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9731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126432.2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待施工的区域打设桩基,并开挖桩基周围的土体以形成基坑并露出部分桩基;于桩基的底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承台垫层;以及待承台垫层达到设定强度后,于承台垫层上待施工承台的区域周围支设模板,于模板的外侧浇筑形成底板垫层,从而于底板垫层对应桩基的位置形成供施工承台的施工空间。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在流塑状淤泥土体上施工困难的问题,通过施工形成底板垫层后再施工承台,以加快施工速度,防止土体坍塌,也能够加强基础垫层的整体强度,保证后续施工质量。

    超高层双层超大悬挑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957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892420.0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双层超大悬挑钢结构,包括固定于一层固定梁(103)上的一层悬挑梁(41)、固定于二层固定梁(102)上的二层悬挑梁(42)、双层斜撑(1)、二层斜撑(2)和对撑(3);双层斜撑下端固定于位于一层固定梁下的悬挑区域梁(101)上,上端固定于二层悬挑梁上,中部固定于一层悬挑梁上;对撑垂直固定于一层悬挑梁与二层悬挑梁间;二层斜撑下端固定于墙体(104)上,二层斜撑上端固定于二层悬挑梁上。本发明通过布置斜撑和对撑优化大悬挑钢结构的受力形式,有效解决悬挑梁用钢量大、悬挑钢结构平台自重过大、悬挑长度不够的问题,减少悬挑主梁长度和墙梁荷载,提升悬挑钢结构整体性,实现结构悬挑更大跨度。

    基于BIM的桩基承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24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10219.0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桩基承台优化方法,包括:建立桩基承台的土建计量模型;计算BIM土建计量模型中两个单桩承台的造价m1与m2;两个单桩承台的间距计为x,两个单桩承台整体浇筑的造价计为m,计算m=m1+m2时,极限距离X;打开桩基承台的BIM三维建筑模型;对BIM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软碰撞,软碰撞距离设置为极限距离X;获取显示碰撞的桩承台,作为整体浇筑承台部分。利用BIM技术对桩承台进行碰撞检查,确定可以整体浇筑的桩承台,通过计算机对场地内桩承台进行优化,有利于提升建筑构件受力性能、降低承台造价、降低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可以快速、精确的判断需优化的桩承台,并可实现工程量的导出。

    超高层双层超大悬挑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0957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892420.0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双层超大悬挑钢结构,包括固定于一层固定梁(103)上的一层悬挑梁(41)、固定于二层固定梁(102)上的二层悬挑梁(42)、双层斜撑(1)、二层斜撑(2)和对撑(3);双层斜撑下端固定于位于一层固定梁下的悬挑区域梁(101)上,上端固定于二层悬挑梁上,中部固定于一层悬挑梁上;对撑垂直固定于一层悬挑梁与二层悬挑梁间;二层斜撑下端固定于墙体(104)上,二层斜撑上端固定于二层悬挑梁上。本发明通过布置斜撑和对撑优化大悬挑钢结构的受力形式,有效解决悬挑梁用钢量大、悬挑钢结构平台自重过大、悬挑长度不够的问题,减少悬挑主梁长度和墙梁荷载,提升悬挑钢结构整体性,实现结构悬挑更大跨度。

    基于BIM的桩基承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7124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1911310219.0

    申请日:2019-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桩基承台优化方法,包括:建立桩基承台的土建计量模型;计算BIM土建计量模型中两个单桩承台的造价m1与m2;两个单桩承台的间距计为x,两个单桩承台整体浇筑的造价计为m,计算m=m1+m2时,极限距离X;打开桩基承台的BIM三维建筑模型;对BIM三维建筑模型进行软碰撞,软碰撞距离设置为极限距离X;获取显示碰撞的桩承台,作为整体浇筑承台部分。利用BIM技术对桩承台进行碰撞检查,确定可以整体浇筑的桩承台,通过计算机对场地内桩承台进行优化,有利于提升建筑构件受力性能、降低承台造价、降低施工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可以快速、精确的判断需优化的桩承台,并可实现工程量的导出。

    后浇带侧边的防水装置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96486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0950639.7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浇带侧边的防水装置,包括侧板(1)、防水条(2)、防水板支撑件(3)和拉结绳(6);防水条周向环绕设在侧板边缘处,防水板支撑件设在侧板的一个面上,构成风车型防水侧板;一对风车型防水侧板相对设在垫层上,使两块侧板另一个面能通过防水条紧贴在后浇带两侧墙面上,防水板支撑件位于后浇带的外侧;两块侧板和两个防水板支撑件间通过拉结绳拉结;一对风车型防水侧板顶部覆盖防水皮,一对风车型防水侧板、防水皮、垫层和后浇带两侧墙体间形成封闭空间。本实用新型能解决后浇带区域内渗水、钢筋锈蚀、重新支模等问题,改善后浇带结构的质量,保证了建筑物的后期施工质量,且能周转循环使用,提高了工程进度和效益。

    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001225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222589.0

    申请日:2020-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结构,包括:对应已打设的桩基开挖形成的基坑;浇筑形成于基坑底部的承台垫层,该桩基部分露出承台垫层;以及于基坑外的地面和承台垫层上浇筑形成的底板垫层,该底板垫层部分位于基坑内并压在承台垫层上,该底板垫层对应桩基的部分形成有供施工承台的施工空间。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在流塑状淤泥土体上施工困难的问题,通过施工形成底板垫层后再施工承台,以加快施工速度,防止土体坍塌,也能够加强基础垫层的整体强度,保证后续施工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