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2398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364040.5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基因组杂合度的杏属植物远缘杂交高亲和骨干亲本选择方法和子叶败育杂种胚挽救方法;亲本选择方法:从杏属植物中选取目标品种,计算目标品种的基因组杂合度;筛选出基因组杂合度大于或等于1%的杏属植物亲本。子叶败育杂种胚挽救方法:高亲和骨干亲本授粉后,采集杂交果,取出杂交果的种仁;将杂交果的种仁消毒,去除种皮取出杂种胚放入初代培养基中培养;在杂种胚的上胚轴与下胚轴交界处横切后分别放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扩繁植株;将扩繁植株分离并放置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健壮杂交苗;取健壮杂交苗上的健壮枝条嫁接到杏树的健壮枝条上。本发明能够提高杏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解决杂种胚发育过程中的败育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2646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010850322.0
申请日:2020-08-2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与西伯利亚杏开花期早晚相关的标记及其检测引物、方法与应用,在西伯利亚杏的6号染色体中存在与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相关7个SNP标记,设计与检测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的6对引物,通过6对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西伯利亚杏的6号染色体中与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相关的标记位点,并测序标记位点的基因型,从而判定西伯利亚杏花期早晚。通过对我国西伯利亚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位点与西伯利亚杏开花期早晚显著相关,并进一步针对该位点开发标记,提供检测西伯利亚杏开花期早晚的方法及专用引物,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可以特异检测西伯利亚杏中位点的基因型,也可以作为不同花期育种中的标记辅助选择的新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9101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20640.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N15/82 , C12Q1/6895 , C12Q1/6851 , C12N15/29 , C12N15/11 , A01H5/10 , A01H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杏种仁大小调控基因PaPLT5及其应用,该基因的CDS区序列如SEQ ID NO.1或SEQ ID NO.2所示,当杏植株中的PaPLT5基因的表达量提高时,杏种仁的大小提高;SEQ ID NO.1所示的PaPLT5基因CDS序列和SEQ ID NO.2所示的PaPLT5基因CDS序列分别来自西伯利亚杏和扁杏植株。本发明还公开了用于对杏种仁大小调控基因PaPLT5进行定量PCR的引物组、将PaPLT5基因用于预测杏成熟种仁大小的方法和用于提高拟南芥种子大小的方法。对本发明提供杏种仁大小调控基因PaPLT5进行过表达,能够显著增加种仁的重量、长度和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16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310541477.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杏果实耐贮性鉴定的SNP分子标记、引物和应用;SNP分子标记位于杏基因组中PaYUC10‑ZZYX基因的Chr 6.13164211位点,所述SNP分子标记包含的多态性为C/G型;扩增该SNP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将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用于鉴定杏种质资源的耐贮藏性或用于辅助杏果实耐贮性状的分子育种。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获得与杏果实耐贮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并在多个耐贮藏和非耐贮藏的杏种质资源中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实该SNP分子标记可用于杏果实耐贮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4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0387511.6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伯利亚杏早晚花花期的早期鉴别引物、筛选方法和鉴别方法,鉴别引物为:正向引物F的序列为GTAGTCAAGGTCGCTAAGGC,反向引物R的序列为AGTGATTCCGTGTTCTTCGC。利用鉴别引物对待测西伯利亚杏进行基因组DNA扩增,将得到的PCR产物回收进行一代测序,将得到的一代序列结构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若在371‑377位置出现ACCATAG的缺失,595和613位置为A,则为晚花型西伯利亚杏,若在371‑377位置ACCATAG不缺失,595和613位置为G,则为早花型西伯利亚杏,可成功的鉴别西伯利亚杏的花期,准确率可达100%。
-
公开(公告)号:CN11033123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780152.0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鉴定杏仁苦甜性状的Indel标记、引物和方法,杏仁苦甜性状的Indel标记位于杏仁的Chr5染色体13650674bp位置,杏仁苦甜性状的Indel的特征条带为15bp,核苷酸序列为CTTAACCATCGCTTC。本发明利用两对引物以及与杏仁苦甜性状相关的15bp的插入多态,可在幼苗初期即能预判杏仁的苦甜,用于甜仁杏资源的早期筛选,在杂交育种初期就能筛选后代的杏仁苦甜表型,达到科研、杏仁加工等要求,提高杏育种的筛选效率,缩短育种年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816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11794111.X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控杏果实色泽的功能基因PaPDS及其应用。PaPDS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PaPD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转录组学分析、过表达实验和基因沉默实验证实,PaPDS基因编码的基因能够调控杏果肉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杏果肉的色泽,当PaPDS基因过表达时,杏果肉颜色较深。本发明为杏果肉颜色以及杏果肉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在杏树的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41477.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杏果实耐贮性鉴定的SNP分子标记、引物和应用;SNP分子标记位于杏基因组中PaYUC10‑ZZYX基因的Chr 6.13164211位点,所述SNP分子标记包含的多态性为C/G型;扩增该SNP分子标记的引物包括如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如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将SNP分子标记及其引物用于鉴定杏种质资源的耐贮藏性或用于辅助杏果实耐贮性状的分子育种。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获得与杏果实耐贮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并在多个耐贮藏和非耐贮藏的杏种质资源中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证实该SNP分子标记可用于杏果实耐贮性状的分子辅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81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4111.X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控杏果实色泽的功能基因PaPDS及其应用。PaPDS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PaPDS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转录组学分析、过表达实验和基因沉默实验证实,PaPDS基因编码的基因能够调控杏果肉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杏果肉的色泽,当PaPDS基因过表达时,杏果肉颜色较深。本发明为杏果肉颜色以及杏果肉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在杏树的基因工程育种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623984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364040.5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基因组杂合度的杏属植物远缘杂交高亲和骨干亲本选择方法和子叶败育杂种胚挽救方法;亲本选择方法:从杏属植物中选取目标品种,计算目标品种的基因组杂合度;筛选出基因组杂合度大于或等于1%的杏属植物亲本。子叶败育杂种胚挽救方法:高亲和骨干亲本授粉后,采集杂交果,取出杂交果的种仁;将杂交果的种仁消毒,去除种皮取出杂种胚放入初代培养基中培养;在杂种胚的上胚轴与下胚轴交界处横切后分别放入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扩繁植株;将扩繁植株分离并放置于壮苗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健壮杂交苗;取健壮杂交苗上的健壮枝条嫁接到杏树的健壮枝条上。本发明能够提高杏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解决杂种胚发育过程中的败育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