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0064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478437.2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霍涛 , 潘钧俊 , 司法强 , 陈华 , 余少乐 , 杨钦 , 武念铎 , 黄沛林 , 王刚 , 罗志浩 , 管宁 , 封锐 , 文杨 , 张倩 , 沈洁 , 彭建永 , 胡雪伦 , 赵元梓 , 吴光辉 , 顾子星 , 张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吊连接装置,屋顶间隔设置有若干的拉索,该吊顶具有若干的单元块,该悬吊连接装置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单元块和拉索,该悬吊连接装置包括:一端与该拉索远离该屋顶的端部固定连接的连接杆;转动连接于该连接杆远离该拉索的端部的固定板,该固定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该单元块,以使得若干该单元块拼接形成吊顶且该吊顶顶撑于侧墙;固定连接于该固定板且与该连接杆可拆卸连接的制动件,通过转动调节该连接杆,以张紧拉索,从而使得拉索拉紧固定板,进而固定连接该连接杆和该制动件,从而固定吊顶。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施工中吊顶安装困难且位置容易发生偏差的问题,提高了吊顶的安装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3288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0033008.2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霍涛 , 潘钧俊 , 司法强 , 陈华 , 郭志鑫 , 李小富 , 梁肖栋 , 张文娴 , 金国栋 , 余少乐 , 杨钦 , 武念铎 , 黄沛林 , 王刚 , 罗志浩 , 管宁 , 封锐 , 文杨 , 张倩 , 沈洁 , 彭建永 , 吴光辉 , 胡雪伦 , 赵元梓 , 顾子星 , 张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铰接装置及方法,可调铰接装置包括包括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该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多个调节孔,该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该第一连接件与该第二连接件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包括连接螺杆以及固定于该连接螺杆头端与螺纹部分的限位杆,该限位杆的直径适于该调节孔的内径,该连接螺杆的螺纹部分直径小于该限位杆的直径,该连接螺杆螺纹连接有第一螺帽与第二螺帽。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大空间室内吊顶的多模块拼装时,模块间不能形成可调节铰接连接方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97836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10058331.5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钦 , 潘钧俊 , 司法强 , 陈华 , 郭志鑫 , 李小富 , 梁肖栋 , 张文娴 , 金国栋 , 余少乐 , 霍涛 , 武念铎 , 黄沛林 , 罗志浩 , 王刚 , 管宁 , 封锐 , 文杨 , 张倩 , 沈洁 , 彭建永 , 胡雪伦 , 赵元梓 , 吴光辉 , 顾子星 , 张海军
IPC: E04B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臂长可调的铰接型悬吊连接装置及吊顶模块吊装方法,悬吊装置包括:呈U型的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横杆、固定于该第一横杆的两个第一下耳板以及固定于该横杆中部且背对于该第一下耳板的第一上耳板,两个该第一下耳板分别固定于该第一横杆端部,两个该第一下耳板和该第一上耳板均为带孔耳板;呈U型的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横杆、固定于该第二横杆的两个带孔的第二耳板,两个该第二耳板分别固定于该第二横杆端部,该第二横杆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条形的滑槽,该第一下耳板通过紧固件连接于该滑槽。本装置通过滑块形式的设计来调整悬吊力臂比值,从而满足吊顶的悬吊部件的高度一致,进而使得吊装的模块对缝整齐。
-
公开(公告)号:CN11170373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96499.7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钧俊 , 陈华 , 陈新喜 , 余少乐 , 沈洁 , 杨钦 , 王刚 , 方能榕 , 司法强 , 黄沛林 , 管宁 , 金国栋 , 吕鸿鹏 , 文杨 , 赵辉 , 李赟 , 吴光辉
IPC: B65D5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直径薄壁圆管的自平衡内支撑结构及其支撑方法,该结构包括:中芯件,包括连接中段和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中段的两端的两个端头;两支撑套件,所述支撑套件包括用于支撑于大直径薄壁圆管的内壁且相对设置的两弧形件和分别铰接于所述弧形件的两支承杆,两所述支撑套件的支承杆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中段的两端,两所述支撑套件的弧形件在所述大直径薄壁圆管的圆周方向上交替设置且在所述连接中段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及顶推件,所述顶推件的相对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中芯件的同一端的端头和支承杆。本发明解决了薄壁圆管的传统的内衬圆环支撑存在容易测鲜滑动倾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2330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501356.3
申请日:2021-05-08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F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挑空楼板的异型外倾玻璃栏杆构造,包括:支承钢梁,安装于挑空楼板的外缘的下部,挑空楼板的外缘的上部铺设有悬挑板,悬挑板延伸至挑空楼板的外部;立杆,竖设于悬挑板上,斜向立杆朝向挑空楼板的外部倾斜设置;朝向所述挑空楼板的外部倾斜设置的钢骨,其倾斜度与立杆的倾斜度相适配,钢骨的下部安装于支承钢梁,钢骨的上部支撑于悬挑板,立杆的外侧面与钢骨的外侧面形成倾斜安装面;以及玻璃饰面板,沿倾斜安装面设置,玻璃饰面板的上部连接于立杆,玻璃饰面板的下部连接于钢骨。本发明解决了当挑空楼板的异形外倾玻璃栏杆的玻璃界面外倾弧度较大时,挑空楼板的端头浇筑容易产生界面的麻面和破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1828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607200.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文杨 , 潘钧俊 , 陈华 , 司法强 , 胡雪伦 , 张倩 , 黄沛林 , 罗志浩 , 杨钦 , 余少乐 , 封锐 , 管宁 , 武念铎 , 吴光辉 , 霍涛 , 王刚 , 沈洁 , 彭建永 , 顾子星 , 赵元梓 , 张海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抱箍吊顶连接结构及其连接方法,结构包括:抱箍连接件,包括底部开口的抱箍主体以及连接于所述抱箍主体的底部开口的抱箍底板,所述抱箍底板设有向下凸起的球形槽口;螺纹吊杆,穿过所述球形槽口且与转动安装于所述球形槽口中的球形端头连接;球形固定件,罩设于所述球形槽口的外侧,所述球形固定件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螺纹吊杆连接的第一螺栓孔,所述球形固定件的侧壁设有与顶紧螺栓连接的第二螺纹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多角度多方向调整的球形抱箍连接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的吊顶连接件允许多角度、多方向进行调整,并且结构稳固,施工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164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504980.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华 , 潘钧俊 , 司法强 , 胡雪伦 , 黄沛林 , 封锐 , 罗志浩 , 文杨 , 杨钦 , 李赟 , 余少乐 , 管宁 , 张倩 , 张海军 , 武念铎 , 霍涛 , 王刚 , 沈洁 , 吴光辉 , 彭建永 , 顾子星 , 赵元梓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吊顶连接件,该吊顶包括龙骨以及若干铝板,该吊顶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该龙骨的卡板;位置可调地安装于该铝板的顶面的连接板,该铝板的底面朝向屋内;以及转动连接于该卡板和该连接板且高度可调的调节件,通过调节该调节件的高度,以带动该铝板对应于待安装的高度,进而转动该调节件,以带动该连接板沿该铝板进行移动且带动该连接板和该铝板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该铝板对应于待安装的位置。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铝板吊顶对缝不齐且调整困难的问题,通过转动调节该调节件,以调节铝板的角度,从而提高了铝板的安装准确度,提高了吊顶的美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0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87104.0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过后浇筑区域的缓粘结预应力筋的施工方法,包括:根据缓粘结预应力筋的设计位置将锚固端埋固第一区域结构内,并让张拉端垂落在第一区域结构位于后浇筑区域内的侧面上;根据缓粘结预应力筋的设计位置将波纹管埋固于第二区域结构内,并使波纹管的两端露出于第二区域结构,让波纹管靠近后浇筑区域的露出部分垂落在第二区域结构的侧面上;在需要封堵后浇筑区域时,将张拉端穿过并伸出波纹管,张拉张拉端并向波纹管内注浆;封堵后浇筑区域。本申请不需要更改预应力筋的布置或后浇筑区域的位置,同时确保后浇筑区域内的畅通,不影响其使用,而且满足预应力筋的连续施工,对预应力结构性能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24454.0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13/02 , E04G13/00 , E04G17/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形缝位置的双柱支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双柱支模结构包括:分别形成有浇筑空间的两个柱模框,两个柱模框相对设置且之间形成有变形缝;横向穿设于柱模框的相对两侧且垂直于变形缝的对拉杆,对拉杆的第一端位于变形缝内,对拉杆的第二端螺合有螺母;横向设于变形缝内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夹持固定于对拉杆的第一端且抵靠于柱模框,通过调节螺母紧贴于柱模框使得对拉杆拉结柱模框的相对两侧实现固定。本发明通过夹持组件夹持固定于对拉杆的第一端且抵靠于柱模框,无需在变形缝位置拧螺丝,施工更方便。夹持组件可充当支模结构的加固龙骨,增强整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41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80854.4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胡雪伦 , 黄沛林 , 亓立刚 , 陈新喜 , 文杨 , 李赟 , 熊浩 , 司法强 , 陈华 , 郭志鑫 , 潘钧俊 , 余少乐 , 吴光辉 , 张海军 , 顾子星 , 邓文超 , 吴振东
IPC: E04G13/02 , E04G17/075 , E04G17/00 , E04G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形缝位置柱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变形缝位置柱模板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双柱的柱模板的外部同时箍设双柱箍,再利用对拉杆拉结在较长的两个束紧梁的长度方向上的柱模板,对拉杆的一端通过夹持组件夹持锁定,夹持组件的两端连接于较长的两个束紧梁,使得整个支撑结构的结构稳定,且操作简单并且能适用于不同边长的柱模板施工,施工质量较好,施工方法简单、降低成本、节约工期。本发明解决了建筑结构的变形缝位置的双柱距离较近,双柱模板施工存在不易施工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