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3126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71100.8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点云数据自动生成BIM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原始的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2:建筑构建的点云语义分割;步骤3:建筑构件的点云实例分割;步骤4:基于点云数据和点云实例分割结果进行IFC构建逆向Revit建模,将点云数据转换为建筑构件的三维BIM模型;步骤5:在建筑构件的逆向建模完成后,基于坐标数据对所有建筑构件进行重组与整合,形成完整的三维BIM建筑模型,确保所有建筑构件在全局坐标系中的准确位置和关系,并进行BIM建筑模型的整体优化。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点云数据建模依靠人手动描边翻模效率低且误差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085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80545.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桩桩长预估方法及其预估系统,包括: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查以获得对应的勘查数据;根据勘查数据建立施工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所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一模拟岩层;根据工程桩的设计方案建立对应的工程桩模型;结合工程桩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以形成配桩模型;从配桩模型中获取各个工程桩模型与模拟岩层的表面相交处的标高信息;结合工程桩的设计入岩长度计算得出各个工程桩的预估长度以完成桩长预估。本申请有利于控制工程桩的配桩和桩长,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辅助项目对工程桩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桩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450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762758.9
申请日:2021-07-0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实模型结合的超前交叉施工方法,包括步骤:a.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采集主结构周边交叉施工区域地物信息,合成交叉施工区域地物环境实景模型;b.采用BIM绘图软件,按设计图纸绘制主结构BIM模型;c.统一实景模型和BIM模型的坐标系和比例尺,将实景模型和BIM模型进行拼接;d.对拼接后的实景模型和BIM模型进行碰撞检测,根据碰撞检测结构对BIM模型进行调整;e.根据调整后的BIM模型,进行主结构施工。本发明通过结合BIM模型与实景模型为交叉施工中的各施工单位提供了统一精准的可视化媒介用于协调配合,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367301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12271.4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桩承台标高计算方法及其系统,包括:获取待施工的桩承台的设计图纸和设计参数,并将设计图纸和设计参数导入BIM软件中以形成BIM模型;利用BIM软件根据BIM模型计算生成桩承台的标高数据。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桩承台标高计算困难的问题,适用于体量大、承台类别多、桩承台标高变化大的施工项目,且计算效率高、成本低,大大减小错误率,保证后续的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653085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980545.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桩桩长预估方法及其预估系统,包括:对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查以获得对应的勘查数据;根据勘查数据建立施工区域的三维地质模型,所建立的三维地质模型包括一模拟岩层;根据工程桩的设计方案建立对应的工程桩模型;结合工程桩模型和三维地质模型以形成配桩模型;从配桩模型中获取各个工程桩模型与模拟岩层的表面相交处的标高信息;结合工程桩的设计入岩长度计算得出各个工程桩的预估长度以完成桩长预估。本申请有利于控制工程桩的配桩和桩长,进一步优化资源的配置、辅助项目对工程桩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桩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1301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530168.8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T19/20 , G06F3/04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lender+BIM+无人机的施工进度模拟与管控方法,包括:建立项目BIM模型;导入到Blender模型中;将Blender模型按阶段整理分类;在Blender模型权重模式下,定义权重变化方向;将模型添加遮罩修改器并添加群组;按项目施工分区图拆分模型,并命名归类;定义时间线的时间帧单位;根据计划挂接各分区模型;导入AdobeAftereffect添加日期参数并导出施工进度模型视频;定期航拍和收集精度数据,对比与施工进度模拟计划差异,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本发明的视觉效果表达得更加清晰直观,制作及调整方法更加快捷高效,能更加清晰的对比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便于项目管理人员及时纠偏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219414159U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20650650.5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内声测管组合支架,其中声测管抱箍水平设置,第一连接杆、连接管和第二连接杆均水平设置且成一直线设置,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部连接中间连接部,第二端部沿第一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插设并螺纹啮合连接管的一端,紧固件套设并螺纹啮合第二端部,相对于连接管的一端靠近第一端部并抵靠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管的另一端套设并螺纹啮合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圆弧形抱箍片,第二圆弧形抱箍片远离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2根以上第一连接杆以中间连接部为圆心水平环绕中间连接部相互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内声测管安装满足安装要求,操作简便,无受限空间内人工焊接作业,消除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20036222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20904422.6
申请日:2023-04-20
Applicant: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小混凝土梁跨度的加固结构,包括:装配式立柱,包括上柱节和下柱节,所述上柱节的下端同轴安装于所述下柱节,支承板,所述上柱节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支承板的中部,所述支承板支撑于待加固梁,所述待加固梁开设有吊孔,所述吊孔位于所述支承板的上方;抗剪套筒,连接于所述支承板的上部且设置于所述吊孔中,所述抗剪套筒的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加固吊筋;后浇筑浆料,灌注于所述吊孔中且包覆于所述抗剪套筒和所述加固吊筋。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混凝土跨中后加固立柱与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可靠度和耐久性较差的问题。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