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小区集水井调蓄的沉积冲刷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8196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59706.5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小区集水井调蓄的沉积冲刷系统及方法,沉积冲刷系统包括集水井以及设置在集水井上的进水管、底部排水管和上部溢流管;进水管的进水端与居民楼宇出户管连通,出水端与集水井连接,上部溢流管的进水端与集水井连接,出水端直接通入底部排水管或者下游检查井;集水井与底部排水管之间设置有底部排水阀,底部排水阀分别与集水井、底部排水管直接连接或者通过法兰连接;上部溢流管的管径大于底部排水管的管径。本发明充分利用小区集水井的调蓄空间,耦合大小双管路设计,形成了完全水力学或电动/气动自动控制的傻瓜式物理冲刷系统,通过低水位蓄水、高水位排放的运行模式对小区管网的沉积物形成高速冲刷作用和清通效果。

    入河排口降雨净化耦合水质改善的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178197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232299.7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河排口降雨净化耦合水质改善的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模式,该系统包括预沉缓冲区、水生植物净化区、强化入渗区和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以本地沉水植物为核心的净化系统,实现入河排口降雨污染及雨后水体中溶解性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净化,以及DO、ORP和透明度的提升;通过设有排气泄压系统的强化入渗区,改善下渗和排泄效果,削减降雨入河峰值流量;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将入河排口流速监测装置与提升系统关联,实现旱季、雨季运行模式自动切换。本发明能够实现溶解性氮磷污染的净化以及DO、ORP、透明度的改善,具有建设运维成本低、抑制雨后水体黑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及降低河道雨季行洪排涝压力等优点。

    入河排口降雨净化耦合水质改善的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模式

    公开(公告)号:CN11781973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2299.7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河排口降雨净化耦合水质改善的生态系统及其运行模式,该系统包括预沉缓冲区、水生植物净化区、强化入渗区和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以本地沉水植物为核心的净化系统,实现入河排口降雨污染及雨后水体中溶解性氮、磷污染物的高效净化,以及DO、ORP和透明度的提升;通过设有排气泄压系统的强化入渗区,改善下渗和排泄效果,削减降雨入河峰值流量;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将入河排口流速监测装置与提升系统关联,实现旱季、雨季运行模式自动切换。本发明能够实现溶解性氮磷污染的净化以及DO、ORP、透明度的改善,具有建设运维成本低、抑制雨后水体黑臭、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及降低河道雨季行洪排涝压力等优点。

    一种基于流速调控的泵排型雨水管道污染收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814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82583.X

    申请日:2024-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流速调控的泵排型雨水管道污染收集系统及方法,属于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内部设置有流速仪的雨水主干管连接提升泵站,提升泵站内设置提升泵组,提升泵组连接末端设施;自动监测控制装置将降雨监测装置、流速仪和提升泵组通过信号传输连接,降雨监测装置用于采集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信息,流速仪用于采集雨水主干管的冲刷流速信息,自动监测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降雨量、降雨强度以及冲刷流速信息并与提升泵组的启动关闭阀值进行比较,依据判断结果控制提升泵组的运行。本发明通过控制提升泵组启停以形成高流速冲刷,进而对排入沉积于雨水管道内的污染物进行快速清空和高效收集,实现收集较少降雨量而达到收集大部分降雨污染的效果。

    一种序批蓄排的污水管网防沉积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63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3300.6

    申请日:2025-0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序批蓄排的污水管网防沉积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根据各污水泵站上游服务范围内的不利溢流点和渗漏点,确定各污水泵站的最高允许蓄水水位和最低允许排放水位;根据各污水泵站流量历史变化规律,确定对应的上游排入水量增长突变点;根据各污水泵站的排水路径以及上游排入水量增长突变点,确定各污水泵站进行蓄水‑排水模式的次序;根据各污水泵站的排水路径和运行模式,调整其余的污水泵站的运行模式和抽排流量;在各污水泵站进行蓄水‑排水模式时,实时监测其液位变化,根据各污水泵站的液位变化、以及对应的最高允许蓄水水位和最低允许排放水位,控制对应的提升泵的运行状态。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污染物收集与转输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