出基因组杂合度大于或等于1%的杏属植物亲本。子叶败育杂种胚挽救方法:高亲和骨干亲本授粉后,采集杂交果,取出杂交果的种仁;将杂交果的种仁消毒,去除种皮取出杂种胚放入初代培养基中培养;在杂种胚的上胚轴与下胚轴交界处横切后分别放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扩繁植株;将扩繁植株分离并放置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健壮杂交苗;取健壮杂交苗上的健壮枝条嫁接到杏树的健壮枝条上。本发明能够提高杏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解决杂种胚发育过程中的败育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64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0850322.0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与西伯利亚杏开花期早晚相关的标记及其检测引物、方法与应用,在西伯利亚杏的6号染色体中存在与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相关7个SNP标记,设计与检测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的6对引物,通过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西伯利亚杏的6号染色体中与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相关的标记位点,并测序标记位点的基因型,从而判定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通过对我国西伯利亚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位点与西伯利亚杏开花期早晚显著相关,并进一步针对该位点开发标记,提供检测西伯利亚杏开花期早晚的方法及专用引物,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可以特异检测西伯利亚杏中位点的基因型,也可以作为不同花期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的新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51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587137.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淮流域杏树嫁接苗快速培育及旱地造林方法,杏树嫁接苗快速培育方法为:砧木种子的选取;采用自然低温解除法和/或植物激素法解除砧木种子的休眠;将解除休眠的砧木种子进行保护地育苗播种,并采用化学修剪法修饰砧木苗木的生长发育;将杏芽嫁接到砧木苗木上;嫁接后培养:待嫁接芽长度大于或等于1cm时补充外源营养素,待嫁接芽长度大于或等于15cm时,解除保护地培养状态,即培育得到杏树嫁接苗。旱地造林方法为:培育旱地造林用嫁接苗;确定旱地造林的时机;实施旱地造林;旱地造林后的管理。本发明实现了黄淮地区杏苗当年育苗当年成苗当年出圃造林的目的,育苗周期由传统最短的14个月,缩短为10个月。
-
公开(公告)号:CN114568193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155808.1
申请日:2022-02-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及主栽杏利用晚花山杏砧木避倒春寒的方法,其中,晚花山杏砧木为WHZM‑1晚花山杏或WHZM‑2晚花山杏。避倒春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基础砧木:以山杏作为基础砧木;选择中间砧木:以上述用于避倒春寒的晚花山杏砧木作为中间砧木;选择主栽杏接穗;在春季或夏季,将中间砧木作为接穗嫁接到基础砧木上,嫁接完成后,得到中间砧嫁接苗;将主栽杏接穗嫁接到中间砧嫁接苗上中间砧木上,嫁接完成后,得到能够避倒春寒的花期推迟主栽杏嫁接苗。本发明的主栽杏的栽培方法以低成本、高效率一次性稳定解决主栽杏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易受倒春寒、晚霜危害的产业问题,为杏的丰产、稳产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420851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87137.8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黄淮流域杏树嫁接苗快速培育及旱地造林方法,杏树嫁接苗快速培育方法为:砧木种子的选取;采用自然低温解除法和/或植物激素法解除砧木种子的休眠;将解除休眠的砧木种子进行保护地育苗播种,并采用化学修剪法修饰砧木苗木的生长发育;将杏芽嫁接到砧木苗木上;嫁接后培养:待嫁接芽长度大于或等于1cm时补充外源营养素,待嫁接芽长度大于或等于15cm时,解除保护地培养状态,即培育得到杏树嫁接苗。旱地造林方法为:培育旱地造林用嫁接苗;确定旱地造林的时机;实施旱地造林;旱地造林后的管理。本发明实现了黄淮地区杏苗当年育苗当年成苗当年出圃造林的目的,育苗周期由传统最短的14个月,缩短为10个月。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20640.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29 , C12N15/11 , A01H5/1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杏种仁大小调控基因PaPLT5及其应用,该基因的CDS区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当杏植株中的PaPLT5基因的表达量提高时,杏种仁的大小提高;SEQ ID NO.1所示的PaPLT5基因CDS序列和SEQ ID NO.2所示的PaPLT5基因CDS序列分别来自西伯利亚杏和扁杏植株。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对杏种仁大小调控基因PaPLT5进行定量PCR的引物组、将PaPLT5基因用于预测杏成熟种仁大小的方法和用于提高拟南芥种子大小的方法。对本发明提供杏种仁大小调控基因PaPLT5进行过表达,能够显著增加种仁的重量、长度和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1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541477.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杏果实耐贮性鉴定的SNP分子标记、引物和应用;SNP分子标记位于杏基因组中PaYUC10‑ZZYX基因的Chr 6.13164211位点,所述SNP分子标记包含的多态性为C/G型;扩增该SNP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将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用于鉴定杏种质资源的耐贮藏性或用于辅助杏果实耐贮性状的分子育种。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获得与杏果实耐贮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并在多个耐贮藏和非耐贮藏的杏种质资源中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实该SNP分子标记可用于杏果实耐贮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80556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115016.7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节杏果实成熟期的方法,将第一接穗嫁接至基砧上,得到中间砧;而后将第二接穗嫁接至中间砧上,得到嫁接组合;所述嫁接组合的果实成熟期相较于将第二接穗直接嫁接至基砧上时的果实成熟期发生改变;其中,第一接穗为中间砧供体的芽,中间砧供体的品种为杏品种ZS001、PT56、PT3、中仁5号、金太阳、矮化山杏和杏李品种风味玫瑰中的任一种;第二接穗为品种与第一接穗不同的杏或杏李的芽。本发明提供了多种接穗、中间砧和基砧的组合方式,以及详细的嫁接步骤和条件,有效解决了市场上杏果实供应期集中、短保质期导致的波动性问题,丰富了杏果的上市时间,提升了果品的经济价值与市场竞争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