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0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38529.0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水能力提升的渠道耦合型超细格栅及其运行方法,主体框架通过第一支撑与细格栅渠道的底面连接,细格栅渠道的底面上还垂直设置有进水挡板,进水挡板扣接于侧板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细格栅渠道的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支撑和螺旋压榨槽,设备外罩扣接在侧板和螺旋压榨槽上;侧板之间水平固定化设置有过滤栅板,过滤栅板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挡板及导渣板连接,导渣板还与螺旋压榨槽连接;侧板之间设置有主动转轴、第一从动转轴和第二从动转轴;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传动链条上设置有刮渣板。本发明能够解决传统细/超细格栅过水能力不足、分离栅渣穿透、驱动能耗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458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8561.6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78 , C02F1/72 , C02F1/52 , B01J23/00 , B01J23/83 , B01J23/889 , B01J35/7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低浓度有机磷高效转化及跨介质转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双钙钛矿型氧化物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通过合理配位或掺杂金属元素,增加反应活性位点并提升电子转移速率,强化城市污水中低浓度有机磷的氧化降解和矿化能力,使得有机磷转化为磷酸盐;(2)利用混凝沉淀法使得城市污水中的金属盐离子与磷酸根充分反应,最终通过生成沉淀实现将有机磷由水相转移至固相的跨介质转移。本发明采用双钙钛矿催化臭氧氧化耦合混凝技术,能够实现不同磷组分的高效跨介质转移,提升再生水安全利用水平,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可有效缓解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512295.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在线氨氮探头监测环境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污水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左侧从上至下设置沉淀区、配套区,箱体内右侧从上至下设置过滤反冲洗区、储水区和检测校准区,箱体右外壁设置显示控制区;通过控制器、流量计、电磁阀和多类型传感器联用实现连续监测、多次润洗、定期校准与反冲洗。本发明利用污水厂生物池样品沉降性能良好的特性,通过沉淀区分离易沉降、大粒径杂质获得上清液,上清液流经砂率芯进行过滤实现二次分离,再次降低杂质对探头干扰;氨氮探头的校准物采用氨氮值为0的纯水,其成本低、易获得;定期校准和反冲洗功能模块,为装置的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12295.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污水处理厂生物池在线氨氮探头监测环境的装置及其方法,属于污水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箱体,箱体内左侧从上至下设置沉淀区、配套区,箱体内右侧从上至下设置过滤反冲洗区、储水区和检测校准区,箱体右外壁设置显示控制区;通过控制器、流量计、电磁阀和多类型传感器联用实现连续监测、多次润洗、定期校准与反冲洗。本发明利用污水厂生物池样品沉降性能良好的特性,通过沉淀区分离易沉降、大粒径杂质获得上清液,上清液流经砂率芯进行过滤实现二次分离,再次降低杂质对探头干扰;氨氮探头的校准物采用氨氮值为0的纯水,其成本低、易获得;定期校准和反冲洗功能模块,为装置的长期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04229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910764187.5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缺氧池精细化碳源投加控制系统及运行控制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变传统缺氧池碳源投加控制系统设计思路,主要通过缺氧区分区设计、第一缺氧区末端设置在线硝氮仪、第二缺氧区进口设置碳源投加点等的精细化设计和碳源投加量计算公式的科学确定,可解决现有缺氧池碳源投加控制系统缺乏精细化设计导致的碳源过量投加、碳源利用率低、碳源投加成本高、挤占好氧池池容、出水超标风险大、增加曝气能耗等运行问题。与现有碳源投加控制系统相比,本发明具有建设投资低、运行控制方法简单、进水碳源利用率高、外碳源无损耗、碳源投加量精确、碳源投加成本低、出水超标风险低、不受进水水质波动影响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48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228331.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资源回收与新污染物强化去除的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强化预处理系统、强化生物处理系统、强化深度处理系统和污泥处理系统,强化预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初沉污泥碳源回收单元和复氧控制单元;强化生物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填料区和消氧区、第一和第二侧流磷回收单元,第一侧流磷回收单元与厌氧区和缺氧区连接,第二侧流磷回收单元旁路设置于回流污泥系统;强化深度处理系统包括2种以臭氧氧化为核心兼顾新污染物强化去除的典型工艺模式;污泥处理系统包括蛋白质回收、消化液磷回收和焚烧灰渣磷回收单元。本发明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可解决现有污水处理系统资源回收水平低、新污染物去除能力不足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25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038198.4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反硝化滤池进水溶解氧全流程控制系统,好氧区、生物池出水区、二沉池、二次提升泵房、碳源混合池和反硝化滤池依次连接。在生物池出水区的出流管道上安装第一电动阀、在二沉池的出水管道上安装第二电动阀、在反硝化滤池的出水管道上安装第三电动阀;在好氧区末段设置有在线溶解氧仪、在生物池出水区内、二沉池集水槽内、反硝化滤池内均设置有液位计,所述在线溶解氧仪、所述各个电动阀和所述各个液位计均连接PLC控制器。该系统具有碳源损耗基本控制、碳源投加成本节省显著、曝气能耗降低和工程投资低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6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679047.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21 , B01D53/04 , C02F11/0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管道污泥有机无机组分在线分离碳源提取系统及方法,所述提取系统包括系统外箱,所述系统外箱内设置有系统主体,所述系统主体从上至下依次包括拼接在一起的除臭模块、前处理模块及旋流分离模块,所述旋流分离模块的上部侧壁设置有栅渣压榨模块,所述前处理模块、旋流分离模块及栅渣压榨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采用排水管道污泥有机无机组分在线分离碳源提取系统对排水管网清淤污泥的在线就地快速处理,可解决现有城镇排水管网清淤污泥集中处理处置方法普遍存在的产生CO2、CH4等温室气体、大量清淤污泥运输工作量大、运输过程污泥跑冒滴漏产生面源污染、集中污泥处理站建设用地选取难等实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79371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011131034.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一种反硝化滤池碳源精确投加系统,包括进水管、碳源混合池、反硝化滤池、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渠、反硝化滤池出水管渠和碳源精确投加控制器。碳源混合池的进口连接进水管,出口与反硝化滤池的进口之间连接反硝化滤池进水管渠,反硝化滤池的出口连接反硝化滤池出水管渠;进水管上设置在线流量计和第一在线硝酸盐仪,碳源混合池连接有碳源投加泵,反硝化滤池内设置在线溶解氧仪的测试探头,反硝化滤池出水管渠上设置在线亚硝酸盐仪和第二在线硝酸盐仪;所述碳源精确投加控制器连接在线流量计、第一在线硝酸盐仪、在线亚硝酸盐仪、第二在线硝酸盐仪、在线溶解氧仪和碳源投加泵。该系统具有碳源精确投加、节省碳源投加成本、出水超标风险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362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97703.7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16C20/10 , G16C20/30 , C02F3/30 , C02F101/38
Abstract: 一种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脱氮工艺单元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提标改造工程要求脱氮率核算:核算公式为(设计进水TN浓度‑出水TN控制浓度)/设计进水TN浓度*100%;②结合现状生物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设计水力停留时间和悬浮填料投加情况)、好氧池池容利用率分析,评估利用现有生物池部分池容改造后缺氧区的可行性;③根据公式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溶解性TN‑NH4+‑N‑NO3‑‑N‑NO2‑‑N,即可核算分析出现状二级出水中溶解性不可氨化有机氮浓度。本发明可降低出水TN等超标的风险、降低碳源无效损耗、降低工程投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