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01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40706.7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条纹相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条纹相机耦合结构及不拆卸运输保护方法,前者包括:定位套,套设于CMOS相机上并与其固定连接,定位套的外壁呈球面结构;定位座,定位座设有与定位套外壁配合的球孔;第一支架,用于支撑并固定扫描变像管;第二支架,用于支撑像增强器,设有能与像增强器外壁配合的通孔;调平座,固于CMOS相机后方;至少三个弹性部件,设于调平座上,能够为CMOS相机的后端提供弹性推力,弹性部件靠近CMOS相机的端部构成一个定位平面,且定位平面垂直于扫描变像管的轴线;以及若干轴向顶紧件,与调平座通过螺纹连接,以在条纹相机耦合后,抵紧CMOS相机的后端。本发明能够自动找平CMOS相机输入面,而且便于实现无损不拆卸地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76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011088965.2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场质子能谱测量仪,依次包括质子能谱信息转换模块、发光图像传输成像模块和质子发光图像记录模块,质子能谱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将入射的质子能谱信息转换为发光强度的空间分布,发光图像传输成像模块能够保持发光强度空间分布规律地传输发光图像,并使各个空间位置出射光的收光立体角相同,质子发光图像记录模块用于实时记录发光图像传输成像模块出射的发光图像。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实时记录质子能谱信息转换形成的发光图像,从而能够根据质子能谱重建算法实现闪烁图发光图像到质子能谱的反演,获得实时质子能谱数据,满足对质子能谱实时在线测量的需求,不仅测量精度高,而且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313027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30199.1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噪音长阴极扫描变像管,包括沿沿水平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阴极、栅极、第一聚焦极、第一阳极、第二聚焦极、第二阳极、偏转电极和荧光屏,第二阳极靠近偏转电极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阳极孔,该阳极孔上覆盖有金属屏蔽网。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低噪音长阴极扫描变像管,可有效抑制阴极发散电子的发散角度,进而控制低噪音长阴极扫描变像管的放大倍数,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有效阴极的长度,而且可以降低环境光辐射而引入的背景噪声而提升实验测量信噪比,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研究以及各种超快物理诊断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76553.2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时空分辨X射线成像诊断装置,包括高时间分辨率记录设备以及至少一组与高时间分辨率记录设备相适配的高空间分辨率成像镜组,所述高空间分辨率成像镜组包括朝着远离成像物点P方向依次排列的竖直面双曲面镜、水平面双曲面镜、水平面椭圆面镜和竖直面椭圆面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形成一种超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X射线成像装置,适用于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瞬态时间尺度和微小空间尺度的物体成像,不仅能够实现多个时刻的高分率成像,而且能够实现对X射线成像像差的降低,提高X射线成像的空间分辨。
-
公开(公告)号:CN11221376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88965.2
申请日:2020-10-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场质子能谱测量仪,依次包括质子能谱信息转换模块、发光图像传输成像模块和质子发光图像记录模块,质子能谱信息转换模块用于将入射的质子能谱信息转换为发光强度的空间分布,发光图像传输成像模块能够保持发光强度空间分布规律地传输发光图像,并使各个空间位置出射光的收光立体角相同,质子发光图像记录模块用于实时记录发光图像传输成像模块出射的发光图像。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能够实时记录质子能谱信息转换形成的发光图像,从而能够根据质子能谱重建算法实现闪烁图发光图像到质子能谱的反演,获得实时质子能谱数据,满足对质子能谱实时在线测量的需求,不仅测量精度高,而且稳定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34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23065.1
申请日:2020-08-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热斑高空间分辨探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系统包括竖直设置且反射面正对的平响应球面物镜Ⅰ和平响应球面物镜Ⅱ、水平设置且反射面竖直朝上的复合平响应球面物镜Ⅲ、水平设置且反射面竖直朝上平响应选能平面镜Ⅰ和平响应选能平面镜Ⅱ、成像板和激光磷屏分析仪。计算方法主要以读取数据并根据轫致辐射原理,直接通过单能像的强度比以获得电子温度和密度。主要通过双KB镜通道系统消除视场差异的影响,并利用通道及平面镜的平响应,确保反射率一致,根据轫致辐射原理进行电子温度和密度的绝对值计算,计算过程更简单,结果更可靠,并能求解绝对的热斑电子密度值,具有广阔且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105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509841.0
申请日:2020-06-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射线发射区图像测量装置和方法,其中,射线发射区图像测量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射线发射模块、成像模块和图像记录模块;其中,成像模块设置有圆弧锥;射线发射模块用于生成射线,并将射线按照预设轨迹通过圆弧锥发送至图像记录模块,以使图像记录模块根据射线生成测量图像。本申请中采用圆弧锥作为成像模块,简化了成像模块的设计、加工和检测,降低了瞄准精度,且,突破了现有的射线发射区图像探测技术视场范围的限制,降低了对射线产额的要求,提高了对发射区射线源位置随机移动的容忍度,同时,保证了高空间分辨能力,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94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910014039.1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辐射流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包括沿X射线辐射流入射方向顺序排列的阴极、加速极、电子聚焦透镜和偏转电极,偏转电极后有电子收集极Ⅰ和电子收集极Ⅱ,电子收集极Ⅰ与示波器的通道Ⅰ相连接,电子收集极Ⅱ与示波器的通道Ⅱ相连接;阴极为透射式平响应阴极。工作时,强弱辐射流信号分别与阴极作用后发射出电子,电子受到加速极的加速与电子聚焦透镜的聚焦作用后保持电子的初始形貌不发散,然后被偏转电极分别偏转到电子收集极Ⅰ和电子收集极Ⅱ,再由示波器的通道Ⅰ和通道Ⅱ分别记录。该诊断系统能够同时对强度相差较大的X射线辐射流信号进行测量,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45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40711.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H04N23/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条纹相机技术领域,一种条纹相机无拆卸式耦合结构及不拆卸运输的条纹相机,前者包括:前端定位部件,与扫描变像管固定连接,前端定位部件的后端嵌设有第一限位垫片,前端定位部件的后端设有第一锥形定位部;后端定位部件,与CMOS相机固定连接,后端定位部件的前端嵌设有第二限位垫片,后端定位部件的前端设有第二锥形定位部;支撑架,设有与像增强器外壁配合的定位通孔,支撑架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锥形定位部配合的前端锥形定位部,支撑架的后端设有与第二锥形定位部配合的后端锥形定位部;以及若干拉紧螺钉,用于将前端定位部件、后端定位部件和支撑架连接固定。本发明使得条纹相机在运输时无需拆卸,同时能够保证各个器件的同轴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28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11686.0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KB显微成像系统角度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置KB显微成像系统,及系统的固定参数;S2、对KB显微成像系统的角度参量赋值;S3、计算曲面反射镜M2的旋转角α2,并更新待优掠入射角θ2';S4、计算点列图因子spf;S5、计算评价函数fmin,并判断评价函数fmin与最小阈值ε的大小,如果fmin>ε,返回步骤S2,随机更新待优化参量;如果fmin≤ε,则输出最优角度参量#imgabs0#S6、计算最优旋转角度#imgabs1#本方案针对KB显微成像系统的角度优化提出一种高效、灵活和通用的优化框架;只需要设置初始的优化参量θ1,θ2,α1和评价函数的最小阈值ε,则系统会通过遗传算法(AG)自动迭代,计算出KB显微成像系统的全部角度优化值,实现KB显微成像系统的最优化结构。
-
-
-
-
-
-
-
-
-