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47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10746.6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红安县国有紫云寨林场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鉴定鹅掌楸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KASP引物组合。SNP引物组合由32个引物组组成。每个引物组由3条引物序列组成,用于扩增一个SNP位点。32个引物组中各个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表中序列1至序列9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SNP引物组合可用于鉴定鹅掌楸品种,对农业生产和品种选育过程中明确鹅掌楸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高通量、准确、低成本、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等有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34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310746.6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 红安县国有紫云寨林场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鉴定鹅掌楸品种的方法及其专用KASP引物组合。SNP引物组合由32个引物组组成。每个引物组由3条引物序列组成,用于扩增一个SNP位点。32个引物组中各个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依次如序列表中序列1至序列9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SNP引物组合可用于鉴定鹅掌楸品种,对农业生产和品种选育过程中明确鹅掌楸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高通量、准确、低成本、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等有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85051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44418.6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30 ,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白皮松变异类型嫁接繁殖成活率的方法。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包括:采用高位靠接法将接穗嫁接至砧木上,完成嫁接,得到嫁接植株;接穗为变异白皮松或白皮松;变异白皮松为盆仙白皮松;砧木为油松或白皮松;采用高位靠接法将接穗嫁接至砧木上包括:将接穗削开切口,得到带有切口的接穗,将砧木的主稍或上部枝稍顶芽下方2cm?5cm处削开切口,得到带有切口的砧木;对接带有切口的接穗与带有切口的砧木,完成嫁接。利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嫁接白皮松一般成活率约为90%,且亲和力强,生长快,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繁育白皮松新品种、建立白皮松种质资源无性系收集圃以及在生产上繁育优良的白皮松无性系。
-
公开(公告)号:CN1220426C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200410006339.9
申请日:2004-02-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木的插条繁殖组合技术,具体是提供一种北美鹅掌楸插条繁殖法,同时提供一种配套的切口防腐生根糊膜。本发明也适用于中国马褂木繁殖。本发明通过穗条选择、培地配置、防腐生根糊膜配方和喷雾保湿管理的合理组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北美鹅掌楸扦插生根时间长,穗条易腐烂等缺点,提供一套能够防止插穗腐烂、加速生根的配方和繁殖方法,年代重复插条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43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2010899756.X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及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白皮松种质真实性的核心SNP位点、引物组合,基于SNP位点的DNA指纹数据库、数据库构建方法,以及基于SNP位点的白皮松种质真实性的鉴定方法、应用。所述SNP位点选自第一SNP位点到第三十六SNP位点中的任1到36种。本发明建立了基于高通量测序鉴定白皮松种质真实性的DNA指纹数据库,可用于对白皮松种质在种子、幼苗、叶片等组织或器官进行早期鉴定,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可以对未知白皮松种质进行鉴定,也可以对已知白皮松种质的真实性进行鉴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高通量、准确、低成本、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14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0911.9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栌无性快繁育苗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黄栌或红栌无性快繁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栌或红栌一年生的无弯曲的嫩枝在萘乙酸溶液、吲哚丁酸溶液或ABT生根粉6号溶液中浸泡,得到激素处理后的枝条。利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进行黄栌育苗具有成活率高,繁殖系数高,繁育速度快,费用少,成本低,单位面积出苗量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559192A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200410006339.9
申请日:2004-02-2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林木的插条繁殖组合技术,具体是提供一种北美鹅掌楸插条繁殖法,同时提供一种配套的切口防腐生根糊膜。本发明也适用于中国马褂木繁殖。本发明通过穗条选择、培地配置、防腐生根糊膜配方和喷雾保湿管理的合理组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北美鹅掌楸扦插生根时间长,穗条易腐烂等缺点,提供一套能够防止插穗腐烂、加速生根的配方和繁殖方法,年代重复插条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226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0899756.X
申请日:2020-08-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及其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白皮松种质真实性的核心SNP位点、引物组合,基于SNP位点的DNA指纹数据库、数据库构建方法,以及基于SNP位点的白皮松种质真实性的鉴定方法、应用。所述SNP位点选自第一SNP位点到第三十六SNP位点中的任1到36种。本发明建立了基于高通量测序鉴定白皮松种质真实性的DNA指纹数据库,可用于对白皮松种质在种子、幼苗、叶片等组织或器官进行早期鉴定,为白皮松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既可以对未知白皮松种质进行鉴定,也可以对已知白皮松种质的真实性进行鉴定。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高通量、准确、低成本、操作简单、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172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7818.9
申请日:2016-11-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通裂咀处理育苗方法。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叶木通种子在高锰酸钾和碱水中浸泡,打破种子休眠和生理障碍,再用双吉尔生根粉6号溶液中浸泡,得到激素处理后的种子,最后将激素处理后的种子与湿润干净河沙混合后放在特定低温下催芽。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的育苗方法具有发芽率高、成苗率高、苗木健壮、根系发达和单位面积出苗量大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49140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410030911.9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栌无性快繁育苗方法。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黄栌或红栌无性快繁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黄栌或红栌一年生的无弯曲的嫩枝在萘乙酸溶液、吲哚丁酸溶液或ABT生根粉6号溶液中浸泡,得到激素处理后的枝条。利用本发明公开的方法进行黄栌育苗具有成活率高,繁殖系数高,繁育速度快,费用少,成本低,单位面积出苗量大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