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生成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413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069513.7

    申请日:2016-02-01

    Inventor: 罗传文 刘世荣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生成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第一DEM模型数据,预设平滑参数;然后对第一DEM模型数据进行包括正平滑运算和逆平滑运算的平滑运算,正平滑运算为以小行列数对应的第一DEM模型数据为起点,按照行列数递增的方向,根据平滑参数进行的运算,逆平滑运算为以大行列数对应的第一DEM模型数据为起点,按照行列数递减的方向,根据平滑参数进行的运算;最后,根据平滑后的第二DEM模型数据,生成平滑三维地形模型。上述平滑运算能够有效地对第一DEM模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由此生成的三维地形模型不但与林相图具有高的匹配度,避免失真,而且有效保证三维地形模型的平滑性,增强展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41352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610069296.1

    申请日:2016-02-01

    Inventor: 刘世荣 罗传文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DEM模型数据,并根据DEM模型数据生成第一三维地形模型;从DEM模型数据中计算获得地形相对高度;获取当前视域对应的观察高度;根据观察高度和地形相对高度,计算高度比;根据高度比,调整当前视域对应的空间多边形采样跨度;最后依据采样跨度采样当前视域内空间多边形,采样后显示第二三维地形模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视域内空间多边形数目增多,增大采样跨度以中和空间多边形数目的增多,平衡运算负荷;视域缩小,则减小采样跨度,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显示更多三维地形细节,增强视觉效果;上述调整有效平衡计算机速度和视觉效果的冲突,增强用户体验。

    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生成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4135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9513.7

    申请日:2016-02-01

    Inventor: 罗传文 刘世荣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生成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第一DEM模型数据,预设平滑参数;然后对第一DEM模型数据进行包括正平滑运算和逆平滑运算的平滑运算,正平滑运算为以小行列数对应的第一DEM模型数据为起点,按照行列数递增的方向,根据平滑参数进行的运算,逆平滑运算为以大行列数对应的第一DEM模型数据为起点,按照行列数递减的方向,根据平滑参数进行的运算;最后,根据平滑后的第二DEM模型数据,生成平滑三维地形模型。上述平滑运算能够有效地对第一DEM模型数据进行平滑处理,由此生成的三维地形模型不但与林相图具有高的匹配度,避免失真,而且有效保证三维地形模型的平滑性,增强展示效果和用户体验。

    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741352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9296.1

    申请日:2016-02-01

    Inventor: 刘世荣 罗传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5 G06F3/0481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获取DEM模型数据,并根据DEM模型数据生成第一三维地形模型;从DEM模型数据中计算获得地形相对高度;获取当前视域对应的观察高度;根据观察高度和地形相对高度,计算高度比;根据高度比,调整当前视域对应的空间多边形采样跨度;最后依据采样跨度采样当前视域内空间多边形,采样后显示第二三维地形模型。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视域内空间多边形数目增多,增大采样跨度以中和空间多边形数目的增多,平衡运算负荷;视域缩小,则减小采样跨度,在不增加运算量的情况下,显示更多三维地形细节,增强视觉效果;上述调整有效平衡计算机速度和视觉效果的冲突,增强用户体验。

    一种提高南亚热带严重侵蚀林地土壤固碳能力的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338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100245.6

    申请日:2018-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南亚热带退化石质森林土壤固碳能力的调理剂,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发酵有机材料20-40份、吸附颗粒材料60-80份。此外还公开调理剂的制备方法,按比例将上述发酵有机材料和吸附颗粒材料混合并充分搅拌,在常温下晾干至含水量小于15-25%;将上述调理剂按50-300公斤/亩的量直接施入南亚热带退化石质森林土壤中。通过高碳环境胁迫条件下形成大量的具有信号分子作用的有机物质如多肽、呋喃酮、乙酮、甾醇等,并把这些物质吸附在具有一定吸附能力的土壤粘土矿物或生物炭中;土壤粘土矿物或生物炭中具有多孔隙,其本身对提高严重侵蚀林地土壤的保水保肥功能;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能够在土壤中保存,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土壤固碳。

    一种林地土壤生态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8925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0073206.6

    申请日:2016-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地土壤生态修复材料,它由粘土矿物、植物源材料、矿质渣料和有机废弃物组成;林地土壤生态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混合、成型和烧结。本发明的林地土壤修复材料具有多孔性,孔隙度可达30~60%,同时,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具有很好的保水保肥功能,对土壤微生物的保存和繁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烧结后复合体中的有机材料变成半炭化的有机材料,不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能够在土壤中保存较长时间,有利于土壤固碳;本发明将废弃物同土壤生态修复紧密结合,达到废弃资源的高效和绿色利用;且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制备方便、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