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366428U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21181159.8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F23/5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径流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记水位装置及自记径流监测装置。所述自记水位装置在水位观测桶内固定有自记钟和浮子室;所述浮子室的内部设有浮子,所述浮子固定在浮子杆上,所述浮子杆上端穿过浮子室顶部中心的通孔伸到浮子室外;所述浮子室的顶部竖直地固定有档杆;所述浮子杆的上部固定有与之垂直的自记笔;所述自记笔的笔尖与自记钟的外周面相抵接,另一端通过套环套装在档杆上并且能够沿着档杆在竖直方向做上下运动;所述浮子室的侧壁上连接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穿过水位观测桶侧壁上的开口延伸到水位观测桶外;所述浮子室的内底面低于引流槽的内底面。该装置无需额外供电,解决了野外径流监测的精度和可行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4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621541.5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总站)
Inventor: 赵阳 , 辛艳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殷小琳 , 张晓明 , 张国军 , 郭米山 , 马文涛 , 魏小燕 , 王友胜 , 刘冰 , 解刚 , 成晨 , 王霄 , 陶清瑞 , 李云霞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河道输沙平衡的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治理流域的第一河道参数、泥沙输移比和待治理面积;第一河道参数包括河道水流临界含沙量和河道年均径流量;河道水流临界含沙量为河道在冲淤平衡条件下的含沙量;根据第一河道参数、泥沙输移比和待治理面积,确定待治理流域的目标土壤侵蚀模数;获取待治理流域的当前土壤侵蚀模数;根据目标土壤侵蚀模数和当前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待治理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度;基于水土流失治理度对待治理流域确定治理措施。本发明实现了流域在冲淤平衡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治理度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70781.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冰 , 王友胜 , 解刚 , 曹文洪 , 张晓明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李永福 , 辛艳 , 郭米山 , 杨志 , 殷小琳 , 成晨 , 赵阳 , 张磊 , 赵慧明 , 任正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土壤碳汇潜力的方法,首先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为点型和面型;对于点型工程措施:通过测定最大库容、已拦蓄泥沙量的分层淤积量、计算点型工程未淤满部分泥沙拦蓄潜力等参数最终计算出点型工程措施拦蓄泥沙固碳量;对于面型工程措施:通过计算工程措施使用年、测量面型工程措施的管控区域面积、计算有/无面型工程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等参数最终计算出面型工程措施固碳量。最后综合点型工程措施和面型工程措施的结果计算出区域内工程措施总固碳量。本发明科学全面的考虑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别和泥沙在输移过程中碳的损失,测算结果更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4089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0987476.3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30/28 , G06N3/08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预测坝下游河道对水库出库水量和沙量变化响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研究河段,采集样本数据;构建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训练;模型验证;计算水库出库沙量和水量变化引起的下游水文站输沙量和水量变化;进一步计算当前断面输沙量与上游断面来水量和来沙量之间偏导关系;并通过计算结果来判断当前断面输沙量对上游断面来沙量及来水量变化的响应。本发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的模型可避免求解水沙数学模型中的偏导函数关系,通过大数据分析直接确定偏导关系得到模型需要的参数;计算量减少,计算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702885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710908356.9
申请日:2017-09-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泰澜达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床面颗粒起悬时间的提取方法,包括:将高速摄像机连拍的彩色图像做预处理,获得一系列仅凸出显示起悬颗粒轮廓的二值图;以二值图中的床面颗粒起始位置为原点,建立垂面直角坐标系,对二值图进行逐帧批处理,确定各帧二值图上的起悬颗粒在垂面上的位置坐标;根据起悬颗粒在垂面上的位置坐标计算颗粒起悬高度,并逐帧比较颗粒起悬高度与颗粒粒径的大小,直至找到颗粒起悬高度与颗粒粒径之差小于阈值的二值图,将相应二值图的拍摄时间与最后时刻图像的拍摄时间做差,获得床面颗粒起悬一个颗粒高的时间。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的床沙颗粒的起动时间,从而准确计算水流挟沙能力S*,进而合理预测河流演变、解决工程泥沙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70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121979.6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域径流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流域的基础数据库并分为率定期基础数据和验证期基础数据;至少获取两个径流预测模型;调节至少两个径流预测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获得径流验证期基础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径流预测数据;计算径流实测数据分别与每个径流预测数据之间的精度评定指标;计算径流精度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每个径流预测模型的可信度得分值;采用贝叶斯模型加权平均法对径流预测数据和可信度得分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流域的径流预测值。本发明采用多种径流预测模型对流域径流进行共同预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的预测精度;将多种径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提高预测精度且可信度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62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18414.X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库区区间来沙量的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库区区间分区及数据收集、计算各片区代表站控制区域还原输沙模数、建立降雨与输沙模数的经验关系、计算水文站未控区域输沙模数,以及计算支流来沙量。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基于已知支流水文测站的输沙量以及雨量站的降雨量数据,计算水文站控制流域的还原输沙模数以及未控区域的输沙模数,从而合理定量计算完整库区区间支流来沙量。在库区区间支流缺乏可覆盖完整支流汇流区域实测数据情况下,实现库区区间来沙量的合理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049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70781.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冰 , 王友胜 , 解刚 , 曹文洪 , 张晓明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李永福 , 辛艳 , 郭米山 , 杨志 , 殷小琳 , 成晨 , 赵阳 , 张磊 , 赵慧明 , 任正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土壤碳汇潜力的方法,首先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为点型和面型;对于点型工程措施:通过测定最大库容、已拦蓄泥沙量的分层淤积量、计算点型工程未淤满部分泥沙拦蓄潜力等参数最终计算出点型工程措施拦蓄泥沙固碳量;对于面型工程措施:通过计算工程措施使用年、测量面型工程措施的管控区域面积、计算有/无面型工程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等参数最终计算出面型工程措施固碳量。最后综合点型工程措施和面型工程措施的结果计算出区域内工程措施总固碳量。本发明科学全面的考虑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别和泥沙在输移过程中碳的损失,测算结果更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30759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61944.1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沙尘垂直分布的输沙量的测算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集沙区域进行输沙量测量的待测高度,根据待测高度划分区段,并获取各区段的编号;根据各区段编号和预存的输沙量模型确定对应于待测高度的总输沙量;输沙量模型包含区段编号与输沙量的关系式,用于将区段编号作为输入,输出对应于区段编号的输沙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沙尘垂直分布的输沙量的测算方法,通过对集沙区域的待测高度进行区段划分和建立包含有区段编号与输沙量的关系式的输沙量模型,能够使区段的顺序编号参与到从集沙盒的输沙量计算中,避免高度趋近于0时,拟合得到的输沙量过大,从而提高现有方法对输沙量的预测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6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1132.6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稳定型指纹识别因子的方法,首先对研究区按照植被类型进行分区,同时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特性,划分研究区中每种植被的生长季节;然后采集每种植被的土壤样品,并将试验样品进行风干、研磨、搅拌、静置和过滤步骤以后,通过最后一步湿筛,保留试验样品混合液小于63微米的泥沙颗粒;接着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全元素测量,并使用卡方检验对候选指纹识别因子进行分析,选取研究区中每种植物在不同生长季,且无统计上差异的化学元素,作为指纹识别因子;最后,使用分布分析法和Student's t检验法,获得稳定型指纹识别因子。本发明剔除了由指纹识别因子的含量相互影响造成的不准确,对于准确预测泥沙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